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楠
借助“咖啡銀行”的創新模式,銀行一方面可以彌補網點數量不足、同業競爭加劇及物理網點運營成本高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擺脫銀行業傳統式服務的桎梏,帶給客戶個性化、品味化的服務體如今,“混搭”早已不再是時尚界的專有名詞。隨著銀行業競爭加劇以及互聯網金融的沖擊,銀行也開始走時尚流行路線,“混搭”起小資情調的咖啡店。“咖啡銀行”淘汰了銀行呆板陳舊的傳統服務環境,將咖啡店的休閑舒適、小資氛圍和咖啡文化注入銀行網點 ,為客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刷新了國內銀行業的服務新模式。
2014年6月30日,華潤銀行和太平洋咖啡合作建立的深圳泰然六路“咖啡銀行”開業,今后,客戶可以在該網點一邊品咖啡一邊辦理銀行業務。這是繼2012年5月及9月開業的珠海珠賓花園華潤銀行店、深圳卓越時代廣場華潤銀行店之后,雙方合作的第三家“咖啡銀行”。華潤銀行深圳分行的相關人士稱,今后華潤銀行在深圳開設新網點均會邀請同屬華潤旗下的太平洋咖啡入駐。未來,“咖啡銀行”或將成為華潤銀行的特色。太平洋咖啡的相關負責人對新財富記者表示,目前雙方的“混搭”合作既相互融合也會保證各自業態的獨立性,讓顧客享受標準化的業務辦理環境。
無獨有偶,招商銀行與韓國咖啡品牌“咖啡陪你”于3月牽手,雙方除了結算、收單領域的合作,還將在“咖啡銀行”網點、特惠商戶、客戶優惠活動、小微金融產品等方面做更深入的探索。在北京的“咖啡陪你”門店中,除了“咖啡陪你”的品牌標識外,還有“招商銀行24小時自助銀行”的標識。店內陳設及服務與普通咖啡店并無太大差別,但店面內多了一個專屬空間,內有一臺招商銀行“可視柜臺”機、兩臺自助存取款機,還有一位招行工作人員隨時為客戶提供服務。
招商銀行副行長劉建軍表示,招商銀行與“咖啡陪你”共同打造“咖啡銀行”,創造了新的銀行服務體驗。客戶可以在咖啡銀行網點輕松、舒適、愉悅的環境里辦理銀行業務,也可以和銀行工作人員像朋友一樣邊喝咖啡,邊聊財富的保值和增值,讓銀行的服務更加親切和人性化。
增加網點覆蓋 渠道共享
華潤集團于2010年收購太平洋咖啡,并將此品牌納入了華潤萬家旗下。進入中國內地短短幾年,太平洋咖啡門店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4年7月11日,太平洋咖啡在中國內地擁有229家分店(全球384家),在華南地區成為僅次于星巴克、規模第二大的直營咖啡連鎖店。
太平洋咖啡與華潤銀行的合作屬于華潤集團旗下不同業態的協作,雙方的合作有著先天的有利條件。盡管“咖啡銀行”這一新穎概念的跨界合作必然面臨著各自選址及工程標準存在較大差異等困難,但整體而言,雙方擁有共同的目標的客戶群體,可以渠道共享。對華潤銀行來說,有利于實現低成本地增加網點覆蓋,而華潤銀行也會定期購買咖啡券回饋貴賓卡顧客,使客戶享受到增值服務。除此之外,雙方還會不定期聯合推出促銷及回饋活動,使得華潤銀行的客戶成為太平洋咖啡的主要客戶,而“邊喝咖啡邊聊財富”的互動模式,也促進了華潤銀行的營業增長,達到共贏。
作為招商銀行的合作伙伴,“咖啡陪你”進駐中國僅一年多時間,已在全國開設近400家店。其管理層人士稱,計劃三年內在中國開設6000家分店。迅速擴張店面的能力及龐大的輻射面是招商銀行最為看重的。
目前,招商銀行已經在全國擁有1000家左右的網點,但是盡管其網點數量已經領先于商業銀行,但與國有大型銀行動輒過萬的網點機構相比,還相差甚遠。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稱,即使是現在市值超過工行的富國銀行,每年也在以10%左右的速度新設網點。因此,招商銀行嘗試通過與“咖啡陪你”的跨界合作,交叉客戶群體,擴大網點覆蓋范圍,同時與“咖啡陪你”分擔租金,降低擴張成本。
