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民
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xiàn)代技術的運用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改革的重要契機,為我們的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與形象性,有效地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強大優(yōu)勢已經(jīng)得到了廣大教師的普遍認可。但它并不是完美的,還存在許多不足,但同時也正是這種不完美留給了我們更多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空間,從而使得我們的教學更加有趣,更加有效。筆者現(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以及存在的不足淺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與心理認可,是一種選擇性態(tài)度和積極的情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愛因斯坦提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展開主動學習的推動力量。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枯燥無味,無法激起初中生強烈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展開主動探究,學生只是消極地接收。而采用多媒體教學改變了以往枯燥單一的信息呈現(xiàn)方式,以圖文聲像來傳遞教學信息,將那些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寓于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中。這樣的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能夠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激起學生內心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動機。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學習《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這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歌曲《走進新時代》,鮮活的畫面、真實的場景、動聽的音樂,帶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來參與教學,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許多學生開始小聲地進行吟唱。這樣來導入新課,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學習熱情更高,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大課堂教學容量
多媒體輔助下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不需要教師再進行大量的板書,在學習新課時,將整個教學活動形成電子版,存儲于電腦中。這樣教師在課上只要進行相應的操作,就可以將教學內容直觀而形象地呈現(xiàn)于大屏幕上,從而大大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節(jié)約教學時間,從而增大課堂教學密度,擴大課堂教學容量。如在傳統(tǒng)的習題教學中教師需要在黑板上進行大量的板書,引導學生展開訓練,浪費時間與精力,而且還有可能因書寫不清而造成誤讀、誤解。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也不用再費時費力將習題板書于黑板上,可以從題材庫中直接調取相關的習題,而且可以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展開及時訓練與及時講解,這樣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無疑會擴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如果只是機械地按照教材進行講解,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只能是機械地記憶理論準則,而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素材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素材,拓寬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與分析信息的能力,更加利于學生展開創(chuàng)造性學習,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例如,在學習《遠離違法與犯罪》這一內容時,我首先向學生指出這堂課的主題是違法與犯罪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利用多媒體來向學生播放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與思考,并讓學生舉出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案例,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與討論,這樣學生便可以順利掌握違法的特征、犯罪的特征以及違法行為如何演變?yōu)榉缸镄袨椤?/p>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不足
(一)削弱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作用
在教學中許多教師與學生淪為多媒體的奴隸,教師只是機械地操作課件,學生被動欣賞,整個教學以多媒體為中心,機械運行,這與傳統(tǒng)教學的灌輸式教學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不管運用何種教學手段,它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并非教學的中心與全部,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中心地位,是學習的主人,實現(xiàn)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這是新課改的核心。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也要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地位,要以多媒體為平臺,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互動探究,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人。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計算機的駕馭能力與對課堂的掌控能力,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為師生共同參與提供互動平臺,展開互動探究。一方面,教師要成為組織者。教師在設計課件時就要以學生為中心,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來考慮具體的教學活動,使得課件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學情,能夠為學生的主體參與提供機會、預留空間,讓學生能夠展開一系列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活動。另一方面,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在具體的教學中不能只是機械地操作課件,而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生自主探究中為學生提供指導與幫助,引領學生完成探究。更為重要的是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當出現(xiàn)預想之外的突發(fā)情況時,不可輕易否定,將學生的思維強行拉到預設的課件上來,而是要利用這些動態(tài)資源,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合理調整,對課件進行當堂創(chuàng)作,尋找認知活動的新起點,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弱化思想品德課學科特征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可以說生活是其生存的沃土、發(fā)展的土壤。將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走進生活,走向社會這是思想品德課學科特征所決定的。雖然多媒體可以突破教學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將大千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類資源“搬”進課堂,但是這對于學生來說畢竟是間接的,它并不能代替學生的親身體驗與感悟。因此,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提供豐富的教學信息,激發(fā)學生興趣,加強學生理解,還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校園,走進生活,走向社會,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進行感悟與體驗,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產(chǎn)生更深刻的理解,才能讓學生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更好地指導生活行為與實踐活動,促進知識的內化,使其成為自身的自覺行為。
總之,我們要正確認識多媒體,要認清其優(yōu)勢與不足,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挑戰(zhàn),勤于實踐、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總結,將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多媒體輔助教學與思想品德課的最佳結合方式,讓多媒體輔助下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更具活力,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讓學生真正理解,真正為我所用,這才是我們所不斷追求的目標。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