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唐樹業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占用的課時最多,耗費精力最大,而且其效果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衡量閱讀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因而語文教育界都非常強調閱讀能力的培養。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非常重視,特別對學生進行了“大運動量”的閱讀訓練,然而效果卻不大理想。究其原因,大多數小學生對閱讀題提供的語段類型感到陌生,心里沒底。學生更不善于通過關鍵詞與句段的分析把握語段的中心意思。另外,由于閱讀題所提供的語段都較長,而小學生閱讀、理解的速度慢,影響了閱讀的質量。這些都反映出小學處閱讀能力不高,其原因主要是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問題,在此進行一些探討。
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內驅力被極大地激發起來,產生機械的學習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很多,諸如創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
一般說來,學生對某科的學習目的是能夠明確的,問題是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教師進行閱讀目的教育時,學生就“熱”一下,過一段時間,又“冷”了,這時需要教師注意適時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一是當學生認為對課文內容理解得差不多,沒有什么可想的時候,就追問一個可以加深理解的問題;二是當學生思考遇到困難時,就提出有點撥作用,能使學生豁然開朗的問題;三是當學生的思維處于抑制狀態,不愿思考問題時,就提出可能引起爭論的問題,以激發他們探討的興趣;四是當學生滿足于自己能從一個角度提出問題時。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師要經常性地提醒學生,或結合教材,開展讀書活動、演講比賽等。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閱讀目的教育,不能讓其松懈。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效果。
二、規范學生閱讀行為
習慣作為一種動力定型是在多次實踐或重復練習中形成的,其中離不開一定外部條件的制約和影響。建立閱讀教學常規就是要制約學生的閱讀行為,使正確的閱讀行為得到重復練習,得到強化,趨于穩定,也就是“習慣成自然”;同時又擯除那些不合規范的不良閱讀行為。由于良好習慣是習得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夠養成,因而更重要的是要長期堅持這些閱讀教學常規,嚴格要求學生堅持不懈地實踐。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就很重視閱讀教學常規的建立,如規定每個學期開學前學生通讀新的語文課本,完成固定的作業;還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現在有許多學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觸什么書,這是不對的。為養成閱讀的習慣,非多讀不可。”葉圣陶先生在50 多年前說的話對今天的許多學生來說是很有針對性的。由于升學壓力大,各科題海擠占了大量課外時間,加上不少教師、家長擔心課外閱讀會沖擊課內學習,致使學生的課外閱讀受到了很大削弱。課外閱讀本是閱讀教學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是閱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固然要認真學習、掌握課本上的課文和有關知識,但僅有課內閱讀遠不能滿足培養讀書習慣的需要,因為它的內容、范圍都極為有限,學生得到的閱讀鍛煉也就帶有局限性;而課外閱讀卻可以把學生帶入無比廣闊的天地中,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文章。實踐證明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語文成績好的學生無不得益于課外閱讀,正是大量的課外閱讀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有效地提高了閱讀能力。
三、培養質疑釋疑的能力
閱讀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質疑釋疑,教師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難點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針對性地教學,減少無效勞動。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起到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激活學生思維及養成求知興趣的作用等等。語文學習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認真尋疑、大膽質疑、積極解疑,讓“疑”成為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動力。
教師要教給學生在何處質疑。一般來說,應在難點處、困惑處、關鍵處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比如課文《奇怪的大石頭》一課,學習過程中,學生提問:“什么是隕石”、“第四季冰川活動的遺跡指什么?”等等。學生提出問題,誰來解疑呢?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同時要注意發動學生互助解疑,著力培養學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學,主動地去探索。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論,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問答、探討的相互動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
教師在教學還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意見,使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來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揮出來,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
五、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律。讀可豐富詞匯、積累語言,為寫奠定基礎;反之,寫對讀又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能提高讀的質量。為此,每學期,我都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摘錄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句、斷,甚至篇。同時指導學生出黑板報、手抄報,要求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這就勢必讓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以上就是對小學閱讀教學對策進行的探討。應該看到,只要廣大語文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下進一步地遵循語文的學與教的基本規律,在語文教學中扎扎實實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閱讀教學就能登上一個新的臺階,呈現美好的前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