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該文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作了闡述。對以學生為中心的中職服裝CAD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做了專門的討論。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具有人性化寬松的環境,能體現學習者的個體差異、發揮個性,在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和效率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可以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能有效的促進教學。
關鍵詞:學生為中心;服裝CAD課程;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78-03
服裝CAD軟件是利用計算機完成服裝的款式設計、結構設計以及推板、排料、工藝設計等一系列設計的工具。以“服裝結構設計”課程為例,應用服裝CAD軟件進行教學就是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完成服裝結構設計課程的新型模式。它對于優化課堂,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它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教學只有突出直觀性、實踐性,才能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簡稱(SCL)注重引導,改變了去以往教師講的多,學生動手少以及學生課程結束后很快就會忘記的狀態,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一、“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法的實施關鍵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的要義之一,強調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是將教學設計和教學展開的立足點建立在學生身上,讓學生的注意力緊緊集中在學習內容的核心,保持對學習的積極狀態。在教師的引導下,放開思維,通過小組討論、團隊協作等活動來解決問題。
1.“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9項基本原則
主要有:(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2)考慮滿足學生的需求和學習方式;(3)形成性評價、同學評估和自我評價同總結性評價同樣重要;(4)學生應在學習過程中開發核心就業技能;(5)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6)教師充當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呈現者;(7)使用活動或資料來激勵幫助挑戰學生;(8)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9)學生最終應成為獨立學習者。
2.“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方法戰略
(1)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是一個主動而非被動的角色。比如讓學生做課堂練習、實地考察、使用電腦設備等。(2)讓學生意識到他們到底在做什么,為什么做?
(3)強調互動,比如老師對學生進行個人輔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等。(4)最后一點是經常被人們忽略的,就是如何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現實中有效地轉化、轉換和轉變。
最后一點其實在當今的社會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戰略是高于教學目標本身要求的,但學生在就業前和工作后,都會從中受益。
二、“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法在服裝CAD課堂中的應用
1.入門階段采用實例操作活動法,讓學生在實戰中提高
教學中發現,實例教學對引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注意力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在對學生上機練習巡視和指導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按照要求先練習工具,而是直接進入款式繪圖。這說明使用電腦繪圖,解決實際問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習慣一上電腦就直接進入實戰,而不是按部就班、枯燥地學習工具的使用。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學中加大實例教學力度。采用“實例操作活動”方法,使學生在掌握此實例的同時也掌握了相關工具的應用,這相對枯燥的對著每個工具進行講解所取得的效果好很多,也解決了實際問題。教師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典型款式,如女裝上衣原型,先總體演示讓學生了解CAD的開格方式,然后學生跟隨教師示范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這中間學生掌握了在CAD中如何開樣、放縫、做標記、放碼、排料、保存等一系列工具的操作。該階段最后收尾前,教師需要補充講解實際案例中用到的重點、難點工具使用方法。
2.提高階段嘗試學生授課方法, 提高學生質量
選擇一個學生進行短時間的授課。學生可以根據布置的題目從他們自己的經歷當中選擇講授的內容。這個過程需要學生事先制定詳細完善的教學計劃或事先將新知識做一遍,同時也需要老師的監督。學生講課可以運用互動學習方法和口頭演講方式進行。
課程進行中,如在學習女裝原型中的轉省工具運用時,事先布置學生按照書上知識做一遍,在這中間將同學們碰到的問題集中起來,再帶著問題聽課,可以讓學生進行轉省工具的示范操作,當場解決問題,一方面讓學生即學即用,在用中強化、鞏固加深記憶,另一方面如果學生在短時間授課中出現對題目掌握不足時,可以及時進行糾正和講解。
3.任務復雜時小組合作學習法 ,增強合作交流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任務復雜時,僅靠學生個體單一地去學習、去領會、延伸知識,個體力量是不夠的,學生容易有畏難情緒,學習難以開展深入下去。而若一有問題就問老師,不但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的自我發展,不能成為獨立學習者,而且老師也照顧不了每一位學生。所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4—6人為一組,每個組自己選出組長,有一定的權利, 通過合作,討論交流,互幫互學。
4.應用階段項目教學,自主構造學習過程
要想發揮服裝CAD課程“綜合性”的特點,就不能僅僅是教給學生各個工具按鈕的使用方法,而應該和行業的生產方式、操作流程相結合,使學生了解服裝CAD生產的規律.了解服裝CAD技術在服裝各生產環節中起的作用和地位,從而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技能。正如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學習不是信息的簡單積累,而是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認知結構的重組;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而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相互作用的過程。
“項目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現實中有效地轉化和轉變。
三、“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中的評價
