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獲得知識、獲取方法。”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動起來呢?我通過班級實施的小組合作學習,談談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愿與廣大同仁共同探討。
我所教班級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已近一年,看到每個小組成員都踴躍發言的情景,我覺得自己在過去的時間里,有些觀念和方法的確有些陳舊。新課標提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力求每一節課都能講得通俗易懂,特別是教學難點,我會想方設法化難為易,使學生能夠理解,可是每次看到學生的作業時,我就很不開心,應該做對的題目,學生卻錯了很多,到底原因出在哪兒呢?后來,我注意觀察部分有潛力的學生,發現他們上課不夠積極,總是開小差。有時候我提出一些簡單問題讓他們回答時,他們竟回答不出來,但聽了其他學生回答后,再出一個類似的題目,他們便脫口而出……
原因找到了——學生在課堂上沒認真聽講。以往,我的提問通常是以后進生為對象,有一定深度的問題以優秀生為主,這樣處于中間的學生基本沒有太多的發言機會。現在反思一下,中等生就是這樣產生的,他們課堂上不積極、也不消極,正是因為他們的不積極參與,使他們沒有成為一名優秀生,這樣的學生潛力很大,完會有能力成為一個優秀生,關鍵是教師要調動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后進生來說,課堂上,雖然教師把很多發言的機會給了他們,他們獲得了進步,但進步不大,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我認為教師給再多的發言機會,如果他們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而是被動地聽教師的指揮,再加上他們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其他學生差一點,所以后進生的進步并不大。在班上,我也看到了幾個學生從開學到現在,一直在進步,比如,學生甲,開學初分班成績不及格,為了能讓他盡快趕上大部隊,我平時沒事就把他的作業本拿出來找他訂正,我是一個不吝嗇表揚的人,對于他的一個稍好一點的回答,我都會給予肯定和表揚,他也很開心,很喜歡我的單獨指導,漸漸地他特別喜歡上數學課。同時我還給他配了一位小老師,讓他平時有不懂的多問問小老師,經過半學期的努力,他的成績已經排到了班級的中游水平,而且還有上升的趨勢。這個事實告訴我,學生不是學不會,而是沒有學,沒有認真學,綜觀全班,像學生甲這樣的還真不少,我該怎么變學生的被動、消極學習為主動、積極學習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進行科學分組。科學分組是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勝利開展的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中成員的搭配應在尊重學生自愿前提下,再根據學生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別、性格、興趣愛好、心理素質和經驗背景等進行綜合評價,適當運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適當調整。組建好的合作學習小組應力求平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小組一般以4、5人為宜,保證優勢互補和每個人都有充分發表見解的時間。
2.課堂上要少講、精講。教師應組織學生多討論、多交流,學生能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去解決。現在我的課堂上,幾乎所有的問題,我都交給六個學習組長,由他們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時為了能讓小組里面的每一位成員都能積極參與,我還給學習組長一個“課堂回答情況記載表”,在周五的班會課堂上對此進行統計和表揚。這樣當一個問題出來時,每個組員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到其中,而且回答不再是一個人,而是6個小組的6個人,同時其他成員擔心在全班交流時小組可能得不到滿分,一個成員回答時,組內會有很多學生補充自己的一些觀點。
3.少批評,多鼓勵。教師要善于及時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并給予合適的評價。在我的課堂上,凡是學生回答基本正確的,我就給其所在小組加1分。回答比較好的學生則加2分,如果回答得非常好,回答后無須任何補充或是學生主動給予掌聲的一律加3分,對于小組的后進生,只要答對要點就給2分。這樣,通過小組合作后的全班交流每一位回答者都能得到分,有時還能得到高分,學生都有信心回答。
4.作業要少而精。很多學生在對任課教師的意見中都有這樣一條:作業布置少一點。這就說明學生反對教師布置大量的作業。教師何不利用集體備課時,研討那些經常容易出錯的題目,一些比較典型的題目,一些創新的題目,讓學生去練習,并做到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訂。這樣既可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生又不會覺得作業多,這樣學生會更喜歡學習。
5.有效地組織好小組競賽。讓小組之間有競爭、有動力,小組成員有想法、有活力。在我的班級里,我每天都要求語、數、英教師課堂上要記分,每周五的班會課上進行匯總,積分高的組有獎勵,教師對于每個小組里的積極分子也要給予肯定和表揚,不積極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肯定,要讓每一個小組,每一個組員都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
6.培養學生的傾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當一個學生發言時,其他學生并沒有認真聽,而是一味地舉手,不住地喊:“老師,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課桌碰得咚咚響,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這樣就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時,我著力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
現在我所執教的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很快樂、很積極、有信心。每個小組就像一個家,很團結,很溫馨,學生組內交流時暢所欲言,班級交流時信心十足,我很開心,因為學生都喜歡上了數學課。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