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演練/車誠星 攝影/玉無瑕
武當太和拳
撰文、演練/車誠星 攝影/玉無瑕
武當太和拳系武當山道教全真龍門派原汁原味的本山拳法,該拳歷來僅在武當道門教內秘傳,從未公之于世,即使教內傳授也須嚴格考察,擇人而授。此拳歷來僅口傳身授,從未有圖譜文字之記載。
太和拳套路短小,極為簡單樸實,如干枝老梅,具山野蓑衲之風,有桃源野鶴之態,全套共二十二式,蓋取天干地支之合數(天干十數,地支十二數)焉,內含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周流運化之理,以贊化育之道。
據傳說太和拳為太上老君所創,火龍真人流傳,三豐祖師發揚。此拳筆者得傳于武當山金頂太和宮李永光道長(全真龍門派第十八代玄裔)之徒林圓龍道長。其傳承關系從李永光道長可上溯五代:明了真人(道名姓氏不詳,全真龍門派第十四代玄裔,清朝人)——徐本善(民國初年武當山全山道總,清末民初武當武功集大成者)——陳合龍(民國年間人,為徐本善道總教內弟子之一)——吳教鵬(1991年秋羽化,享年近百歲)——李永光(吳教鵬十二大弟子之首,現已87歲高齡)。
太和拳二十二式之名稱,竟有十三個名稱與武當山緊密相聯,如“一柱擎天”為金頂天柱峰之譽稱,“獅子峰”、“繡球峰”為金頂南向二峰名,“天柱峰”為直道其名,“雷火煉殿”、“海馬吐霧”為武當金頂自然八景之二,“黑虎巡山”為武當古代活八景之一,“五龍捧圣”取自真武神在武當山修煉的傳說故事,“打金鐘”、“金龜擺頭”、“八卦轉運殿”又為武當山三處古代人文景觀。由此可見,太和拳是正正宗宗、地地道道的武當道教本山教內秘傳拳法。
太和拳拳勢原始古樸,清虛空靈,頗具仙風道骨之道家風范,是集養生與技擊于一體的道教全真派內部拳法,極為罕見而珍貴,也是一代武當宗師徐本善道總的稀世武學孑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