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
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都很重要,在學生的成績里應該體現出來。所以形成性的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同等重要。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階段性評價,促進學生對已學的CAD工具、款式的總結,并為下一階段的學習修正方向和方法。終結性評價是在一個項目完成后進行考核 ,是對整個項目的綜合評價,更注重項目完成的效果。
2.小組學習法中的評價
小組學習法評價包含兩方面的的內容,即學習方法和本身的評估和學習結果的評估。針對小組學習結果的評價方式比較接受的是綜合成績。老師給小組的完成結果打一個分數,這樣可以實現小組學習的目的,強調合作。然后在根據個人的表現給每個學生一個分數,和小組的分數結合,如按百分比等。以下是服裝CAD課中小組學習方法的評估標準。
服裝CAD作為學習的工具,借助服裝CAD軟件讓學生系統學習服裝款式設計、結構設計、放碼、排料和工藝單設計,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鍛煉了CAD的實際操作能力,并把這些技能融為一體,使他們了解服裝企業的構成和整個生產過程,以適應服裝工業化生產。通過多實例的學習、實踐和積累,啟發和誘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給他們留出時間和空間去小結,去討論,為他們提供反饋交流的機會,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也逐步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從教學的角度,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教與學的雙贏;從企業需求的角度。有利于培養既有技術知識又有設計能力的一類新人。他們將在服裝CAD的普及和推廣上起重要作用,實現了企業的需求和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雙贏。
參考文獻:
羅春燕.服裝CAD制板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朱守鋰
摘 要:該文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作了闡述。對以學生為中心的中職服裝CAD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做了專門的討論。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具有人性化寬松的環境,能體現學習者的個體差異、發揮個性,在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和效率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可以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能有效的促進教學。
關鍵詞:學生為中心;服裝CAD課程;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78-03
服裝CAD軟件是利用計算機完成服裝的款式設計、結構設計以及推板、排料、工藝設計等一系列設計的工具。以“服裝結構設計”課程為例,應用服裝CAD軟件進行教學就是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完成服裝結構設計課程的新型模式。它對于優化課堂,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它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教學只有突出直觀性、實踐性,才能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簡稱(SCL)注重引導,改變了去以往教師講的多,學生動手少以及學生課程結束后很快就會忘記的狀態,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一、“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法的實施關鍵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的要義之一,強調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是將教學設計和教學展開的立足點建立在學生身上,讓學生的注意力緊緊集中在學習內容的核心,保持對學習的積極狀態。在教師的引導下,放開思維,通過小組討論、團隊協作等活動來解決問題。
1.“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9項基本原則
主要有:(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2)考慮滿足學生的需求和學習方式;(3)形成性評價、同學評估和自我評價同總結性評價同樣重要;(4)學生應在學習過程中開發核心就業技能;(5)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6)教師充當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呈現者;(7)使用活動或資料來激勵幫助挑戰學生;(8)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9)學生最終應成為獨立學習者。
2.“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方法戰略
(1)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是一個主動而非被動的角色。比如讓學生做課堂練習、實地考察、使用電腦設備等。(2)讓學生意識到他們到底在做什么,為什么做?
(3)強調互動,比如老師對學生進行個人輔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等。(4)最后一點是經常被人們忽略的,就是如何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現實中有效地轉化、轉換和轉變。
最后一點其實在當今的社會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戰略是高于教學目標本身要求的,但學生在就業前和工作后,都會從中受益。
二、“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法在服裝CAD課堂中的應用
1.入門階段采用實例操作活動法,讓學生在實戰中提高
教學中發現,實例教學對引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注意力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在對學生上機練習巡視和指導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按照要求先練習工具,而是直接進入款式繪圖。這說明使用電腦繪圖,解決實際問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習慣一上電腦就直接進入實戰,而不是按部就班、枯燥地學習工具的使用。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學中加大實例教學力度。采用“實例操作活動”方法,使學生在掌握此實例的同時也掌握了相關工具的應用,這相對枯燥的對著每個工具進行講解所取得的效果好很多,也解決了實際問題。教師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典型款式,如女裝上衣原型,先總體演示讓學生了解CAD的開格方式,然后學生跟隨教師示范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這中間學生掌握了在CAD中如何開樣、放縫、做標記、放碼、排料、保存等一系列工具的操作。該階段最后收尾前,教師需要補充講解實際案例中用到的重點、難點工具使用方法。
2.提高階段嘗試學生授課方法, 提高學生質量
