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欣
傳統的歷史教學是以教材為本,大多數歷史教師也認為只有吃透教材,教好教材,學生學好教材,牢記了知識點就能達到教學目標,考出好成績。所以長期以來,歷史教學過程被很多人認為是一種死板、教條、簡單、無技術含量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傾向于死記硬背、條框記憶等方式。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育實踐活動凸顯了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這對傳統的教學思維提出了新的挑戰。轉變教學思維是歷史教學實踐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只要教學思維轉變了,才能徹底改變歷史教學現狀,邁入新的教學時代。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符合新課標要求,這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還能提升學生以發展的眼光分析歷史與現實的能力,做到以史為鑒,學習前人的智慧,使其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高素質人才。如何改變歷史教學目前的窘境,如何讓學生更輕松愉快地學習歷史知識,如何讓教師更透徹、生動地發揮,完成教學目標,正成為廣大歷史教師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標。本篇論文從轉變歷史教學思維理念、細化教學目標、優化課堂結構培養學生能力三個方面闡述如何轉變歷史教學思維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轉變歷史教學思維理念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極其重要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滲透于每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教學中也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教師習慣于“一言堂”,讓學生機械地背時間點,背歷史人物,背歷史大事件及其重大意義,這些死記硬背的方式,極容易把學生引入一個條框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失去認知歷史樂趣的機會,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抵觸心理和逆反心理,這對我們教學目標的完成是極其不利的。
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把教學活動由單項輸入變為雙向互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看歷史教學,采用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方法,一切圍繞怎樣學,怎樣學好這個中心展開教學,我認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創設逼真的歷史場景,為師生合作探究提供條件,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習質量。
二、細化教學目標,分層教學
在各個學科的教材設計中,每一節課的出現都有其必須出現的原因和理由,而這個原因及理由就是我們教師所必須準確掌握的教學目標。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明確教學方向。
教師可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理解能力、知識基礎等個體差異,制定分層目標,將教學目標細化,將每一個知識點、每一種學習方法、每一種學習態度和學習價值滲透到具體的課堂中,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在目標設計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數目不要過多,3-4個為宜,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又不會過分加重學生負擔使其產生抵觸心理。
2.教授內容的過程中,不僅包括課本知識,還應適當增加技能提升、情感態度以及人生價值取向的培養和引導,教師的職業是光榮的,正是因為他教授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教授學生做人的態度和方法,所以這些內容的增加也會對教學效果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
3.明確知識的輕重性,對于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師一定要著重講解,可以加入適當的游戲和競賽等方式提高學生興趣,對于次重要內容可以要求學生只要做到熟悉就好,對于不重要的內容可以作為了解部分介紹。
三、優化課堂結構,培養學生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歷史教師雙手撐住講臺低頭盯著課本,嘴里不停地吐出一連串的歷史事件、時間等內容,課堂內學生大多數昏昏欲睡,毫無課堂生機活力而言。
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我們必須要優化課堂結構。教學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我們必須充分調動課堂主體的積極性,真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讓學生成為主導,教師加以引導即可。
我們可以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例如,課前學生可以以組為單位,搜集與當堂課內容相關的歷史背景、人物等資料,課上以小品、游戲、辯論等實踐活動的方式進行展示,學生各抒己見、百家爭鳴,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更好地發散學生的思維,在合作學習中,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配合,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提升了協作能力、交往能力、、思考能力。這樣得來的認知效果要比教師強硬灌輸好得多。
優化課堂結構,是改變教學思維模式、提高學生能力以及高效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
總之,轉變歷史教學思維,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事情,這需要我們所有歷史教學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創新、交流討論和相互借鑒。作為一個戰斗在教學一線的歷史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歷史、記住歷史,而是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歷史,讓歷史真正發揮其鏡子的作用,讓我們的學生能真正地從歷史中學到一些對人生有用的東西。所謂以史為鑒能夠明得失,我們的目標就是在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以歷史為指導,充分提取前人智慧的精華,不斷充實自己的思想,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轉變思想是現階段我們歷史教學高效率的基礎,提高學生能力是我們歷史教學的升華。只有真正做到這兩點,我們才能不辱使命,成為一名優秀的歷史教師。歷史上的每一次進步和飛躍,都需要付出艱苦的能力和勇敢的嘗試,在歷史教學中,我們要發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敗的頑強精神,為了我們歷史教學燦爛的明天而不斷努力。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