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滿紅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重要的研究手段與學習方法。新課改非常關注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實驗技能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忽視實驗教學,以講實驗、畫實驗、背實驗來代替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的做法,重視實驗教學,以實驗為契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延伸學生認知空間,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與技能,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真正實現新課改所倡導的有效教學。筆者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淺談如下幾點見解:
一、實驗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在此環節中能否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與動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上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達成。優化導入環節,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物理教學中如果只是枯燥地進行知識的講解,教學無味,很難激起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學習的激情。而實驗具有很強的可視性、操作性,有著鮮明而神奇的實驗現象,這對于正處于認知初級階段、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初中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使學生更加專注于新知的探究,從而使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熱情與積極的學習行為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例如,在學習大氣壓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以這樣的演示實驗來導入新知的學習:教師將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放入滴入了紅墨水的水杯中,然后在玻璃管的上端吸氣,學生發現摻有紅墨水的水被吸了上來,充滿玻璃管。此時教師用手指堵住玻璃管上端口,并將其提出水杯。之前學生紛紛猜測玻璃管中的水會流出,但實驗讓學生目瞪口呆,水并沒有流出來。教師再將堵住上端的手指移開,水很快就流出來。
如此鮮明的實驗現象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認真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主動思考,這樣自然就導入了新知的學習。
二、探索實驗,誘發學生探究動機,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我們要在搞好演示實驗的基礎上,設計更多的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所學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驗來展開主動探究,通過學生的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操作實驗、觀察與分析,來獲取感性認知,并從中發現規律,探索本質,達到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培養能力的教學目標。
現行教材非常重視探索性實驗,我們要研究教材,除了要做好教材上的探索性實驗之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來設計更多的探索性實驗,誘發學生探究動機,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提高學生實驗技能,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物理。
例如,讓學生進行電流跟電壓、電阻關系的探索性實驗等等。這樣的實驗為學生提供了更好地展現自我的舞臺,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實驗的主人。當然在學生進行探索性實驗時,教師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而是要做好指導工作,要與學生一起參與到實驗的探究中來,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與誘導。幫助學生掃清實驗中的種種障礙,使學生在教師的相機誘導下展開獨立而自主的實驗探究。學生實驗完畢,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做好總結與歸納,讓學生總結成功與失敗。
三、課外實驗,延伸學生認知空間,提升學生學習動力
正所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課堂實驗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要在搞好課堂實驗的基礎上向課外延伸,開展豐富的課外實驗,讓學生將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與方法充分地運用于課外實驗中,為學生開辟寬廣的展現舞臺。讓學生在課外實驗中感受物理知識與生產生活的關系,感受物理知識的實用性,實現學與用的結合,提升學生學習動力,讓學生真正愛上物理實驗,愛上物理學習,學會運用。
例如,教師可讓學生運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來自制實驗裝置,改善教材上的實驗等等,并集中時間讓學生對實驗展開充分的交流。這樣的交流既可以加強學生間的聯系,利于學生間情感的溝通、學習方法的交流,更為重要的是為學生的自我展現提供了機會、創造了舞臺,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挖掘,個性得以展現,這正是增強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實驗技能的重要途徑。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實驗競技活動,從實驗過程的完整性、獨創性等多方面來進行評價,從而實現對學生實驗全過程的客觀反映與評價,更能讓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享受成功的喜悅,明確今后學習的方向,更加利于學生能力與素養的全面提高。
四、虛擬實驗,開闊學生知識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除了要做好教師與學生的親自實驗,讓學生有更多走進實驗室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驗中探索深奧的物理世界,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此外,我們還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建立網絡虛擬實驗室,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建設與操作中來,虛擬現實條件下無法完成或存在安全隱患的實驗。這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更多的實驗操作,對于開闊學生物理視野,豐富學生物理見聞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于提高學生信息素養、提高學生實驗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以此來彌補教學的不足,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學習,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總之,在新課改下我們要重視實驗教學,讓學生有更多親自操作的機會,用實驗架起通往物理世界的橋梁,讓學生真正成為物理實驗的主人,真正實現物理有效教學。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