選擇一個學生進行短時間的授課。學生可以根據布置的題目從他們自己的經歷當中選擇講授的內容。這個過程需要學生事先制定詳細完善的教學計劃或事先將新知識做一遍,同時也需要老師的監督。學生講課可以運用互動學習方法和口頭演講方式進行。
課程進行中,如在學習女裝原型中的轉省工具運用時,事先布置學生按照書上知識做一遍,在這中間將同學們碰到的問題集中起來,再帶著問題聽課,可以讓學生進行轉省工具的示范操作,當場解決問題,一方面讓學生即學即用,在用中強化、鞏固加深記憶,另一方面如果學生在短時間授課中出現對題目掌握不足時,可以及時進行糾正和講解。
3.任務復雜時小組合作學習法 ,增強合作交流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任務復雜時,僅靠學生個體單一地去學習、去領會、延伸知識,個體力量是不夠的,學生容易有畏難情緒,學習難以開展深入下去。而若一有問題就問老師,不但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的自我發展,不能成為獨立學習者,而且老師也照顧不了每一位學生。所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4—6人為一組,每個組自己選出組長,有一定的權利, 通過合作,討論交流,互幫互學。
4.應用階段項目教學,自主構造學習過程
要想發揮服裝CAD課程“綜合性”的特點,就不能僅僅是教給學生各個工具按鈕的使用方法,而應該和行業的生產方式、操作流程相結合,使學生了解服裝CAD生產的規律.了解服裝CAD技術在服裝各生產環節中起的作用和地位,從而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技能。正如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學習不是信息的簡單積累,而是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認知結構的重組;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而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相互作用的過程。
“項目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現實中有效地轉化和轉變。
三、“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中的評價
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
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都很重要,在學生的成績里應該體現出來。所以形成性的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同等重要。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階段性評價,促進學生對已學的CAD工具、款式的總結,并為下一階段的學習修正方向和方法。終結性評價是在一個項目完成后進行考核 ,是對整個項目的綜合評價,更注重項目完成的效果。
2.小組學習法中的評價
小組學習法評價包含兩方面的的內容,即學習方法和本身的評估和學習結果的評估。針對小組學習結果的評價方式比較接受的是綜合成績。老師給小組的完成結果打一個分數,這樣可以實現小組學習的目的,強調合作。然后在根據個人的表現給每個學生一個分數,和小組的分數結合,如按百分比等。以下是服裝CAD課中小組學習方法的評估標準。
服裝CAD作為學習的工具,借助服裝CAD軟件讓學生系統學習服裝款式設計、結構設計、放碼、排料和工藝單設計,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鍛煉了CAD的實際操作能力,并把這些技能融為一體,使他們了解服裝企業的構成和整個生產過程,以適應服裝工業化生產。通過多實例的學習、實踐和積累,啟發和誘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給他們留出時間和空間去小結,去討論,為他們提供反饋交流的機會,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也逐步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從教學的角度,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教與學的雙贏;從企業需求的角度。有利于培養既有技術知識又有設計能力的一類新人。他們將在服裝CAD的普及和推廣上起重要作用,實現了企業的需求和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雙贏。
參考文獻:
羅春燕.服裝CAD制板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朱守鋰
摘 要:該文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作了闡述。對以學生為中心的中職服裝CAD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做了專門的討論。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具有人性化寬松的環境,能體現學習者的個體差異、發揮個性,在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和效率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可以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能有效的促進教學。
關鍵詞:學生為中心;服裝CAD課程;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78-03
服裝CAD軟件是利用計算機完成服裝的款式設計、結構設計以及推板、排料、工藝設計等一系列設計的工具。以“服裝結構設計”課程為例,應用服裝CAD軟件進行教學就是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完成服裝結構設計課程的新型模式。它對于優化課堂,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它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教學只有突出直觀性、實踐性,才能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簡稱(SCL)注重引導,改變了去以往教師講的多,學生動手少以及學生課程結束后很快就會忘記的狀態,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一、“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法的實施關鍵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的要義之一,強調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是將教學設計和教學展開的立足點建立在學生身上,讓學生的注意力緊緊集中在學習內容的核心,保持對學習的積極狀態。在教師的引導下,放開思維,通過小組討論、團隊協作等活動來解決問題。
1.“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9項基本原則
主要有:(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2)考慮滿足學生的需求和學習方式;(3)形成性評價、同學評估和自我評價同總結性評價同樣重要;(4)學生應在學習過程中開發核心就業技能;(5)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6)教師充當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呈現者;(7)使用活動或資料來激勵幫助挑戰學生;(8)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9)學生最終應成為獨立學習者。
2.“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方法戰略
(1)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是一個主動而非被動的角色。比如讓學生做課堂練習、實地考察、使用電腦設備等。(2)讓學生意識到他們到底在做什么,為什么做?
