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素質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把現代化的先進設備引入到教學中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一種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讓學生的歷史素質能獲得較大的進步,就需要把計算機技術引入到歷史課堂中,使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輔助教學的進行。
一、現代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
傳統的教學模式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都被摒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現代先進技術輔助教學的新型教學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成為了教師在地理課堂上提高學生興趣的首要選擇。現在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只要求學生取得好成績的做法和觀念都已經不適合社會的發展,教師需要用先進的教學觀念武裝自己,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來教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先進的科技技術逐步滲透到了學校的教學中。由于計算機能通過制作課件把歷史上的事件、歷史上人物的面貌播放出來,學生通過這種科技輔助工具對歷史的感受不再是死板的文字知識,而是生動形象的具體事件,對歷史事件理解得更加深刻,對人物的解讀更加準確。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制作出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通過播放歷史課件,使歷史事件按照發生事件能系統地播放出來,還能按照橫向發展的趨勢來分析歷史事件。通過不同時間、不同地域間發生的事都能在短短的時間內通過計算機輔助課件觀看到,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接觸到更多的內容,對歷史事件的發生背景了解得更清楚。
二、發揮媒體優勢,培養思維素質
1.利用直觀性,激發興趣、增強感染。學生在學習時,首先要對他們進行外部刺激,才能使他們對刺激的事物產生興趣,從而對這些事物進行深入分析,在不斷了解的同時,學生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厚,這種興趣的作用是十分強大的,它激勵著學生更好地進行歷史知識的研究和探索。所以,教師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不僅要對教學目標有清晰的研究,還要對所教班級的學生進行深入分析,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況,根據學生的興趣發展選擇合適的多媒體課件來對學生進行直觀刺激。學生通過對歷史事件的深入了解,在多媒體聲像結合畫面中獲得了更豐富的知識。在多媒體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時,能拉近學生與歷史學科的距離,使學生摒棄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與現在的生活沒有關系的錯誤觀點。
在對學生進行興趣的激發時,我制作了一些和解放戰爭有關的課件,在這個課件中包含了一些抗戰歌曲、抗戰畫面等。通過播放“強渡淮河”“攻占錦州”“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等圖片,使抗日戰爭時期的情境清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歷史長河中戰爭的發展情況。在觀看課件時,配以《英雄贊歌》的音樂,使學生對民族和國家感到深深的熱愛,對人民解放軍充滿了敬佩之情。利用直觀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在感官上對歷史有了深刻的體會,使他們對歷史背景下發生的事件有了更深的體會。在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使學生對問題的分析面更廣,分析得更深入。
2.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性,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學生的智力和學習水平不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也有區別。例如,有的學生對歷史發生的年代記憶深刻,有的學生對歷史發生的事件和背景有深入的了解,能談出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差異,選擇適合各個水平階段學生的方式,使他們都能通過對歷史深入了解來提高自己的能力。科學的分層教學能使學生在不同的水平和階段分析不同的內容,同樣都獲得提高。
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和學生要多進行互動。把先進的科技引入到歷史教學中,不僅僅是讓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而是讓他們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對歷史的發展過程有自己的理解,提高對歷史知識的領會能力。在使用多媒體的歷史課堂,教師不能只是操作多媒體課件,而是要在操作的過程中和學生達成良好的互動,使學生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歷史知識,教師能根據學生的情況對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進行改進。
3.利用動態性,啟迪思維、培養能力。學生的認知過程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由現象到本質、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這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探求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能使歷史畫面再現的功能來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歷史思維,促使他們對歷史問題進行系統分析。
多媒體技術所擁有的獨特動畫效果,如動畫模擬、錄像抓幀、背景擬音、圖文串聯、問題顯示等方式皆能結合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通過畫面展示、切換、停頓、閃爍、組合、重復等步驟,達到以往教學所難以達到的效果,鍛煉學生的思維素質、培養思維能力。
“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之一在于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正確”,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難點。對于這一知識點的突破我以“人民解放軍為什么首戰東北?”為切入口。在多媒體技術上我如下設計:(1)電腦顯示“戰略反攻后的解放區”。(學生一目了然敵人已陷于人民解放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并且敵人的主要兵力集中在東北、華北、華東地區)(2)如果首戰華北,電腦虛擬演示“華北解放軍將受到來自華北、東北敵軍的兩面夾擊”。(3)如果首戰華東,電腦虛擬演示“東北敵軍撤退,實行戰略收縮,增加戰場壓力、作戰難度”。(4)如果首戰東北,電腦顯示“封鎖敵軍退路、形成甕中捉鱉的形勢”。在電腦動畫演示的同時伴有背景擬音、字幕滾動的效果。學生從多媒體的動態中得出“首戰東北體現了黨中央決策的英明”的結論。實踐證明這一設計起到了啟迪思維、發展能力的作用。
總之,利用計算機輔助歷史教學,可以讓學生觀看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來體會事件發生的真實情況,使過去發生的事情能再現到學生眼前。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不僅能讓學生觀看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還要有讓學生參與到其中的環節。通過讓學生對事件進行講述、分析,使他們能從其中發現問題并能利用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歷史思維能力,具備歷史分析能力。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