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華
高中歷史課堂中的討論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能使學生的思維獲得發展,對問題的看法更加深入。在進行課堂討論中,學生能暢所欲言,不再畏懼教師,而是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朋友,把對問題的看法能流利地表達出來。通過進行課堂討論,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更融洽。在討論中,學生互相分享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能使思維變得更積極、考慮問題更迅速。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還要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和意識,使他們能對所學知識進行質疑,從而提高對知識的理解。
一、精心命題是保證課堂討論質量的關鍵
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時,要考慮到給出問題是否有思考的價值,是否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在進行命題時,教師不是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命題,而是要緊扣教材要求和教學目標,提出具有思考和討論價值的命題。命題要把當今社會的熱點和歷史中的重大事件進行結合命題,通過借鑒歷史來對社會現狀談出自己的看法。
在進行命題時,教師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我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注意命題的綜合性。如“19世紀后半期和20世紀初,西方國家的資產階級已走向反動,而東方國家的資產階級卻表現出極大的革命性,試結合史實分別指出這種反動性與革命性的表現,并分析其原因。”通過這個命題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知識形成一個系統,通過系統地組織學習內容,把具有相同點和不同點的問題結合思考,使學生的知識能更系統化。
2.加強命題知識的橫向聯系,即學科聯系。歷史不是孤立的學科,它和其他學科都有聯系,在進行命題時,可以通過結合各個學科之間的密切聯系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使他們不僅能從縱向提高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還能從橫向來增加對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提高了他們對歷史的認識,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儲備,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通過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和現實事件相聯系,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運用能力,使他們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不再局限于定式思維,創新性思維獲得了發展。
二、師生雙方的充分準備是搞好課堂討論的前提
在進行課堂討論之前,教師和學生都要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教師要對制定的命題進行反思,考慮命題能否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否提高他們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是否具備討論的價值。學生在進行課堂討論前教師要讓學生閱讀有關的材料,增加他們的知識量,使他們在進行分析討論時有所依據。在進行討論時,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得出命題的答案,讓小組的代表陳述出來,最后教師進行命題討論的總結。
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搞好課堂討論的核心問題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進行課堂討論時,教師要讓學生沒有壓力地進行討論,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在學生對問題的討論中出現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教師要隨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他們能正確地沿著討論的方向進行。在課堂討論時教師要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總結,對討論過程中積極發言的學生進行表揚,對比較內向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在以后的討論中大膽地開口。教師要善于總結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看法,并在最后的總結過程中由這些錯誤看法來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探究,思索為什么會這么想。如在討論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時,有學生將我國目前的經濟困難與美國當年的經濟危機等同起來,認為要照搬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對此,我首先引導學生回憶資本主義的發展史,著力揭露美國無法解決的內在矛盾,認清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所決定的。接著,我在實事求是地介紹我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困難之后,啟發學生暢談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目前的經濟困難只不過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過程中的陣痛,是局部的、暫時的,與美國當時的經濟危機呈現的“大蕭條”“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從而正確理解黨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倡導有中國特色的“羅斯福”措施,不失為借鑒國際經濟發展歷史經驗的明智之舉,這對克服暫時的經濟困難,確保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很有積極意義。
開展課堂討論,收到了如下效果。
1.學生體會到了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的樂趣。通過課堂討論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使他們都積極思考,想成為小組中第一個想出問題答案的人,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2.在進行課堂討論中,由于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都不甘心落在人后,就會使他們更認真細心地進行問題的分析、思索,同時能激發學生把自己的答案用更完善的語言表達出來,提高了他們對知識的總結能力。
3.提高了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思考,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進行聯系,使他們能更深刻地理解歷史知識。在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時,學生會不斷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使自己能有條理地、系統地說出對問題的看法。
4.在學生進行討論時,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運轉,同時由于在討論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意見,會激發學生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正確而進行深入思考和總結,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掌握和深入理解。
總之,教師對課堂討論的環節設置要掌握一定技巧,提出有效的命題來讓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掌控討論的方向和速度,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提升。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