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意大利著名的吉他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馬特奧·卡爾卡西創作的古典吉他教程,當今世界每一位吉它演奏家都演奏過它,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是卡爾卡西古典吉他教程最重要的骨干,是開啟古典吉他演奏的試金石,能否學習古典吉他演奏,甚至今后一段時間的學習質量,就看二十二首分解和弦練習的教學效果。多年的吉他教學實踐,感受到了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所產生的影響,成為了學生能否繼續學習還是終止學習的分水嶺。這麼重要和神奇的作品,通過怎樣的分析方法才能使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展示其作曲技術、技巧,為下一步更好地理解二十二首分解和弦吉他作品,這就是筆者本文論述的主要目的。
關鍵詞:卡爾卡西;二十二首分解和弦;教學方法;產生的影響
吉他是世界上演奏人數最多、最受人們歡迎的樂器之一,被譽為“樂器皇后”,古典吉他的歷史比小提琴、鋼琴還要悠久。古典吉他是一種彈撥樂器。但絕不是一般的彈撥樂器。能奏出多變的音色、豐富的和弦、復雜的聲部以及跨世紀、跨民族的音樂表現能力,無論是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派、近代派、現代派的音樂,古典吉他都能夠詮釋自如。古典吉他可以獨奏、重奏、合奏以及協奏。科學規范、嚴謹細致的古典吉他作品呼之欲出,吉他界迎來了卡爾卡西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
一、卡爾卡西
馬特奧·卡爾卡西(1792~1853)意大利著名吉他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生于佛羅倫薩,自幼學習吉他,十八歲顯露頭角,被譽為名家。1820—1822年在巴黎。后來往返于巴黎與倫敦之間,并多次訪問德國。1836年曾一度回國。后又到英國各地演出。最后定居在當時的吉他文化中心巴黎,1853年1月16日在當地去世。卡爾卡西著有小奏鳴曲、變奏曲、隨想曲、回旋曲、嬉游曲等各種吉他曲三百首以上。《卡爾卡西練習曲二十五首》(作品60)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他一生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作品59號的《卡爾卡西古典吉他教程》。其中,他安排了一套經典的進階模式,以及大量針對練習科目的優美小品。在隨后的一百多年中,他的這本教程一直在世界各地的吉他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836年出版,分為三個分冊,1896年發表增補版。經過增補的中譯本由人民音樂出版社于1986年1月出版。
二、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
卡爾卡西的二十二首分解和弦練習是《卡爾卡西古典吉他教程》最重要的骨干。是學生能否繼續學習古典吉他的試金石。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是右手手指和左手換指的綜合,前十首中每兩首是比較關系,其中(1)、(2)、(3)、(4)、(5)、(6)、(7)、(8)、(9)、(10)、(11)、(12)、(13)、(14)、(16)、(17)、(18)、(19)、(20)是兩聲部作品,(15)是三聲部作品,(21)、(22)是四聲部作品。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都是兩小節反復后結束,反復的重要作用就是加強音樂記憶的能力,(1)、(2)、(5)、(6)、(7)、(8)、(15)、(16)、(17)、(18)是三連音節奏,(3)、(4)、(9)、(10)、(11)、(12)、(13)、(14)、(19)、(20)、(21)、(22)都是十六分音符節奏(結束小節除外),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是對速度有要求的,相對于左手指法,第一小節C大調主和弦分解、第二小節屬七和弦分解((13)、(18))屬七第一轉位分解)、主和弦結束,(13)拇指圓滑線演奏、(18)拇指分解和弦是難點。(15)、(16)、(17)、(18)、(19)是雙音演奏,(15)是一種雙音演奏方法,(16)、(17)、(18)、(19)是另一種雙音演奏方法。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是學生向演奏吉他作品過渡非常平穩的作品,也是對前期古典吉他基礎(演奏姿勢、左手指按弦、右手指撥弦)的挑戰和檢驗,對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都應該有一個清醒的思想認識和思想準備,只有通過重視和強調,提高認識并有效解決,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實現吉他作品科學規范、嚴謹細致、普及發展和穩步提高的目標。
三、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分析
