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平
穩心顆粒與美托洛爾對心臟神經癥的臨床價值對比研究
肖艷平
目的 探討心臟神經癥的治療過程中, 應用穩心顆粒與美托洛爾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82例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1例, 對照組應用美托洛爾進行治療, 觀察組應用穩心顆粒進行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41例患者, 顯效19例(46.3%), 有效20例48.8%, 無效2例(4.9%), 治療總有效率為95.1%;而對照組41例患者, 顯效10例(24.4%), 有效22例(53.7%), 無效9例(21.9%), 治療總有效率為78.1%, 對照組治療效果明顯低于觀察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血管神經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 應用穩心顆粒進行治療, 可對心血管神經癥臨床癥狀進行有效控制, 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具有較好治療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
穩心顆粒;心臟神經癥;美托洛爾;臨床價值
心血管神經癥是一種特殊的神經癥類型, 也被稱之為心臟神經官能癥,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心悸、失眠、乏力、胸痛、氣短和失眠等。多發于青壯年, 以女性居多, 可用鎮靜安神藥和維生素等進行治療[1]。本院應用穩心顆粒治療心臟神經癥41例, 取得較好治療效果, 現整理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82例均為本院收治心血管神經癥患者, 其中男24例, 女58例。所有患者臨床癥狀均表現為心悸、頭暈、胸悶、善嘆息和胸痛等, 常與精神因素有關。將8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1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28例, 年齡29~57歲, 平均年齡53.2歲;對照組中男14例, 女27例, 年齡26~55歲, 平均年齡52.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應用美托洛爾進行治療, 給予患者美托洛爾, 2次/d, 劑量12.5~25.0 mg/次;觀察組應用穩心顆粒進行治療, 給予患者穩心顆粒, 3次/d, 劑量為9 g/次, 沖服。兩組患者治療1個療程均為4周, 同時給予患者維生素B1和谷維素, 4周后進行療效判定。
1. 3 觀察指標 對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進行心臟聽診, 觀察心血管神經癥患者用藥前后, 血尿常規、心電圖檢查和肝腎功能檢查等變化情況。
1. 4 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患者經過治療, 主要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伴隨癥得到消除和好轉, 患者可正常學習、工作和睡眠, 2個月隨訪后無復發, 臨床癥狀消失或者減少90%以上;有效:主要臨床癥狀消除或者基本好轉, 對學習和工作無影響, 進行隨訪發現, 主癥或者伴發癥時有反復,癥狀發作次數減少50%以上;無效:患者治療后, 臨床癥狀無改善, 或者癥狀減少小于50%, 或者未發生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n(%), %]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兩組患者經過4周治療之后, 觀察組患者經檢驗之后, 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和血壓等均在正常范圍。2例患者因頭痛和腸胃不適、面部潮熱不能耐受, 停止治療, 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療;對照組患者中, 血壓下降患者6例, 因血壓下降和頭暈停止治療患者3例, 心動過緩患者5例, 其中3例患者因心動過緩嚴重停藥。
心血管神經癥是全身神經癥的一種, 主要是心臟功能出現一時性紊亂, 是因患者內外因素的影響致使對心血管系統進行調節和支配的自主神經正常活動受到一定感染造成的,臨床癥狀主要為心悸、胸痛、不安和呼吸困難[3,4]。心血管神經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 應用美托洛爾進行治療, 具有導致心動過緩、血壓降低和傳導阻滯等副反應, 治療效果較差;而穩心顆粒中含有纈草酮具有膜穩定作用, 可延長動作電位時程發揮控制心率、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同時, 穩心顆粒的組成部分包括黃精、琥珀、黨參和甘松等, 具有健脾化源、益氣養陰、活血化瘀、開郁醒脾、寧心復脈和定悸安神之效,在心血管神經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 具有較好功效。
綜上所述, 心血管神經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 應用穩心顆粒進行治療, 可對心血管神經癥臨床癥狀進行有效控制,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具有較好治療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
[1] 郭繼鴻.穩心顆粒在心律失常中的優勢.世界中醫藥, 2007, 2(4):254.
[2] 郭武, 馬紅玲, 曹權.穩心顆粒用于有癥狀良性室性早搏的療效觀察.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3, 1(12):729-730.
[3] 劉峰, 蘭燕平, 周筠, 等.穩心顆粒對家兔左心室內、外膜電生理特性的影響.心臟雜志, 2006, 18(6):622-625.
[4] Vertkin AL, Morozov SN, Fedorov AI. Experience in the prehospital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ith metoprolol succinate. Klinicheskaia meditsina, 2013, 91(3):31-35.
2014-07-14]
114001 遼寧省鞍山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