行業分析師認為,借助“咖啡銀行”的模式,銀行一方面可以向客戶提供更多的舒適體驗,另一方面,可以彌補網點數量不足、服務輻射面積不廣的問題。與此同時,咖啡企業也可以分享銀行客流帶來的消費。
線上銀行 線下咖啡店
“咖啡銀行”模式并非國內銀行首創,在海外早有范例,而星巴克成了它們共同的選擇,美國富國銀行、泰國泰華農民銀行以及臺灣地區的中國信托銀行先后與星巴克牽手。其中,泰國泰華農民銀行在曼谷開出了亞洲首家咖啡銀行。中國信托銀行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咖啡銀行的創設,突破了銀行傳統制式化服務的窠臼,擺脫一般民眾對銀行嚴肅呆板單調的刻板印象,象征銀行服務進入個性化、品味化的新時代。
然而,“咖啡銀行”模式最勇敢的探路者,要屬全球最大直銷銀行ING Direct USA,這是一家沒有實體營業網點的銀行,僅靠線下的咖啡店支持線上業務。ING Direct US直銷銀行是荷蘭的ING 集團為了拓展美國的零售銀行業務設立的子公司, 2011年6月美國本地銀行Capital One Financial以90億美元將其收購。
上世紀90年代末,ING集團意識到傳統銀行面臨著同業競爭加劇及物理網點運營成本高的嚴峻考驗,于是,決定設立ING Direct USA直銷銀行,擺脫銀行傳統的模式,不設實體經營網點和ATM機。
沒有實體網點又如何服務線下客戶呢?
ING Direct USA選擇了特別的方式:用線下的咖啡店支持線上的銀行業務。自此,“咖啡銀行”誕生了。2003年11月,ING Direct USA在紐約市中心開設了第一家“咖啡銀行”,僅這一個“網點”,在成立第一年就為公司帶來了2億美元以上的新增存款和抵押貸款業務。ING Direct USA當時的CEO阿卡迪·庫爾曼(Arkadi Kuhlmann)表示:客戶在ING Direct USA開立一個儲蓄賬戶就像喝咖啡那樣容易。
ING Direct USA將咖啡館和銀行網點相結合,在降低網點運營成本、實現擴張的同時將咖啡銀行的改變融入客戶的日常生活,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中提升客戶體驗,為客戶辦理相關線上業務。ING Direct USA將咖啡店的員工培訓為金融顧問,以簡單易懂的交流方式為客戶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建議。同時,客戶也可以在喝咖啡的時候,與其他客戶或金融顧問討論開設賬戶或任何金融產品。
納入社區銀行的監管
雖然,在中國,“咖啡銀行”離主流還很遠,但依然要遵應相應的監管。太平洋咖啡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新財富記者,“咖啡銀行”的合作,要特別向中國銀監會及當地公安局報備,必須達到銀監會和公安局對金融安全和消費安全的監管要求。“咖啡銀行”實際上是社區銀行的一種類型。
根據中國銀監會2013年底發布的《關于中小商業銀行設立社區支行、小微支行有關事項的通知》,社區銀行分“有人”和“無人”兩種模式,若有銀行的員工入駐,就必須持牌經營,若沒有員工入駐,就必須是自助銀行。民生銀行就曾想打擦邊球,在尚未取得牌照的社區銀行網點中派駐兩三個員工,但隨即被叫停。而暫未拿到牌照的招商銀行咖啡店里,目前也只配備有ATM設備,并沒有銀行工作人員。一旦拿到牌照,再派駐相關工作人員。
未來,不僅局限于“咖啡銀行”,在中國零售銀行業的不斷創新中,必定會有各種形態的線下社區銀行,以及類似ING Direct USA的線上直銷銀行涌現出來,都將成為銀行業的渠道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