縱觀卡爾卡西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主要六個方面:1、主和弦和屬和弦。2、左手換指。3、右手指。4、聲部層次分析(右手指力度控制)。5 、P指和i、m、a 同時撥弦。6、消音技術。作品的每一個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需要至少兩個方面的結合。
1、主和弦和屬和弦
首先閱讀樂譜,幫助學生歸納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的音樂結構規律和音樂材料的規律。(C大調,第一小節主和弦,第二小節屬七和弦,第三小節主和弦),左手按弦的手指,右手撥弦的指法,節奏規律等,學生對演奏的作品有了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2、左手換指分析
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第一小節五弦三品(3指)和二弦一品(1指),在演奏第二小節時,1指和3指按著先低音后高音(只限于分解和弦)的原則,向六弦和一弦品位不變擴展移動,就形成了第二小節屬七和弦的指法,在演奏第三小節主和弦時要3指和1指同時收縮移動(因為第三小節是和弦而不是分解和弦)。無論是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中的哪首,只要看到第一線上和下加二間上有音符就需要2指按弦。左手按弦常比喻為“通電和斷電”來形容左手按弦的干凈利落。也是右手撥弦快速靈活的保障。
3、右手指分析
快速練習最主要的兩個方面是:思想上做好快速的準備和p、i、m、a指之間的連接。對于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拇指的換弦速度關系到能否達到快速撥弦。任何的快必須來自于先前的慢,所以練習時,穩定扎實的慢速練習是必不可少的。p、i、m、a指要保持獨立性、手腕要保持松弛,觸、繃、離弦要牢記在心。
4、聲部層次分析
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主要是二聲部的主調音樂作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1)、(22)旋律在低音部,演奏時和聲織體伴奏聲部要演奏的清晰和襯托,低音旋律要堅定有力。(18)、(20)旋律在高聲部,m 指要用靠弦。(18)練習時,p指力度要均勻。(20)作品,p、i指力度要均勻。
5、p、i、m、a指分配
要借鑒p指和i指的同時撥弦。P指和i、m、a指的力量均等,同時撥弦(方向相反)。它需要:i、m、a指的力度也要均勻,發音集中,飽滿結實。i、m、a指一定要并攏,不論是p、i、m;p、m、a;p、i、a。并攏手指是演奏持續和弦(p、i、m、a指同時撥弦)的最關鍵的技術。
6、消音技術
古典吉他演奏技術中,極為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技術是消音技術。它分為兩類:直接消音和間接消音。這幾種情況需要消音:(1)樂曲全部結束時。(2)樂句告一段落時。(3)明顯的樂逗時。(4)有休止符時。(5)變換和弦時的低音部分。(6)空弦共振。(7)特殊情況和特殊奏法。因為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只涉及(1)這種情況,就是用右手掌下部肌肉最發達的部位來觸弦來完成消音。
四、產生的影響
通過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的解讀,已經掌握了古典吉他作品的基本要求,為進一步的分析理解奠定了很堅實的基礎和鋪墊,確定了正確的練習方法,清楚了“放松”和“用力”這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以及兩種放松的含義,滲透了音樂表現的基本含義。對作品也有了充分的自信和研究的能力,這是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通過講解和分析所產生的最重要的影響之一。
參考文獻:
①專著:
[1]卡爾卡西.《卡爾卡西古典吉他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
[2]葛德月.《朱工一鋼琴教學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
[3]陳志.《古典吉他技巧與表現》[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
[4]上海音樂出版社. 《吉他手冊》[C].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②期刊:
[1]溝淵浩五郎.《吉他之友》[J].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1.68-69.
[2]李質偉.《吉他之友》[J].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1.74-76.
作者簡介: 于龍(1966.10.28-),男,黑龍江省肇源縣人,作曲,講師,音樂學碩士,現就職于大慶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