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口語交際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總目標是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語文課程標準》還提出關于口語交際的教學建議:“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環境中進行。”目前,很多教師仍習慣于用語言描繪來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由于小學生理解語言的能力有限,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這種缺乏直觀支持的情境很虛假,難以引起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
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模擬的“具體環境”中進行口語互動,這個環境可以與“真實情景”十分逼近,并具有“根據訓練需要再現”的特點,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根據教材特點、教學需要,我們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制作課件:攝像機捕捉到的鮮活、真實的生活場景,電腦制作的有聲有色、情景交融、知識要點集中、有著濃厚生活氣息的模擬生活場景。舉例如下。
兩人互動 屏幕上先出現提示語“交談要注意自己與對方的動作、表情、語調”,再出示話題《這件事做不得》,然后是甲、乙兩位同學在公共場所玩耍的鏡頭——乙正在做違反公德的事,甲上前勸阻。此時顯示的是慢鏡頭,而且不出現人物對話的聲音。第二次播放時,要求學生分別扮演甲、乙相互對話。最后恢復正常速度,播放課件中人物對話的聲音,讓學生對比。
一人與多人互動 出示題目《我去采訪》和提示:(1)請、謝謝、對不起、你好、您好——你能運用這些文明用語嗎?(2)交際時可別忘了——認真傾聽對方講話,兩眼看著對方,面上多帶些笑容。接著出示用幽默畫風格畫成的帶有明顯的年齡、性格、職業特點的人物,同時播放一位學生對他們的“采訪”,這些被訪問者的言語、動作各不相同。然后重新播放,讓學生進行模仿。在整個過程中始終用“小窗口”顯現提示語。
多人互動 先出示題目《我也要發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觀看一群人爭相表達自己觀點的生活鏡頭,再出示“要尊重他人,要抓住機會主動向他人表述自己的觀點”的提示,然后播放電腦制作的眾人發表自己觀點的模擬生活場景,丙同學處于這個場景之中,“小窗口”顯示他想要發表的基本觀點。讓每位學生扮演丙的角色,與“眾人”口語交際。教師再結合鏡頭,強調指出“與人交際時,不光要注意傾聽、禮貌待人,還要把握時機,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別人了解自己”。
在 “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有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的具體環境,學生個個全神貫注,積極充當交際活動中的角色,樂于進行口語練習,課堂氣氛愉快活躍,每次教學幾乎都達到比較理想的境界。
為了培養學生在口語交際時正確使用動作、表情、語調語音的能力,我們注意設計多樣交際場面、收集多種錄音,在教學中運用對比手法,突出重點。
突出動作 讓一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借助動作或不借助動作說話。其中的動作有的幅度很小,有的較大,有的特別大。通過比較,學生領悟到與人說話時要根據所表達的內容和具體環境,運用恰當的動作。
突出表情 屏幕顯示兩人或多人對話的場面。或突出特寫人物對話時的表情,讓學生想象他們對話的內容;或出示說話內容、環境,同時出示數組正在以不同表情對話的人物,讓學生通過比較,選擇與說話內容、環境相符的一組人物進行模仿。由此引導學生認識表情與說話內容、說話環境的關系。
突出語調 播放同一人物在不同環境中的錄音,如與家人談心、在大會上發言等,再播放不同人物在不同環境中的錄音,如廣播、相聲、座談會上的講話等,通過比較讓學生認識到:語速快慢、語調高低,與對方的所說的內容和所處的具體環境等有很大關系;說同樣的話,重音落在不同的詞上,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會有很大出入。
現代教育媒體色、聲、形俱全,能為學生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在自己喜愛的情境中與多種人物交際,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可使訓練要素(如語言、語調、表情、動作等)相對集中、指導性強,有利于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者。
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要講求實效。有的老師花費很多精力制作的課件價值不大,同時,也不能因為制作課件耗費時間和精力就拒絕現代教學媒體。事實上,堅持使用現代教學媒體,一段時間后,會感到制作起來并不困難。再說,根據口語交際課的特點,一個較好的課件,稍作改動甚至不作改動,又可運用于別的場合。如上文“兩人互動”的錄像,只要變換一下甲、乙兩位同學對話的內容,又可以用來讓學生轉述鏡頭中的情節,以此培養學生傾聽與轉述的能力。因此,只要設計得好,“昨日課件”可以得到非常高的使用價值。
現代教育媒體為口語交際課插上了有力的翅膀。但是,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創設的情境與現實生活還是有距離的。教師要善于開發課外資源,同時,要引導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去,鼓勵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大膽說話,才能較快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