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程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寧夏 銀川 750004)
胃癌是我國臨床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預后較差〔1〕。臨床研究表明,在晚期胃癌的臨床治療中聯合化療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總生存率。因此高效低毒副反應的化療方案是臨床延長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但目前尚無統一的化療方案標準〔2〕。近年來以紫杉醇類為基礎的化療方案在胃癌的治療中顯示出了較好的臨床有效率及較低的毒副反應〔3〕。本研究分別采用5-氟尿嘧啶(5-FU)/順鉑(PFC)方案和5-FU/亞葉酸鈣(FOLFOX4)方案進行治療,比較兩種不同化療方案的治療效果、毒副反應及對外周血淋巴細胞的影響。
1.1臨床資料 抽選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3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經細胞學檢查或病理檢測確診為胃癌晚期;并有客觀的可測轉移病灶,預計其生存期超過3個月。全部病例均為首次化療;化療前卡氏評分(KBS)超過60分,無明確化療禁忌證。隨機分為對照組(n=26例)和觀察組(n=27例);兩組性別、TNM分期、病理類型、轉移部位、年齡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FOLFOX4方案,奧沙利鉑85 mg/m2,靜滴2 h,d1;聯合200 mg/m2的亞葉酸鈣,靜滴2 h,d1~2,隨后予以400 mg/m2的5-FU靜脈快速沖入,d1~2;再予以600 mg/m2的5-FU,持續滴注2 h,d1~2,每2周重復上述治療。

表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n)
觀察組采用PFC方案治療,采用50 mg/m2的紫杉醇,靜滴3 h,d1、8、15;聯合750 mg/m2的5-FU,采用便攜式微量泵持續靜脈輸注,d1~5;20 mg/m2劑量的順鉑,靜脈點滴,d1~5;每4周重復。
1.3療效判定 ①近期療效評價及不良反應判斷:根據WHO關于實體瘤的療效標準〔4〕,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以及穩定(SD)、進展(PD),治療有效率=CR+PR。不良反應根據WHO標準分為0~Ⅳ度。②生存質量評定:根據KPS評分標準,治療結束后評分較治療前增加>20分者為改善,減少>20分者為下降,增加或減少均<20分者為穩定;③流式細胞儀檢測治療前及治療2個療程后的CD3+、CD4+、CD8+以及CD19+細胞的百分率變化。

2.1兩組近期療效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3例CR,14例PR,7例SD,3例PD,治療總有效率為62.9%;對照組1例CR,10例PR,10例SD,5例PD,治療總有效率為42.3%,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顯著(χ2=4.228,P<0.05)。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組20例(74.1%)改善,4例(14.8%)下降,3例(11.1%)穩定;對照組12例(46.2%)改善,4例(15.4%)下降,10例(38.5%)穩定,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差異顯著(χ2=5.325,P<0.05)。
2.2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神經毒性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而觀察組骨髓抑制不良反應(主要為血液系統三系細胞抑制)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肝腎功能、心肌毒性、手足綜合征、口腔黏膜炎、消化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3兩組治療前后外周淋巴細胞變化比較 兩組治療前CD3+、CD4+、CD8+以及CD19+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CD4+、CD4+/CD8+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外周淋巴細胞變化比較±s)
目前對于晚期胃癌的化療臨床尚無金標準方案,傳統效果顯著的藥物有5-FU、順鉑、甲氨蝶蛉以及絲裂霉素等。在過去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廣泛采用5-FU、順鉑聯合方案作為治療晚期胃癌的常規參考方案;在歐洲阿霉素、順鉑聯合5-FU作為胃癌的常規治療參考方案〔5〕。臨床發現上述方案的近期治療有效率約高達40%;目前持續滴注5-FU+低濃度順鉑的化療方案(FP方案)已在晚期消化道腫瘤的臨床姑息治療中應用廣泛,取得了滿意的效果〔6〕。1996年Kondok等研究報道FP方案持續給藥對于晚期胃癌的近期治療有效率高達46%,且毒副不良反應輕微,在臨床應用近20年〔7〕。
