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這些平時會議或活動上經常見到的人都到央視去講自己如何嫖娼、如何吸毒,真的感到恐怖。
詩人趙麗華如是言。
你(黃奕忠)這么瘦,不吸毒,你騙誰?
—海南30歲男子黃奕忠轉引三亞月川派出所警員的話,稱對方因自己長得瘦而懷疑自己吸毒,將自己毆打至住院。
中國人一般是這樣的,你死了,基本上不會再查下去。
—對于中國官員頻發的自殺事件,中國獨立時評人鄧聿文認為尋死的官員也有腐敗嫌疑。
預計2020年(探測器)著陸火星,2030年實現火星采樣返回。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談中國的深空探測計劃。
一群人的歡樂建筑在另一群人的痛苦之上,這就是體育;進而,這就是生活……
—電視節目主持人、足球評論員董路世界杯期間如此感慨。
過去投資了房產的今天都是富人,過去沒投資房產,舍不得買的人活該,該你窮。
—任志強在最近的一次論壇上表示,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靠市場解決住房問題。
除美國外,德國還沒有與任何一個歐洲以外的其他國家保持著如此密切的聯系。
—德國之聲記者馮海音就一年多來中德雙方頻繁的高級別會晤如此表示。
據說要法治了。但什么是法治?法治不是無論什么事情我都給你辦個法律的罪名,而罪名我來定。那不叫以法治國,那叫以刑治國。
—清華教授孫立平說,法治是無論民眾還是政府,都要受法律的制約。
曾有外國朋友說怕中國人,問我,“你們是不是從大臣到宮女都喜歡搞陰謀”,“是不是每個人都會功夫啊?”應該讓別人了解我們真正的文化,而不是只演繹宮廷陰謀。
—余秋雨談中國影視劇里的“文化輸出”。
在你已賺取巨額財富,且了解普通人收入水平時還大談自己“身無分文”,這種“哭窮秀”令人厭惡。
—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公開批評希拉里在哭窮。
澳大利亞人看待日本并不總像現在這樣友善,但即使在二戰期間,即使我們不認同日本的作為,澳大利亞人對日本人戰爭中的技能與使命必達的榮譽感相當欽佩。
—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稱日本是最好朋友,力挺安倍解禁自衛權。
一些大學校園,包括哈佛在內,目前涌動著這樣一種思潮:只有當學術研究符合特定的正義觀時,學者才應該獲得資助。用審查一詞來形容這種觀點再恰當不過。它絕對是一種現代版的麥卡錫主義。
—前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