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輝 江 慶 黃彩鳳 蔡 鑫
(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安徽 安慶 246003)
白細胞介素-6(IL-6)作為重要的炎癥因子,可直接或間接作用于冠心病(CHD)的發生與發展。據此IL-6基因也就成為多種CHD發病候選基因中的一種〔1〕。有研究發現,IL-6基因啟動子區存在-634C/G多態性,這種基因多態性的存在很可能導致IL-6的基因轉錄和表達水平在個體間有差異,從而影響IL-6的生物學水平及其作用。本文旨在研究IL-6基因啟動子區-634C/G多態性與CHD的關系及其對血脂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心內科住院患者,CHD組120例,心肌梗死者63例,心絞痛者57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齡(61.45±10.52)歲,CHD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證實,以管腔直徑狹窄≥50%為有意義的病變,心絞痛組與心肌梗死組年齡及性別無統計學差異(P>0.05)。健康對照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齡(58.69±12.45)歲,為年齡、性別與CHD組相匹配的同時間段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門診體檢的健康人群,均無CHD史。各組受檢者均為無血緣關系的中國漢族人。校正了合并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風濕性疾病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影響。
1.2研究方法
1.2.1基因組DNA的抽提 取外周靜脈血2 ml,采用全血基因組DNA提取盒(大連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取人白細胞基因組DNA。
1.2.2引物的合成與設計 參照文獻〔2〕設計引物,由上海生工有限公司合成。 IL-6-634C/G引物序列為,上游引物: 5'-GAGACGCCTTGAAGTAACTG-3', 下游引物: 5'-AACCAAAGATGTTCTGAACTGA-3'。
1.2.3PCR擴增條件 IL-6的PCR擴增反應體系均為25 μl,其中含10×PCR緩沖液2.5 μl;2.5 mmol/L dNTPs 2.0 μl;20 μmol/L上、下游引物各1 μl;模板DNA 4.0 μl;Taq DNA聚合酶1.25 U;不足體積用滅菌雙蒸水補足至25 μl。置PCR儀中94℃預變性5 min。按下列程序循環35次:94℃變性30 s,54℃退火45 s,72℃延伸45 s;末次循環后72℃延伸5 min。
1.2.4擴增產物的限制性酶切 取PCR擴增產物10 μl,用10 U限制性內切酶BsrBⅠ酶切IL-6基因-634位點,37℃孵育3 h,反應終止后在2%的瓊脂糖凝膠上(含0.5%溴乙啶)電泳1 h,電壓100 V。以DL2000 DNA片段長度標準物為參考,在紫外燈下判斷結果,并拍照。
1.2.5血脂水平的測定 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均由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測定。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包進行χ2和t檢驗。
2.1IL-6基因-634位點多態性 PCR擴增產物片段大小為180 bp(圖1),根據限制性內切酶BsrBⅠ酶切片段的情況,基因型有CC型(180 bp 1個條帶)、CG型(180 bp、120 bp、60 bp 3個條帶)和GG型(120 bp、60 bp 2個條帶)3種(圖2)。
2.2CHD組與健康對照組IL-6基因-634C/G多態性的分布與比較 兩組中IL-6基因-634位點基因型在兩組人群中的分布差異有顯著性(χ2=6.16,P<0.05);等位基因頻率在兩組人群中的分布差異也有顯著性,隨等位基因G的增加,患CHD的風險顯著增加(χ2=5.53,P<0.05)。見表1。
2.3心肌梗死組與心絞痛組IL-6基因-634C/G多態性的分布與比較 IL-6基因-634位點CG、GG、CC基因型在兩組人群中的分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4健康對照組與CHD組血脂及CHD組IL-6各基因型間血脂水平的比較 CHD組TC〔(5.11±1.14)mmol/L〕和TG〔(1.72±0.90)mmol/L〕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4.09±1.09)、(1.26±0.55)mmol/L〕(P<0.05),HDL〔(1.13±0.29)mmol/L〕水平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1.33±0.33)mmol/L〕(P<0.05);CHD組IL-6基因-634位點CG+GG基因型攜帶者的血清TC水平顯著高于CC基因型〔(4.72±1.09)mmol/L〕(P<0.05)。TG〔(1.75±0.83)mmol/L〕、HDL〔(1.07±0.31)mmol/L〕水平與CC基因型〔(1.70±0.92)、(1.14±0.30)mmol/L〕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DL-2000 Marker;2~4:PCR產物

1:CC基因型;2~3:CG基因型;4~5:GG基因型;6:DL-2000 Marker
表1CHD組與對照組IL-6基因多態性的分布〔n(%)〕

組別n基因型分布CC CG GG等位基因C GCHD組12067(55.8)47(39.2)6(5.0)181(75.4)59(24.6)健康對照組10070(70.0)29(29.0)1(1.0)169(84.5)31(15.5)χ2/P值6.16/P<0.055.53/P<0.025心絞痛組5733(57.9)22(38.6)2(3.5)88(77.2)26(22.8)心肌梗死組6334(54.0)25(39.7)4(6.3)93(73.8)33(26.2)χ2/P值0.60/P>0.050.37/P>0.05
炎癥因子基因表達水平的差異可能與人群對冠心病的易感性有關。在外周動脈疾病中存在IL-6基因多態性等多種危險因素共同影響〔3〕。IL-6系迄今發現的功能最為廣泛的炎性細胞因子之一,是肝急性期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CRP)產生的主要介質,在CHD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可能比CRP更重要,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在CHD炎癥反應過程中起關鍵作用〔4,5〕。 IL-6的基因定位于人類7號染色體短臂2區1帶,其中包含5個外顯子和4個內含子。IL-6基因啟動子上游區域634位點存在C→G堿基置換。
IL-6基因多態性影響CHD發病的可能機制尚不明確。其可能是相關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角色〔6〕。推測 IL-6基因啟動子區的-634位點多態性有可能改變基因的結合序列,增強或減弱基因的表達調控與表達水平,從而影響個體CHD發生的易感性。本研究認為攜帶G基因型的個體可促進血清TC的高度表達而間接增加CHD的發病風險。
總之,本研究結果顯示IL-6基因-634C/G多態性可能是CHD發病的遺傳危險因素之一,其可能通過改變基因的結合序列,增強或減弱基因的表達調控與表達水平,從而增加個體CHD發生的易感性。攜帶G基因型的個體可促進血清TC的高度表達而間接增加CHD的發病風險。
4 參考文獻
1Daley GQ,Cargill M.The heart SNPs a beat:polymorphisms in candidate gen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Trends Cardiovasc Med,2001;11(2):60-6.
2Kitamura A,Hasegawa G,Obayashi H,etal.Interleukin 6 polymorphism(634C/G)in the promotor region and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 Med,2002;19(12):1000-5.
3Tuygun AK,Keser M,Tuygun A,etal.Effects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interleukin-6 gene polymorphisms and 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levels on risk factors and lesion sites in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J〕.J Int Med Res,2009;37(4):1003-10.
4Navarro-Lopez F.Gene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Rev Esp Cardol,2002;55(4):413-31.
5Carter AM.Inflammation,thrombosis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Diab Vasc Dis Res,2005;2(3):113-21.
6Rainero I,Rubino E,Cappa G,etal.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genes influenc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J〕.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2009;27(6):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