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逸蔚
[摘 要] 作文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面對作文,教師費力講解,但收效甚微,學生難以下筆,無話可說,甚至談寫作就“色”變。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成了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
[關鍵字] 初中語文 寫作 興趣培養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能體現學生語文水平的莫過于他筆下的作文了,因為作文不但體現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考力等,更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思想水平。然而到目前為止,作文教學仍然是語文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往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收效甚微;有些學生在教師不厭其煩的寫作訓練下,對寫作毫無興趣,甚至產生厭惡情緒,一談寫作就“色”變。要想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首先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無興趣的教育 ,是枯燥被動的教育 。缺乏興趣,學生則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作文教學就難以順利開展 ,并難以取得實效。因此,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成了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
一、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寫作興趣培養的前提
目前,從中學作文教學現狀看,作文教學的質量并不高,雖然老師和學生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卻不大。如何提高作文教學質量,這是老師們非常關心和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曾經有人對初一的學生進行過問卷調查,調查的題目是“你喜歡不喜歡作文?”,調查結果顯示,有68%的學生不喜歡作文,人數占了絕大多數,這一部分學生是在毫無興趣的情況下學習作文的,他們帶著一種厭倦心理,把作文學習變成了沉重的精神負擔。興趣雖然不能作為學好作文的唯一原因,但是濃厚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導致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習興趣的有無和學習成績的優劣密切相關。因此,在研究作文教學工作時,對學習興趣問題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
1、學習興趣是學生作文學習的最佳動力
學生學習作文的最佳動力是對作文這門學科的興趣。然而,推動學生學習進程的動力很多,但歸納起來,無外乎兩種:一種是外在動力,如教師的引導,家長的督促,社會的輿論,學校的風氣,等等;另外一種便是內在動力。內在動力更為重要,這種內在動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無學習的動力,在學習過程中能否集中學習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所學材料和內容是否有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以后學生就愿意寫,甚至喜歡寫,就不會再害怕寫作了。
2、學習興趣可以增強學生感知事物的主動性
學習興趣的推動作用,還表現在它可以使學生對社會和生活認識活動積極主動化,增強他們觀察事物的敏銳性以及戰勝困難的意志力。所以我們無論教學生學習哪門功課,首先要使他們愛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經驗證明,對中學生來說,凡是他喜歡學的,就有動力,就能引起他的注意,就能學好。比如,有的教師要求學生每周寫一至兩篇日記,對作文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并不感到負擔重,有的甚至超額完成,那些對作文不感興趣的學生則感到壓力很大,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是十分重要的。
二、學生寫作興趣培養策略
學生面對作文的現狀無非有兩條:寫什么?怎樣寫?胸中無墨,自然不能潑酒成文,這也是 學生對作文沒有興趣,怕寫作文,寫不好作文的一個重要原因。葉圣陶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 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 。”又說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直接和間接的積累 ,才能解決好寫作文源這個關鍵問題 。學習作文時,才能有興趣寫,有東西寫。那么怎樣解決好寫作之源的問題呢?
1.以觀察、摘抄、練筆、背誦等形式進行材料的積累活動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要寫好作文,語言材料的積累是基礎。只有厚積,才能薄發。例如在作文課堂上,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觀察周圍的生活與小事,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用心感受身邊的瑣事。如我在一次作文課上說到:當同學們早已習慣了每天上學前父母對你的叮囑,放學回家后父母已將熱氣騰騰的佳肴擺上了餐桌,總覺得這是應該的時候,如果我們用心去感受一下,就會發現這些都是父母愛子女的行動表現。再如,當我們看到大街上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人,從道德修養方面看,說明這個人的道德品質差,素質低,如果我們從環保意識方面看,這是污染環境破壞環境的可恥行為等等。用身邊的小事引導學生,學生此時也恍然大悟,原來身邊可寫的素材還很多。訓練學生的練筆要從每一天抓起,要求學生每天練筆,隨時摘抄積累好的片斷、語句、優美詞匯。看到好的片章并背誦下來,充實學生的寫作之源。這樣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積累習慣,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熱愛生活、關心身邊事物、是非觀念增強、善惡區分用的好品質。長期堅持,學生就能積累到豐富的語言材料,寫起文章來就能文辭優美,語句華麗。寫作文時,也就有了作文之源,也就有了興趣寫作。
