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群 (上饒市人民醫院腦外科,江西 上饒 334000)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外科治療已經成為治療腦腫瘤的首選方法。而腦瘤術后顱內血腫是最多見、多危險卻又是可逆的繼發性病變[1],若處理不及時,可導致腦疝危及生命,因此,早期發現和及時處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預后。現回顧性分析腦腫瘤術繼發性非手術區血腫1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腦腫瘤術后繼發非手術區血腫患者12例,年齡28~62歲,平均 (42.5±5.9)歲。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腦膜瘤3例,神經膠質瘤2例,垂體腺瘤2例,聽神經瘤3例,顱咽管瘤2例。術中發生3例,術后發生9例,其中術后24h內發生6例,24~48h發生2例,48h以后1例。硬腦膜外血腫8例,硬腦膜下血腫3,腦內血腫1例。
1.2.1 治療方法 CT輔助檢查診斷,若血腫量在20ml以內可采取保守治療。血腫量在20ml以上,一經確診,通常以手術清除血腫。術中出現血腫,則立即進行血腫清除。選取的12例患者中,2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療。腦腫瘤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狀態、瞳孔、生命體征、神經系統病癥等變化,及時發現顱內血腫的跡象,積極降低顱內壓并及時做好術前準備。必要時手術清除血腫。顱內血腫清除術后,應判斷血腫清除情況并及時發現術后血腫復發跡象。術后患者應取頭低足高患側臥位或平臥位,以便充分引流[2]。根據患者情況調整引流瓶高度。除了保持引流管通暢以外,也要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和量的變化。
1.2.2 療效觀察 對所有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分為四個等級:治愈、有效 (神經功能存在障礙)、植物生存和死亡,其中治愈率加有效率為總有效率。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治療效果對比;不同時間段血腫發生患者的治療情況對比;硬膜外血腫與硬膜下血腫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12例患者中,治愈6例,治愈率為50.0%;有效4例,有效率為33.3%;植物生存1例,構成比為8.3%;死亡1例,死亡率為8.3%,總有效率為83.3%。其中保守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0%,高于手術治療的80.0%,但本組病例較少,不宜進行統計學處理)。見表1。

表1 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治療效果對比
術中發生3例中,治愈2例,有效1例,總有效率為100%。術后24h內發生6例中,治愈4例,有效1例,總有效率為83.3%;術后24~48h發生3例中,有效2例,總有效率為66.7%。表明術中發生者的治療的效果最好,術后24h發生者的治療效果其次,術后24h后發生的治療效果最差。所以,及時發現顱內血腫,對患者的治愈有重要意義。
硬腦膜外血腫8例患者中,總有效率為87.5% (7/8),其中治愈率為50.0% (4/8),有效率為37.5.0% (3/8),植物生存率為12.5% (1/8)。非硬腦膜外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5.0% (3/4),治愈率為50.0% (2/4),有效率為25.0% (1/4),死亡率為25% (1/4)。
繼發血腫是顱內腫瘤手術治療的嚴重并發癥,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及時將會對患者的康復和預后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術后發現顱內血腫的時間對于治療繼發血腫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在手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早期發現血腫,使患者治愈率得到提高。
本次研究發現,保守治療的患者中,治愈1例,治愈率為50.0%;有效1例,有效率為50.0%,總有效率為100.0%。手術治療的10名患者中,治愈6例,治愈率為50.0%;有效3例,有效率為30.0%;植物生存1例,其構成比為10.0%;死亡1例,死亡率為10.0%。另外,血腫產生時間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也不盡相同,發生時間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患者生命危險就越小。
總之,相關醫護人員在臨床治療中應注意對患者血腫的觀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4],一旦觀測到患者存在血腫情況應立即上報并及時采取措施,盡可能將風險降至最低。同時,該病癥預后相對較差,若患者出現此類病癥極易造成死亡或是成為植物人[5]。手術醫師在手術過程中應注意對患者血腫的預防,將風險降至最低。
[1]潘金玉,蘭川,鮮繼淑 .顱內腫瘤切除術后繼發血腫的相關因素和護理 [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7):890.
[2]青燕,杜蕓,蘭艷 .老年腦腫瘤開顱術后顱內血腫的早期觀察及護理 [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33-134.
[3]李寧,李愛民,劉希光,等 .腦腫瘤手術繼發非手術區血腫9例 [J].山東醫藥,2013,51(42):113.
[4]牛華濤,羅林,左頻,等 .腦腫瘤后非手術區域硬膜外血腫形成的原因分析 [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0,31(1):59-61.
[5]富強,孫希倫 .董琳 .顱腦手術后并發遠隔部位硬腦膜外血腫3例分析 [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3):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