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聰
摘要:語言文字,是智慧的靈魂;語文水平高,口吐蓮花,妙語連珠,人脈成串;執筆從容,臨紙揮毫,文章錦繡。本文從教學方法要先進合理開始談起,論述了多贊美少批評的意義,解讀了書寫速度與閱讀速度的關系,最后以提問、思考促進思維發展結尾。
關鍵詞:教學睿智 語文課堂 教學方法 書寫速度 閱讀速度 思維發展
一、教學方法先進合理
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設計,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達到課堂高效之目的。同一個文本的課堂教學設計,就如同人的臉一樣,雖五官俱全,卻一個人一個樣,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性。同樣一堂課,受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個人閱歷等因素影響,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教學設計。
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是最好的呢?教會學生如何去閱讀文本的課堂是成功的語文課堂,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自學方法,鼓勵學生按照教師最初理解文本的方法提前預習課文,了解作品時代背景,形成自己的最初認識,留待課堂上占用大量時間去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并在班內展示預習成果,教師則趁此機會進行點撥提示,形成學生下一節課預習的目標。這樣就要求課堂上教師講得少了,但教師的每次提醒和點撥,都要對學習內容或有爭議的話題有一個知識的提升,做到干預而不干擾。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和教師學習的過程一樣,有閱讀的經歷,有解疑的過程,有與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只有讓學生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才能達到課堂高效之目的。
二、多贊美少批評
在平時的工作中,總會聽到一些教師抱怨著現在的學生難教。“說了N遍了,都沒有用,還是要犯老毛病。”“在我眼皮底下還行,稍一轉頭,又不行了。”的確,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總會碰到這樣一些難教的學生,甚至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細想下來,這也是必然的,因為一直以來,我們對學生采用的教育方法更多的是“說教”“看管”,這些都是外界強加于學生的,根本無法觸及學生的內心,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三、領悟書寫速度與閱讀速度的關系
語文學習,寫字不可缺少。一節課上,對于每一個字都能做到精細指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精心選擇一些典型的、易錯的字來指導書寫,使學生能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另外,選擇合適的硬筆楷書字帖,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臨摹,也很重要。但是對于初入學的學生,在一定的寫字基礎上,一定要幫助他們養成“看好再寫”的習慣,“看”主要是指認真觀察漢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的變化,分析筆順規則,達到“意在筆先”,做到“觀察仔細認真,書寫一氣呵成”。書寫速度與閱讀速度也是密切相關的,二者相輔相成,書寫速度提高了,閱讀速度上升,理解能力隨之增加。
四、提問、思考促進思維發展
課堂上隨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例如,講《最美好的禮物》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開始把課題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分析題目:題目交待課文寫的是一個關于什么的故事?學生會很快找到答案:禮物。之后繼續讓學生思考:在生活中你收到的最美好的禮物是什么?(生交流)課文里寫的最美好的禮物和大家的一樣嗎?它指的是什么?有哪些人收到了最美好的禮物了?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真是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要講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挖掘學生的潛力,引發學生的興趣,教學方法靈活多變,發揮教學睿智,讓語文課堂生機勃勃。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