2.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在閱讀中提高借鑒作文的能力
一是教師向學生推薦好書文章。對于一本好書,要求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感悟,把自己的感受和文中的好詞佳句、古詩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門別類地摘抄在筆記本上。二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把自己認為好的文章、優美的片斷摘抄下來,帶到課堂上朗讀,大家共同探討欣賞,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有時我也尋找一些好的文章帶到課堂朗讀,讓學生共同賞析。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鑒賞文章的能力,同時又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為作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又激發了學生作文的興趣。
3.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提升作文興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現。脫離了生活,作文就成了無源之水,失去了應有的生命力。但現實情況是學生作文缺少“真生活”,一味的虛構“假”、“大”、“空”,這樣的作文寫多了,一提作文學生就“頭痛”,感到沒有東西可寫,感到索然無味,也就成了正常現象。其實生活中處處蘊藏著美 。教學中我設法把美的生活說給同學聽,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之趣 。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演講比賽,詩歌接力賽 、辯論賽等等,讓學生自己發現生活之趣。課內把自己看到、聽到的校園趣事、好人好事、以及家鄉風光等介紹給別的同學,讓學生表達生活之趣。這樣的訓練本身就是一種樂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一旦發現了生活的情趣,就感到有話可說,有景可描, 有事可敘,有感可發,有情可抒了。如 :組織瀏覽、參觀建筑、搞社會調查,開展興趣活動。活動后可寫過程、寫方法、寫見聞、寫感受。學生有趣,生活有物,教師再進行指導,學生就樂意寫了,興趣也就隨之而來。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自己下水,由淺入深,先摸魚蝦,再擒蛟龍。學生有了作文素材,就敢于下筆了。endprint
4.在作文評價中提升學生的作文興趣
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應以學生為主體。作為教師要正視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 以表揚鼓勵為主,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培養學生作文興趣。同時還要有耐心、細心去評改輔導,把學生引向作文之路。首先,應該通過作文批改,讓學生明確作文訓練目標。用目標 召喚他們獲得成功。每次作文訓練一個重點,以此作為作文批改的重點,每次批改,一點兩 點,切中要害,讓學生摸得著,看得見。其次,要善于發現作文中的“閃光點”,在批改那些水平較差的學生作文時,要用放大鏡與顯微鏡去發現,評價他們的優點。有時即使只尋到幾個詞、句,也要不失時機地加以褒揚,不對的地方,不準確的詞語以探討的口氣寫出評語,盡力挖掘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用這種方式去評改作文,會使他們真心地感激、喜悅。再次,公正合理地評價學生作文,我在這方面的作法是,對剛接觸的學生,作文時就明確要求,只要是學生發自內心的感受,自己精心布局謀篇成文,都要給予肯定。因此學生作文的分數至少是及格,一般化的作文給 7 O 分,部分優點的就要給予肯定 “優秀 ”。這樣做并不是無原則的遷就學生,而是肯定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勞動。這樣,學生就有一種有播種就有 收獲,有付出就有回報的認識,就會努力去播種、耕耘,以期待收獲。我認為這樣做是對學 生積極思考的肯定和鼓勵。第四,通過評語評價,提高學生興趣,作文評語是作文指導的補充和深化。好的評語往往使學生寬松愉快,或茅塞頓開,或借此生發開去,所以作文評語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發放作文本時,學生首先看分數,然后看評語,學生既然重視教師的評語,教師評語就應該以肯定學生作文中的優點為主。評學生作文時假如用 “作家標準”去看學生作文,評學生作文,那么學生的作文便一無是處,滿篇問題。學生畢竟是學生,只要有一方面優點便可以給予肯定鼓勵。如開頭簡潔、語句流暢、照應很好、用詞準確,某一處描寫形象。實在看不出優點,就給學生批一個鼓勵的話語,如“作文認真,必會成功”。這樣,學生這次作文寫砸了,還期待下次。希望之火只要能點燃,必將會形成燎原之勢。
5.在講評中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講評前對一個班作文進行歸類總結,主題、立意、結構、語言方面全優的范文是講評的重點,接著便是講立意好的、結構好的、語言優的。甚至一句話成功的,一個詞用得好的,都給予肯定,試想學生 當時心理如何,他們都會有一種成功感,有一種勞動后收獲的喜悅。當然,也不能忽視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假如是肯定優點,再指出其缺點,學生一定會樂于接受 ,喜歡上作文的。同時我們還可以采用學生互評或自評的形式來評改學生的作文。具體做法是:課前教師瀏覽了學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優缺點,課堂上進行審題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優缺點,示范評講兩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標準,然后讓學生批改,可互評,可自評,先找優點,再指出缺點,重在鼓勵,然后教師收上來再閱,貼出優秀習作。這樣,學生親自參與了文章的批改,不僅培養了自己批改作文的能力,而且能夠從中獲益不少,自然會對寫作產生興趣。
總之,興趣是獲得知識進行創造性創作的一種自覺行為,是鼓勵和推動學生創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只有努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培養學生有了興趣,教師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熱愛寫作;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快樂,才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寫作熱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