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摘要: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與教學,不少教師發現,隨著課程內容的不斷深入,新詞匯量的出現不斷加大,詞匯學習困難往往成為許多大專學生抱怨的問題之一。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對所學詞匯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教學方法至關重要。本文主要以教學方法為切入點,論述英語詞匯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英語詞匯 課堂教學 讀音規則詞匯教學 聯想啟發法 任務法
正如語言學家Mc. Carthy指出的那樣,“不管一個人的語法學得多好,不管他的語音有多漂亮,但是如果他沒有足夠的詞匯來表達他的感情或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想法,他就無法用這門語言和別人進行交流”。由此可見,詞匯在英語學習中舉足輕重。但是,較之中學時期,大學英語課程內容更深,要求掌握的詞匯量更大,這也使得很多非英語專業的大專學生常常抱怨詞匯不好記,記不住。長此以往,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造成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部分原因是學習者不恰當的學習策略,另一部分原因是教學工作者沒能運用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因此,認真做好英語詞匯的課堂教學是擺在英語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大而艱巨的任務。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采用的詞匯教學方法。
一、讀音規則詞匯教學法
在學生學會根據國際音標認讀單詞和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后,教會學生根據英語讀音規則來記憶所學詞匯就顯得非常重要。如在高職《前景基礎英語綜合教程1》第一單元里出現了以下詞匯:greet, partner, computer, photo等,在教這些詞匯時,我的做法是: 先帶讀幾遍并讓學生了解詞義,接著找出學生學過的一些與這些拼寫相似的詞,總結出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如單詞greet, 聯系到學過的week, meet, see, bee, sleep等。并要求學生對這些詞匯進行認真細心地觀察、比較與歸納,以此發現發音和書寫規則。大多數的英語詞匯都有一定的讀音規律,只要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真正掌握了這些規則以后,記憶單詞的拼寫并不難。
二、新教詞匯造句法
詞匯造句法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側重于要求學生把學過的詞匯及時地應用,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的運用能力,也大大加深了學生對生詞的記憶。詞匯造句教學法首先要求教師先用所教的少數單詞進行示范性造句,然后要求學生模仿造句,并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所教生詞造出不同的豐富多彩的英語句子。如在學生會讀與掌握其詞義后,我先用greet進行示范造句:(1)He often greets us by saying “Hello!”然后要求學生用以上所教的每個單詞造出若干個英語句子,教師對其錯誤予以糾正,做得較好的給予表揚鼓勵。結果學生造出了不少英語句子。譬如,用greet造句就有以下句子:(2)I greeted him when I meet (時態錯誤) him in our classroom this morning.(3)We must greet each other every day…從以上造句可看出,盡管學生在造句過程中犯了一些語法錯誤,但他們英語的應用能力有了提高。
三、聯想啟發法
記憶靠聯想。每個單詞不是孤立存在的,詞匯教學也是一樣。孤立地教授和學習詞匯, 既枯燥無味, 又事倍功半, 而通過聯想法進行教學, 可以讓學生掌握詞匯的結構及其規律。把不同的詞進行歸類, 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1.衍生詞聯想。在講解某一詞匯時,把這個詞匯其他相關、 或是常用的詞性也一起列出來, 便于學生背誦和記憶。slip(v.)滑倒-slippery(adj.)滑的-slipper(n.)拖鞋-slipover套頭衫。通過聯想記憶法,我們可以這樣來記憶:一個穿著拖鞋(slipper)和套頭衫(slipover)的家伙走在濕滑的路面上(slippery floor),摔倒了(slipped)。通過一句話,就把這一個單詞的詞組和衍生詞都記住了。
2.形似詞聯想。把某些在形式上容易混淆的詞匯放在一起進行教學。例如,principal(校長)-principle(原則);wonder(驚奇)-wander(徘徊)。
3.同音詞聯想。把某些在讀音上相同、或容易混淆的詞匯放在一起進行教學。例如,here(這里)-hear(聽到); weather(天氣)-whether(是否)。
4.詞根詞綴聯想。它是一種利用詞根詞綴意義與單詞意義之間的聯系并加以適當的聯想來記憶單詞的方法。如前綴“pro”和“re”分別表示“往前”和“往后”,所以我們可以判定 proceed 表“前進,進行”;recede 表“后退。
5.近義詞、反義詞聯想。如reject(拒絕)-accept(接受)。
6.同領域詞匯聯想。建立詞匯之間的聯系,可以有效地記憶詞匯,對于具有文化內涵的詞匯,聯想導入法效果顯著。例如,看到“senator”(參議員)時,將“congress”(國會)“senate”(參議院)等作為聯想詞進行導入,并講解他們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在學習單詞時也能對隱藏在背后的文化有進一步了解。
四、任務教學法
學生在了解詞匯的讀音和詞義后,自如運用是檢驗學生能否真正掌握詞匯的標準,也是學習詞匯的最終目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任務,如問題回答與討論、情景對話和復述故事等形式,讓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提高其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和所學詞匯的運用能力。譬如,在教學中,當學生完成一篇短文的學習后,我會給學生安排一個任務:故事接龍。將整個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根據短文內容,教師給出關鍵詞匯和短語,或者是相關的幾幅圖,以where, what,when,how, who為基本五要素,要求每個小組成員用所學過的詞匯連詞成句,進行故事接龍。教師以詞匯運用的流利準確性、故事的豐富性、連貫性和有趣性為評判標準,選出最好的小組,并將最終成績計入平時分。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互助中掌握英語詞匯。但是,在任務型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教師的把控能力至關重要。在任務完成時,它要求教師要隨時關注每組成員的任務完成進程,對于完成任務有困難的組員或小組,給予適當的指導。而當任務完成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完成情況給予評價和總結。對于沒有能力完成任務的學生,要求其組員在課后對其進行輔導,以待下節課再完成任務。如此,成績好的學生能及時學以致用,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能逐漸迎頭趕上。
五、結束語
總之,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舉足輕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詞匯學習能力、觀察力,提高詞匯掌握能力,以幫助其在英語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Wilkins,D.A.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74:118.
[2]李桂蘭.前景基礎英語綜合教程1.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12).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