(3)強調互動,比如老師對學生進行個人輔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等。(4)最后一點是經常被人們忽略的,就是如何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現實中有效地轉化、轉換和轉變。
最后一點其實在當今的社會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戰略是高于教學目標本身要求的,但學生在就業前和工作后,都會從中受益。
二、“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法在服裝CAD課堂中的應用
1.入門階段采用實例操作活動法,讓學生在實戰中提高
教學中發現,實例教學對引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注意力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在對學生上機練習巡視和指導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按照要求先練習工具,而是直接進入款式繪圖。這說明使用電腦繪圖,解決實際問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習慣一上電腦就直接進入實戰,而不是按部就班、枯燥地學習工具的使用。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學中加大實例教學力度。采用“實例操作活動”方法,使學生在掌握此實例的同時也掌握了相關工具的應用,這相對枯燥的對著每個工具進行講解所取得的效果好很多,也解決了實際問題。教師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典型款式,如女裝上衣原型,先總體演示讓學生了解CAD的開格方式,然后學生跟隨教師示范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這中間學生掌握了在CAD中如何開樣、放縫、做標記、放碼、排料、保存等一系列工具的操作。該階段最后收尾前,教師需要補充講解實際案例中用到的重點、難點工具使用方法。
2.提高階段嘗試學生授課方法, 提高學生質量
選擇一個學生進行短時間的授課。學生可以根據布置的題目從他們自己的經歷當中選擇講授的內容。這個過程需要學生事先制定詳細完善的教學計劃或事先將新知識做一遍,同時也需要老師的監督。學生講課可以運用互動學習方法和口頭演講方式進行。
課程進行中,如在學習女裝原型中的轉省工具運用時,事先布置學生按照書上知識做一遍,在這中間將同學們碰到的問題集中起來,再帶著問題聽課,可以讓學生進行轉省工具的示范操作,當場解決問題,一方面讓學生即學即用,在用中強化、鞏固加深記憶,另一方面如果學生在短時間授課中出現對題目掌握不足時,可以及時進行糾正和講解。
3.任務復雜時小組合作學習法 ,增強合作交流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任務復雜時,僅靠學生個體單一地去學習、去領會、延伸知識,個體力量是不夠的,學生容易有畏難情緒,學習難以開展深入下去。而若一有問題就問老師,不但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的自我發展,不能成為獨立學習者,而且老師也照顧不了每一位學生。所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4—6人為一組,每個組自己選出組長,有一定的權利, 通過合作,討論交流,互幫互學。
4.應用階段項目教學,自主構造學習過程
要想發揮服裝CAD課程“綜合性”的特點,就不能僅僅是教給學生各個工具按鈕的使用方法,而應該和行業的生產方式、操作流程相結合,使學生了解服裝CAD生產的規律.了解服裝CAD技術在服裝各生產環節中起的作用和地位,從而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技能。正如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學習不是信息的簡單積累,而是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認知結構的重組;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而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相互作用的過程。
“項目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現實中有效地轉化和轉變。
三、“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中的評價
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
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都很重要,在學生的成績里應該體現出來。所以形成性的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同等重要。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階段性評價,促進學生對已學的CAD工具、款式的總結,并為下一階段的學習修正方向和方法。終結性評價是在一個項目完成后進行考核 ,是對整個項目的綜合評價,更注重項目完成的效果。
2.小組學習法中的評價
小組學習法評價包含兩方面的的內容,即學習方法和本身的評估和學習結果的評估。針對小組學習結果的評價方式比較接受的是綜合成績。老師給小組的完成結果打一個分數,這樣可以實現小組學習的目的,強調合作。然后在根據個人的表現給每個學生一個分數,和小組的分數結合,如按百分比等。以下是服裝CAD課中小組學習方法的評估標準。
服裝CAD作為學習的工具,借助服裝CAD軟件讓學生系統學習服裝款式設計、結構設計、放碼、排料和工藝單設計,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鍛煉了CAD的實際操作能力,并把這些技能融為一體,使他們了解服裝企業的構成和整個生產過程,以適應服裝工業化生產。通過多實例的學習、實踐和積累,啟發和誘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給他們留出時間和空間去小結,去討論,為他們提供反饋交流的機會,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也逐步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從教學的角度,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教與學的雙贏;從企業需求的角度。有利于培養既有技術知識又有設計能力的一類新人。他們將在服裝CAD的普及和推廣上起重要作用,實現了企業的需求和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雙贏。
參考文獻:
羅春燕.服裝CAD制板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