李穎
舒適護理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李穎
目的 對舒適護理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1年8月~2013年9月于本院行剖宮產的76例產婦,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8例,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給予舒適護理, 對比兩組產婦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產婦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舒適護理可促使剖宮產產婦術前不良心理得到顯著改善, 縮短術后康復用時,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剖宮產;舒適護理;護理滿意度
在人們生育觀念逐漸改變下, 近年來剖宮產率逐漸提高,剖宮產圍產期護理工作得到了廣泛關注[1]。舒適護理是有效的、創造性的、個性而整體的護理模式, 可促使產婦在生理與心理上保持一種舒適、愉悅狀態, 促使產婦治療效果顯著提升[2]。為探討舒適護理在剖宮產中的應用價值, 作者選取76例剖宮產產婦, 隨機分組后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給予舒適護理, 其中觀察組護理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3年9月于本院行剖宮產的76例產婦, 年齡為22~35歲, 平均為(29.2±1.3)歲;孕周37~41周, 平均(39.1±0.2)周;其中擇期手術30例, 急診手術46例;剖宮產指征為頭盆不稱18例, 胎膜早破5例,前置胎盤2例, 巨大兒6例, 胎兒宮內窘迫14例, 瘢痕子宮13例, 胎位異常11例, 羊水過少4例, 雙胎3例。將76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8例, 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展開對比。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給予舒適護理, 主要包括舒適環境護理、心理護理、體位護理及疼痛護理、隱私護理、會陰護理、飲食指導等。
1. 3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展開統計學分析, 用( 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對組間數據展開t檢驗,組內數據展開χ2檢驗, 當P<0.05時, 二者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產婦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對比 觀察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對比( x-±s)
2. 2 兩組產婦滿意率對比 對照組滿意20例, 基本滿意10例, 不滿意8例, 滿意率為78.95%(30/38);觀察組滿意25例,基本滿意12例, 不滿意1例, 滿意率為97.37%(37/38)。對比可知,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在醫療服務質量及人們保健理念不斷更新下, 人們對婦產科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剖宮產在婦產科中較為常見, 其護理質量對剖宮產效果與產婦滿意度有直接影響[3]。已有研究表明, 和剖宮產配合密切的有效護理工作是產婦順利度過圍術期, 緩解產婦精神壓力的重要措施。
本院在為剖宮產產婦展開護理工作時,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取舒適護理, 舒適護理措施如下:①舒適環境護理:在產婦進至手術室前, 應將室內溫度調為22~25℃,適度控制為50%~60%。保持手術室安靜, 禁止醫護人員閑談或竊竊私語, 以免產婦因誤解而出現不良情況。②心理護理:產婦在展開剖宮產手術前通常會有較大情緒波動, 很多產婦會因擔心手術效果、安全性產生焦慮情緒, 因懼怕手術疼痛而出現恐懼或緊張等心理。護理人員應根據產婦不同心理特點展開針對性心理護理, 主動為產婦介紹醫院醫療水平、手術室環境、麻醉方法與技術力量等, 為其講解剖宮產必要性及安全性。同時, 護理人員可與產婦家屬展開良好溝通, 利用家屬良好的情緒對產婦焦慮、緊張等心理予以緩解。③體位護理:手術開始前為產婦講解麻醉方法及麻醉后感受, 協助其擺放舒適體位。當產婦為平臥位時, 禁止其上肢外展過度;當為仰臥位時, 可將手術床朝左側傾斜約15°~30°。術后護理人員可協助產婦取側臥位, 促進產婦腰部及背部肌肉有效放松, 促使產婦舒適度增加。④疼痛護理:在手術中由經驗豐富的護士展開靜脈穿刺, 在留置導尿管時保持動作輕柔, 以熟練的操作技巧減輕產婦術中疼痛。術后產婦出現疼痛時, 可采用音樂療法、轉移注意力對其疼痛加以緩解。⑤隱私護理:在手術過程中產婦往往會因身體的暴露覺得羞怯,在護理時應主動解釋, 并將暴露部位控制在最小范圍, 維持產婦自尊心。⑥會陰護理:術后保持產婦外陰清潔, 囑咐其勤換內衣褲及衛生墊;手術當天利用0.1%新潔爾滅對產婦外陰進行清洗, 之后每日為產婦進行2次會陰護理。⑦飲食指導:剖宮產產婦充分的飲食營養是促使身體快速康復、保證乳汁分泌的前提。本院在舒適護理中對傳統的術后禁飲禁食模式加以改變, 囑咐產婦在手術后6 h可飲水, 飲水量為日常飲水量的50%。對產婦及其家屬認為的禁水禁食時間越長越好這一誤區予以糾正, 并對產婦進食后病情變化予以密切觀察, 確保其安全性。當肛門排氣后可改為半流質飲食,之后逐漸向軟食、普食過渡, 遵循少量多餐原則。
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產婦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表明, 舒適護理可促使剖宮產產婦術前不良心理得到顯著改善, 縮短術后康復用時,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 徐云美.剖宮產圍手術期舒適護理的臨床觀察.中國基層醫藥, 2011,18(7)993-994.
[2] 張俊.剖宮產手術室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健康必讀, 2013, 8(7):249-250.
[3] 黃婉崧.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護理中的應用.醫藥前沿, 2013, 16(18): 164-165.
474550 河南省西峽縣人民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