紫杉類、卡培他濱以及草酸鉑等新藥已廣泛試用于胃癌的臨床化療,有希望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療療效,延長患者生存期。奧沙利鉑是繼順鉑及卡鉑之后的第3代鉑類衍生物,其水溶性高、抗瘤譜廣并且毒性低,與順鉑、紫杉醇等藥物無交叉耐藥,與5-FU等化療藥物聯用有協同增效作用〔8〕。FOLFOX4方案是近年來臨床治療晚期胃癌的一線化療方案;雖然在臨床療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有研究發現,其在毒性反應方面,胃腸道反應、口腔黏膜損害以及骨髓抑制等毒性反應大,并且大部分患者治療依從性差,存在一定的缺陷。紫杉醇是紅豆杉屬植物中的代謝產物,也是目前了解的唯一能夠促進微管聚合以及穩定已聚合微管的一種藥物。放射性核素示蹤表明,紫杉醇只與聚合微管相結合,不與未聚合微管上的蛋白二聚體發生反應;細胞在接觸到紫杉醇后會積累大量微管,使細胞分裂停止于G2/M期,起到抗腫瘤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報道顯示,以紫杉醇類藥為基礎的化療方案,在胃癌的臨床治療方面顯示出低毒性、高療效的優勢〔9〕。
奧沙利鉑損傷DNA,而PFC方案中的紫杉醇在G2/M期即作用于細胞微管,促進了腫瘤細胞的殺傷、凋亡作用,從而在抗腫瘤效應及改善生存質量方面更具優勢。綜合臨床療效、生活治療改善方面考慮,PFC化療方案的臨床受益遠高于FOLFOX4方案。
外周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可反映機體免疫功能的高低:CD19+表達于正常B細胞表面,能夠反映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CD3+反映所有總T細胞;CD4+能夠反映人體抗腫瘤免疫功能;CD8+與腫瘤存在、發展及機體的免疫抑制狀態關系密切;CD4+/CD8+比值對機體免疫紊亂具有極高的敏感性〔10〕。本研究發現晚期胃癌患者經PFC方案可顯著提高機體細胞免疫能力,效果優于FOLFOX4方案,但兩種化療方案均對體液免疫影響不明顯。因此,對于外周血淋巴細胞免疫活性水平進行檢測,可作為腫瘤化療效果監測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綜上所述,PFC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近期療效明顯好于FOLFOX4方案,且在生活質量改善方面存在一定優勢,對機體損傷小,能更好地提高機體細胞免疫能力。
4 參考文獻
1劉志國,孫振發.79例老年胃癌的臨床治療分析〔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2;33(1):39-41.
2任閩山,邵光軍.中晚期胃癌FOLFOX4方案新輔助化療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09;49(15):80-1.
3董靜波,李 雁,翁國愛,等.替吉奧聯合奧沙利鉑治療進展期胃癌安全性評價〔J〕.腫瘤學雜志,2011;17(4):253-6.
4何忠杰,江榮科,朱丹丹,等.奧沙利鉑聯合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0;25(3):286-8.
5張繼軍,韋金華,韋 嵩,等.ECF聯合復方苦參治療晚期胃癌32例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0;32(5):533-5.
6Koizumi W,Takiuchi H,Yamada Y,etal.Phase Ⅱ study of oxaliplatin plus S-1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G-SOX study)〔J〕.Ann Onco1,2010;21(5):1001-5.
7Abe S,Tsuji Y,Tsushima T,etal.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of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with S-1 and cisplatin (2 weeks regimen)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J〕.Jpn J Clin Oncol,2010;40(4):302-6.
8Liu J,Fu XQ,Zhou W,etal.LY294002 potentiates 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oxaliplatin for gastric cancer via death receptor pathwa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1;17(2):181-90.
9金杌林.進展期胃癌全身化療治療研究新進展〔J〕.癌癥進展,2007;5(1):18-24.
10周江華,魏 蓉.XELOX方案和FOLFOX4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和毒副作用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