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梅
摘 要:工業設計專業課程實踐性很強,以學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最終目的。如何通過課程教學高水平、高效率完成培養計劃一直是專業教師探討的焦點。本文從課題入手,提出了課題設計、課題實施的課題教學,并詳細論述了每一階段具體的目標任務,以及實現目標所采用的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有效的指導相結合,從而完成教學的全過程。
關鍵詞:工業設計;教學改革;課題教學
傳統的課程教學是單元制的授課方式,一個章節接著一個章節地完成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較強的系統性,條理性。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案教材,課堂講解,習題練習,綜合復習,然后考試考查。工業設計專業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不同,它以指導類課程為主,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倡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概括起來就是通過創造性的“課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課題”這一關鍵詞就成為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研究對象。
課題教學就是學生圍繞教師精心設計的課題進行探討研究,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加以解決,這種教學模式將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它包括課題設計和課題實施兩個環節。
1 課題設計
1.1 課題設計與課程教學大綱
課題設計是建立在教師對教學內容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的,要充分體現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課題設計時,首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包括整個課程的目標和每個小環節的目標。制定目標時應深入考慮是否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踐時,應該能夠預測何時需要必要的提示和引導。
1.2 課題的設計
以往的教學往往是教師指定一個具體的設計題目,如“手機的設計”、“mp3的設計”等等,這樣的課題設計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忽略了對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在課題設計時,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能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在給學生布置任務時可以只給范圍而不定具體課題,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興趣點,這有利于學生在設計中深入發揮。例如,在《設計初步》課程中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了以“測”為主題的設計,學生可以通過調研挖掘自己感興趣的具體題目,如廚房類的肉類鮮識寶、體育類的腹肌鍛煉測定儀等。學生選定具體設計題目后,教師還要對每個學生的設計題目進行整體把握,并能預見在后續的設計過程中是否能順利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
2 課題的實施
課題實施階段大體遵循這樣的程序:設計調研——方案構思——方案評價及優化——最終方案設計表達。每個階段教師都要有明確的設計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高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2.1 設計調研環節
設計調研是工業設計專業課程中首要的組成部分,設計調研的廣泛性、真實性將直接影響到設計定位的準確與否,進而影響到設計的最終方案。這個環節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如果指導不當,將會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對此環節制定詳細的目標和計劃,如在《設計初步》課程中,對此環節的教學目標和計劃如下:
(1)階段目標:1)根據具體題目制定調研計劃,包括調研時間、地點、內容和范圍,并做成圖表,嚴格按計劃進行。2)掌握調研方法,重點掌握調研問卷的方法。3)掌握數理統計的方法。對調研問卷的數據進行統計,并繪成圖表。4)掌握設計定位的方法。根據統計結果,確定產品定位,為后續的方案構思打下基礎。(2)教學方法:理論講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相結合。(3)作業形式:以圖文的形式完成設計調研報告。A4紙打印,左裝訂。
有了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一種開放而不失綱要、自由而不失約束、自主而又有指導的教學環境下接受教育,完成此環節的教學任務。
2.2 方案構思階段
(1)階段目標:根據設計定位進行方案構思,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要求方案有創新性。(2)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3)作業形式:以設計速寫形式提交作業。規格:A4紙,左裝訂。設計構思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學生有無創造力的發揮,作品的成功與否都取決于這一階段。此階段教師要設計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完成方案構思。如“測”的設計課題,要求學生采用不同的“測”的方式完成方案構思;列舉缺點,暢想希望點,在此基礎上完成設計方案構思等。教師引導過程中應堅持“啟發式”和“探究式”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初步構思后,教師可以通過對設計初稿的討論來組織教學。在集體評圖和討論中,教師鼓勵自由暢想,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狀態。這樣,每個學生的設計都能與全班同學交流、碰撞,在討論中相互激發、相互補充,使得本來一個人的設計,變成全班同學都參與的設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一舉多得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3 方案評價、優化階段
(1)階段目標:掌握科學評價方法,在評價的基礎上對方案進行優化處理,此階段培養學生的理性設計思維。(2)教學方法:學生實踐與教師指導相結合。(3)作業形式:設計評價圖表,設計優化圖。A4紙打印,左裝訂。設計方案的評價階段,要采用科學、合理地評價方法,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要求學生根據設計題目制定出評價目標(如功能、造型、色彩、結構、人機、環境、操作、安全等),根據評價目標采用如排隊法、點評價法、坐標法等科學的方法對方案進行評價,并以圖表形式表現出來。如果說方案構思階段以感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為主,而此階段則以理性思維、收斂思維為主。
方案的優化則是依據評價結果進行調整和修改。在此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對結構、功能等進行深入探究,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通過反復的評價、優化,確定最終方案。
2.4 最終方案設計表達
(1)階段目標:對最終方案進行設計表達,包括效果圖、尺寸圖、模型、展板等,要求正確表現方案內容,并對方案進行藝術展示。(2)教學方法:學生實踐與教師指導相結合。(3)作業形式:效果圖、尺寸圖、模型、展板以及綜合性設計報告書。規格:A4紙打印,左裝訂。
此階段要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觀念。尤其是在效果圖繪制和展板的制作方面,要恰當運用計算機為設計服務。切不可用炫耀的技巧取代設計,忽視設計的創造性。設計報告書是學生對整個設計過程進行回顧和整理的過程,以往的教學總是注重結果,而忽略設計創作的過程,實際上對創作過程的總結與評價將有助于進一步拓寬教學的思路,提高教學水平。設計的過程要比設計結果來得鮮活生動得多。所以教師應要求學生保留每一步的設計內容,從設計題目的形成、設計調研報告、草圖、評價圖表、優化圖、尺寸圖、效果圖、模型、展板等都要求學生詳細地寫進設計報告。教師在課程結束階段組織學生進行評圖和作業講評,把學生的最終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這個環節的目的是增加學生的比較和交流,使學生對自己和其他同學的作品有整體的認識。
4 結語
通過對課題的設計和課題的實施過程,在教學中實現了由傳統的“被動灌輸型”教學向“主動探索型”教學的轉變,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作為工業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師,要針對專業特點在教學方法上不斷進行總結、歸納、嘗試、修正,共同探討教學經歷和感受,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共同謀求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良方,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訓練有素的創新型設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