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芬
摘?要:本文研究發現小學教師教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存在脫離實際生活、機械訓練、忽視數學思想方法訓練三個問題。根據名師的經驗,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靈活多樣的訓練方式、注重思維方式訓練來克服。
關鍵詞: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教學問題;教學對策
一 、小學教師教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教學中的問題
(1)脫離實際生活。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教學側重在結構、解題思路和做題程序上,而且題目給的條件是必備的。至于是否符合實際,題目里的數據是哪兒來的,解決一個問題需要什么數據,怎樣得到這些數據,教學中則很少考慮。在這種封閉的教學目標、封閉的教學方法、封閉的教學內容的熏陶下,學生除了考試時感到學習數學有用,平時不僅感覺不到數學的存在,而且真正遇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需要解決時,就連學過的知識都用不上。
(2)機械訓練,思路刻板。部分教師認為學生通過多做練習,就會知道如何解分數乘除法應用題這類題型。雖然經過大量地分析和計算訓練,但是學生仍然會經常出錯。在小學階段的應用題中,學生最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就是分數乘除法應用題。這類應用題地分析、解答方法與以前所學應用題截然不同。這種教法,解題方法呆板單一,以致于學生只能死套公式、機械學習、不會思考、不會分析。這種教法不利于學生智力、思維的發展。
(3)忽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挖掘。教師在探究問題時,缺乏對圖與式的有效對照。部分教師教學生判斷題目屬于哪種類型的題就可以套用哪種解題模式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枯燥乏味,缺乏深度,只重視對算法的探究,忽視了計算教學以外的數學思想的滲透。其實,教師如果將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與線段圖結合,在教學中適當地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數學建模思想、比較思想,可以將抽象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形象化。學生就可以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二 、小學教師克服小學分數乘除法教學問題的策略
(1)針對脫離生活實際,采取情境教學法。在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材提供的實例,或者選擇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甚至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學生所熟悉的問題情境,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可以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應用的密切聯系,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具有一定難度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就應該努力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盡量舍棄那種遠離學生生活的應用題情境。
(2)針對機械訓練問題,采取靈活多樣的訓練方式。采取自主建構新知的訓練方式,讓學生有效地建構知識。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都與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數乘除法計算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數乘除法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自主建構新知識,正確地理解并解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學生更應該清楚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是正確分析、解答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重要前提。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與學習分數乘法應用題又是相互促進的。分數乘法應用題是一個數乘分數意義的具體體現。學生只有通過學習分數乘法應用題,才能深入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實際含義,才能夠領悟到: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是把這個數平均分成若干份,求這樣的幾份是多少,可以直接用一個數乘以幾分之幾來計算。在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同樣可以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列方程解題。
抓住分數乘法的意義進行教學,為解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奠定基礎。分數乘法這一單元的教學很重要,特別是學生對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對解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3)針對忽視教學思想方法問題,采取注重思維方式的訓練。抓住線段圖進行數形轉換的思維訓練方式有利于學生正確地理解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數形結合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生動化,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有助于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 在一開始接觸分數乘法應用題時,借助線段圖有利于理解題意。雖然解題時間會長點,但是方便理解題意,尤其是遇到復雜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線段圖的作用越突出。因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比較抽象,直接閱讀題目,很難理解。借助線段圖,就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題意,可以將解題難度降低。
綜上所述,在教學小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時。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變的訓練集解題方式,設置情境教學課堂,注重思維訓練方式,從各方面更快更好地解決在小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中遇到的學習問題,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