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琳
摘?要:“以人為本”思想是人類思想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成就,在多個領域的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因此,為順應時代要求,各高校學生管理中也應充分運用“以人為本”理念作為指導思想,不斷完善學生管理工作。
關鍵詞:以人為本;學生管理;應用
學生管理工作在高校的發展過程中是重要工作內容,學校必須要高度重視應用科學的手段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管理。
一、“以人為本”學生管理理念概述
“以人為本” 顧名思義指的是將“人”作為一切利益的主體,進行相應的工作安排,滿足人的各種需求及利益,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此理念強調以學生作為管理工作的主體。在管理工作中“以學生為本”,具體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主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素質技能培養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宗旨,靠生辦校,保障學生各項合法利益,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將培養全能技能型人才作為一切教務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
點[1]。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全面成長與發展。
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大學生管理中的實際應用分析
1.加強對學生進行自律意識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其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養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行為習慣。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發生變化的決定因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因此,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需注重學生內心感受及認同。將管理工作深入人心,讓學生從心理上正確認識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意義,并將認識融入于自身的情感及生活行為習慣中,從而構建起自律意識及自我管理構架,實現讓學生懂得進行有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這個便是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最理想效果,也是工作的最終目標,同時也符合青少年的成長規律。“以人為本”理念運用于大學生管理工作,其真諦之一即為讓學生成為管理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實現學生管理學生,進而實現學生自我管理[2]。
2.實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大學生管理工作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是管理工作的重點,同時也是工作的難點。因此,要將學生管理工作做好,需將“以人為本”理念有機地融入大學生管理理念中,通過人性化管理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人性化管理地實施,首先要求管理工作者轉變管理觀念。在傳統觀念上,學生管理者以“師傅”“教練”“保姆”等形象出現在學生學習、生活中。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則要求管理者轉變為成學生的良師、益友。這就要求管理者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收起以往的“高音喇叭”,將呵斥的管制轉變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心理上對學生進行管理,關注學生的心理感受。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管理,服從管理,實現自我完善。
3.加強大學生管理隊伍建設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擁有一支高素質、高能力、高修養的大學生管理隊伍是有效實施“以人為本”學生管理理念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證。學生管理隊伍建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學生管理工作者需掌握全面的知識,并形成自身的知識構架。既要掌握管理的理論,又要懂得管理的藝術。在熟悉掌握各門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又要時刻關注現代網絡熱門話題,及時了解當下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各種話題。第二,不斷加強對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其整體素質。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管理工作面臨多種復雜背景因素及矛盾,因此,要求管理工作者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度的政治覺悟、敏銳的洞察力及鑒別力,才能有效完成學生管理工作。第三,要具有超強的綜合能力。大學生管理工作涵蓋眾多交際內容,其不僅是一項管理工作,更是一項交際工作。因此,管理工作者需具備良好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較強的組織管理及協調能力。只有具備這些綜合管理能力,才能靈活輕松地應對復雜多變的學生管理事務,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及質量。
在大學生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可有效促進學生管理工作向科學、合理、健康的方向發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同時可有利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為其走上工作崗位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吳卿艷.論以人為本的大學管理理念[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5(3).
[2]李文忠.我國高校以人為本學生管理理念難落實的原因分析[J].中國建設教育,2010(2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