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
古人云:“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今人說:“興趣是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由此可見,從古至今能否讓學生產生興趣對教學成功與否都起著關鍵作用。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價值更多體現在實際應用之中,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興趣,只是一味死記硬背,一方面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另一方面很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下大力氣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對于農村小學而言,這一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一、重視興趣的作用,樹立興趣出成效信念
所謂情趣,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產生的具有傾向性的一種心理現象。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刺激力量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這些都說明興趣的重要作用。農村小學的學生,家庭文化氛圍與城市家庭相比相對較低,家長對學習,特別是對外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不足,這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對待英語學習的態度,如果不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他們很容易產生對英語的厭學心理。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而英語語言學習習慣的形成和交際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記憶。因此,在英語教學中,特別是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自發性顯得尤為重要。
二、注重課堂教學實效,堅持以興趣為出發點
(一)營造良好語言氛圍,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為了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英語的語言氛圍,最大限度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和母語思維的干擾,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為學生提供英語環境。不僅要在課堂組織教學的環節盡可能做到全英語教學,還要充分利用課前、課余時間,通過播放英語歌曲、同唱英文節奏歌等形式,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英語,從而逐漸形成語感。
小學生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依賴心理和叛逆心理同時存在。過于嚴厲和過于溫和的教育方式都不適用這個時期的學生。只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尊重學生獨立人格,做教育的嚴師、生活中的“慈母”,同時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成為學生心中的“百科全書”,才能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形成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好英語和學好英語的基礎。
(二)精心設計教材情境,創設寓教于樂課堂教學
目前學生采用的是冀教一年級起始版英語教材,以Danny,Jenny,LiMing等人物的學習、生活貫穿始終,真實的交際情景為情境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教師在設計情境時要考慮學生的學段特點,并考慮農村學校學生的生活環境,適當調整教材所設情境,使之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符。教師要靈活運用復習(reversion)、呈現(Presentation)、操練(Drilling)、練習(Practice)和鞏固(Consolidation)五個教學環節,讓每一堂課都上得精彩、有效。
(一)將直觀教具與現代技術、身體語言相結合
在教授日常可以接觸到的簡單易尋事物時可選擇實物,使學生興趣增加,既可以達到生動形象的效果,又可以將形象事物與抽象思維相結合。如教授單詞: ball,pen,ruler,banana等時,可直接出示或指出該物品。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制作教具,一方面調動學生積極性,另一方面提升記憶度。在教授shapes和colour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制作帶顏色的圖形,從音、形、意多方面感知、理解和記憶,效率很高。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意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應用,在講授抽象詞匯或生活中不易找到的實物時,如:Palace Museum等要發揮多媒體作用;而形象的動作在實際教學中也必不可少。例如,講授jump,run等動態詞匯時,教師一個簡單動作就可以幫助學生知其意,讓課堂活起來。
(二)將教材情景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冀教版一年級起始版教材注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努力為學習者營造語境,語音信息含量大,強調學生主題作用。因此,采取情境教學,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的交際能力。例如Book 9 Unit 2 Lesson12 The Palace Museum一課,利用多媒體渲染環境,讓學生置身于故宮之中,輔之以實物camera和film,使學生都迅速進入情境。教師從Welcome to the Palace Museum引入,將重點詞匯Palace Museum等自然講授,再通過情境自然讓學生領會重點句型May I have your camera?意思并領讀。演示過程中發揮實物的作用,提升學生參與熱情,跟隨演示逐步學習知識,同時主動參與熱情高漲,躍躍欲試進行情境演示,對新詞匯、新句型接受快。
(三)將復習內容與新授內容相結合
學生往往對感覺有難度的知識產生抗拒心理,因此采用由簡入難的方式會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調動學生積極性,并且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以My face一課為例,生詞多,并且出現了單復數的概念,教師很難通過單純的講解解釋清楚,但由舊知識介入就容易多了。教師首先通過游戲帶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shapes內容和數字內容,再利用簡筆畫通過圖形逐個添加呈現出Face的構造,不用教師刻意講授學生自然已經明白含義,通過添加他們耳熟能詳的圖形極大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跟讀新詞熱情高。進行到難點eye部分時,先呈現單數形式,再配合數字呈現two eyes, 不用進一步進行過多解釋,學生也對單復數的差別一目了然銘記于心。整個過程完全在游戲的氛圍中完成,學生興趣很高。
三、建立健全獎勵機制,小組合作激發動力
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作用,培養英語學習興趣,獎勵機制必不可少。教師除了要在日常教學中充分運用贊揚語之外,還要建立長效獎勵機制,讓學生有目標、有動力,將短暫興趣轉化為長期喜好。小組合作學習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可按照“組間同質,組內差異”原則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一方面有助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另一方面小組間的競爭極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小組獎勵機制十分關鍵和必要。這樣既有助于潛能生的轉換,又強化了合作意識,通過小組內互助學習、互相督促、共同進步,教師對完成學習任務優異的小組給予全組人員的獎勵,并開展組間競爭,激發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小組合作與獎勵機制的結合運用,讓學生不僅提高了英語成績更增添了團隊精神。
綜上所述,重視興趣的作用,運用興趣的作用,對于學生英語學習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一個好的英語教師,不應該把重點單純地放在如何生硬地教,而應放在如何讓學生愿意學、樂意學,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只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英語教與學的質量自然就提高了。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