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學"/>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高榮偉
宋代的軍校
——武學
文/高榮偉

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家開辦的正規軍官學校是宋朝建立的武學。武學是宋朝為武舉而設的軍校。
北宋武學幾經興廢。第一次發生在北宋慶歷三年,也即公元1043年。這一年的五月二十一日,在范仲淹等人的建議下,仁宗下詔置武學(軍校)于河南開封“武成王廟”,將文事與武備并立,主管官員叫阮逸,其官職為武學諭,開始大規模培養軍事人才來增強軍事力量。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開辦的正規軍官高等專科學校。文臣曾公亮和丁度兩人受命官修一部軍事著作,曾公亮和丁度兩人用了五年的時間編成中國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修的兵書《武經總要》。但該校只存在了不足百天,原因是無人愿意入學。
30年后,即熙寧五年(1072年),樞密院“上言請復武學”,宋神宗在經過各種考量后下詔“復置武學”。“武學生員以百人為額”,規模最大時曾達到200人,分為外舍100人、內舍70人、上舍30人,學習期限三年。入學資格有小臣、門蔭子弟及庶民,學校供給食宿。這三種資格的人均需兩名中高級官員做保,并經考試合格方可入學。武學教師稱教授,選文武官員中知兵法者擔任,學習使用的教材是《武經七書》諸家兵法、弓矢騎射等術等。有愿意學習操練陣隊的,酌情量給兵伍,任其演習。
熙寧五年(1072年)六月,樞密院上書:“古者出師,受成于學,文武弛張,其道一也。將帥之任,民命是司,長養其材,安得無素?國家承平,及此閑暇,臣等欲乞復置武學,以廣教育,以迫成先朝之志。”于是,武學漸興。
元豐(1078—1085年)改制后,武學教師改教授為博士,并增設武學諭。武學課程除研習兵法、操練弓馬外,還講釋“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學制仍是三年,三年后考試,及格者按等第授官,不及格者明年再試。
但此間遭到許多儒家士大夫的責難,他們認為:“古名將,如諸葛亮、羊祜、杜預、裴度等,豈嘗專學《孫》、《吳》?立學無謂,故亟罷之。”于是出現了“英豪”之士恥于就學的怪象,入軍校學習者寥寥無幾,導致各州縣競相廢武學。
南渡后,南宋因飽經戰亂之苦,眾多的移民背負著太多的國仇家恨,現實的殘酷使宋人知道,只有保國才能治國。當此之時,國家最為需要的是統兵打仗的將帥之才。正如武狀元兄弟陳鶚、陳鰲的父親陳文教導他們所說:“世治尚文,世亂尚武,建功報國,正此時也。”所謂“寧為百夫長,不為一書生”是也。對于收失地、雪國恥,迎請二圣還朝,文人雅士的“坐而清談”,自不如鐵血之士的“起而行之”。紹興十六年(1146年)復舊制,重置武學。
宋代興辦軍校,前后歷經三次,特別是熙寧和崇寧年間的武學,范圍之廣,數量之多,均堪稱空前絕后。宋朝的武學與武舉,確實培養、選拔出了不少軍事人才,如許思純、熊安上、周虎、程鳴鳳、張建侯、歷仲方、江伯虎、蔡必勝、華岳、薛奕等。那么,這些軍校畢業生最后都分配去了哪里呢?絕大多數情況下,朝廷會安排他們擔任寨主、監押、三路巡撿、經略司教押軍隊、準備差使等職。
寨主,職掌招收土軍、閱習武藝、防盜、捕盜,由閥門祗侯(從八品)等小使臣差充,序在知寨、寨官之下。監押,主要指縣、鎮、城、寨、關、堡、津等所設下級兵馬監押,主要掌管本部所轄屯駐、兵甲、訓練、差役之事。以寨兵馬監押為例,其職位尚在寨主之下,因功方可遷為寨主。巡檢,為供奉官(從八品)以下小使臣所任之職,北宋中葉以后主要用來維護地方治安;經略司教押軍隊,為訓練軍隊的下級教官。準備差使,則是用來安置未補正武人的職務,以供樞密院派遣臨時差使之用。
這些還都是中央軍校之分配情況,地方州縣軍校的分配則更差,畢業生們往往被授以榷酤、征商等職,以負責地方酒稅、商業稅等課稅的征派。從中不難看出,軍校畢業生不但所授官職極低,而且基本上都是當警察抓治安、當教官訓練軍隊和專職稅務員等等,根本與軍事沒有任何關系,很少直接統兵效命疆場。
宋朝武學本是培養軍事人才最理想的場所,那里既可以研討兵書戰策、排兵布陣,又可以演練刀槍、諳熟弓馬,理應成為將帥的搖籃。然而,宋朝武學培養的學生,不是抓小偷就是當教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專業不對口,難以發揮所學。難怪清代顧炎武先生說:“靖康之變,不聞武學有御侮者。”從整體上講,宋朝的武學并沒有選拔出,也沒有培養、造就出十分優秀的將帥。宋朝一些優秀的軍事將領,如岳飛、韓世忠、狄青等人,均非武學出身。
從整體上講,宋朝最盛行的仍是以世襲或行伍升遷為軍官的制度。與之相比,武舉的分量實在是太輕。在北宋三十科武舉中,武舉錄取的人數常常十余人,最少的僅為二人、六人。南宋錄取的武進士雖然多一些,但也大多不過是三十至五十人,與文進士的錄取人數相比,武舉錄取的人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宋朝以文制武、“將從中御”的治軍原則由此可見一斑。
宋代欲“以武立國”,實際上卻一直重文輕武。結果弄得將不知兵、兵不識將,致使宋軍在外敵入侵時屢遭失敗。宋代武學興盛,極為重視武舉的考試制度,與外敵入侵的危亡處境有關,也與王安石文武并重的教育思想不無影響,但這些皆未發生應有的作用。
宋武學作為中國古代唯一形成的軍事教育制度,推行一百多年。其做法、經驗以及觀念,對以后的軍事學校教育發生了一定影響,在軍事學校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