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穎
目前,高中藝術班的教學與管理中,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存在著專業(yè)課與文化課顧此失彼,文化成績受到學習基礎較差、方法不當等原因的制約,達不到高考的要求,導致許多考生難以升入理想的大學。藝術教育者要讓學生成為直接的受益者,教師的教學要更符合學生的需要,以增強教與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讓學校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一、初步理清特色高中藝術學生文化課發(fā)展滯后的原因
通過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我總結了藝術生文化課發(fā)展滯后的原因是由主客觀原因導致的。
(一)主觀原因
1.在學習基礎上:藝術特長生在藝術方面具有一般普通高中學生所不具有的特長,如聲樂、器樂、舞蹈、繪畫等,但在錄入高中時的文化課總分與同屆文化班的總分低40—50分左右,這就顯示了藝術班在文化基礎知識方面的成績存在著明顯的先天不足。
2.在學習上:部分藝術生在學習上存在著如學習無計劃或無法堅持而導致學習無序、課前無預習、課聽講易走神,聽課抓不住中心,不會做筆記,沒有復習、總結,學習需要督促,主動性不強等問題。
3.在心理方面:耐挫力低,對學習缺乏信心,面對困難回避、退縮,很難接受教師或他人的批評,改正自己的錯誤和毛病,少數學生產生學習焦慮,學業(yè)成績不如意,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情緒,缺乏自信。
(二)社會原因
近幾年高考對藝術生的文化成績要求偏低。學生家長、學生錯誤地認為將來考藝術類高等院校,只要專業(yè)成績好,不一定要有過硬的文化課成績,花那么多力氣不值得等等。
總之,這兩個原因不僅導致現在的藝術生的文化課成績上不去,對藝術的追求也是毫無目的,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引領和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學生呢?
二、構建了藝術類特色高中專業(yè)課與文化課相互滲透的有效策略
為了提高藝術生素質,必須要認真考慮文化課和專業(yè)課相結合辦學思路。
1.將文化課的教學內涵滲透到專業(yè)課的教學中,以文化課程促專業(yè)課程。把藝術作品放在一定的人文背景中理解;在演唱一首作品時,要先把它的故事背景了解透徹,這樣才能演唱好作品。
2.將專業(yè)課的藝術形式借用到文化課的教學中,以專業(yè)課程促文化課程。充分利用文化課課堂教學這個載體,挖掘學科美育因素,激活課堂教學。藝術是以節(jié)奏、旋律,聲音等來刻畫形象,表達思想、反映生活,要搞藝術,就必須懂得生活,解讀人生,僅憑對現實生活的親身感受是不夠的,必須讀書學習,從書本中深化這種認知的感受,才能對藝術形式作深層思考
三、提升了學校對專業(yè)課與文化課兩類課程的教學管理
明確專業(yè)課教學原則,即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課內外結合原則、欣賞表演原則,從而改革專業(yè)課授課方法,實行了一對一授課制度、分層分組授課制度,優(yōu)幫差授課制度,建立藝術生個人專業(yè)檔案等措施。
總之,藝術生的教育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某種技能和本領,而是要使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智能素質、道德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和交往素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而藝術生文化低蘊不足,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品行不端等現實值得重視,怎樣在培養(yǎng)藝術生專業(yè)課與文化課協(xié)調發(fā)展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有效地解決此類矛盾,這將是一個長期的課題。
參與文獻:
1.廖乃雄.《音樂教學法》.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張飛龍.《音樂研究與教學探論》.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