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分泌科,安徽 合肥 230041
健康教育在43例慢性胃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錢珊珊
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分泌科,安徽 合肥 230041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護理措施對慢性胃炎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8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治療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與對照組(常規臨床護理措施)各43例,觀察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治療組患者社交主動率、保健意識良好率、營養狀況較好率和良好心理狀態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對慢性胃炎患者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慢性胃炎患者;健康教育;臨床護理
慢性胃炎在臨床上較常見,嚴重影響著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因該疾病帶來的疼痛常會影響到患者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筆者采用健康教育護理措施取得了滿意效果,可有效減輕患者出現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齡7~60歲,平均年齡(33.52±1.17)歲;病程0.6~15年,平均病程(8.16±1.28)年;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治療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與對照組(常規臨床護理措施)各4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臨床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治療組患者在常規臨床護理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具體有:①心理護理。患者出現該疾病時,因疾病帶來的疼痛及疾病的病理特點,患者常會擔心疾病治療效果及經濟負擔,其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焦慮、恐懼及抑郁等不良情緒,阻礙患者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影響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基于該種現象的出現,護理人員同患者及其家屬應及時交流溝通,了解掌握患者臨床癥狀及心理特點,為患者講解該疾病基礎知識,減輕患者出現的不良情緒[1]。同時為患者列舉治療成功的案例,促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療效果。②生活護理及生活調理方法。護理人員應指引患者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飲食,少食多餐,告知患者在健康范圍內科學調整食譜,確保攝入高蛋白及低熱量的食物[2]。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指引患者保障充分睡眠,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增強自身抵抗力等。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社交主動率、保健意識良好率、營養狀況較好率及良好心理狀態率情況。
治療組患者社交主動率、保健意識良好率、營養狀況較好率及良好心理狀態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社交主動率、保健意識良好率、營養狀況較好率及良好心理狀態率比較表[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慢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病,常因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產生,主要臨床癥狀為食欲減退、上腹隱痛、反酸及餐后飽脹等。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因病程較長及疼痛等特點,患者易出現不良情緒,影響患者整體治療效果。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護理措施,該種護理措施依據患者具體病情為其制定富含針對性的護理對策,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常規臨床護理措施為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護理措施,其主要是依據患者具體病情為患者實施相應護理措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該種護理措施沒有綜合考慮患者狀況,不利于提高患者整體護理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健康教育的治療組患者社交主動率、保健意識良好率、營養狀況較好率及良好心理狀態率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健康教育對慢性胃炎患者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珍.健康教育干預對慢性胃炎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03):134-135.
[2]鄔國英,夏云,鄭琴芬.健康教育干預應用于慢性胃炎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02):95-96.
R473.57
A
1007-8517(2014)10-0124-01
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