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代墓志作為重要的出土文獻,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已經取得很大成績。但是由于墓志本身殘泐、研究者的知識結構限制等因素,墓志録文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必定會對準確釋讀墓志內容產生不良的影響,本文選取部分存在問題的録文進行補釋,以就教于方家讀者。
關鍵詞:唐代;墓志;校釋
1.
于君妻耶書墓志:“世子奉柩霄逝,泣血星行。”(《唐代墓志匯編續集》2)
按:“霄”字拓本作“”(《隋唐五代墓志匯編》陜西卷3/15),當為“宵”字之俗書,作“霄”于義無取。俗書“宀”旁、“雨”旁易訛混。“宵逝”一語,傳世文獻亦有用例,如潘岳《螢火賦》:“颎若飛焱之宵逝,彗似移星之云流。”陶潛《歸去來兮辭》:“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皆可資比勘。《全唐文補遺》録作“宵”(3/307),是也。
“奉柩霄逝,泣血星行”,是說志主之子孝順至極,驚聞母親去世的消息,扶柩連夜急行,趕回故鄉治理喪事。
2.
于君妻耶書墓志:“色既華而遽落,德惟茂而先哀。”(《全唐文補遺》3/307)
按:“哀”字,拓本作“”,當為“衰”字之俗體,可參該志“哀”與“衰”的寫法,絕不混同。“衰”字,《碑別字新編》引《魏三級浮屠頌》作“”,《敦煌俗字典》中“衰”或作“”,亦可以比勘。
“色既華而遽落,德惟茂而先衰”一句慨嘆志主正值風華之年卻不幸早亡,“落”、“衰”二字于文意密合。作“哀”者非是,《唐代墓志匯編續集》(3)正録作“衰”。
3.
崔君妻庫狄真相墓志:“一匡天下,驅馳締構之初;六合樞揆,爕理財成之際。”(《全唐文補遺》4/289)
按:“爕”字,拓本作“”,單就拓本字形而言,確為“爕”字,然“爕理”不辭。此字當為“燮”字,“燮理”,意為“協和治理”。“爕”字為“燮”字之或體。《漢語大字典》引《五音集韻·葉韻》:“爕,俗燮。”《可洪音義》 “燮”或作“”(749),是其例。《唐代墓志匯編》(2)正録作“燮”。
“一匡天下,驅馳締構之初;六合樞揆,爕理財成之際。”追述了志主之先祖對王朝有開創締造之功績,意在說明志主家族興盛、身世顯赫。
4.
蘇永安墓志:“式遏先道,儌巡禁兵。”(《全唐文補遺》3/308)
按:“儌”字,拓本作“”,當為“徼”字之俗書,“徼巡”,謂“巡查”,正合文意。俗書“亻”旁、“彳”旁相亂無別,如徐彪墓志“相與提衡”之“衡”作“”(《洛陽出土歷代墓志輯繩》88/9),王安墓志“其先太原漢司徒允之后”之“徒”作“”(《千唐志齋藏志》1/20/2),皆可以比勘。《新中國出土墓志》正録作“徼”。
5.
楊敏墓志:“太尉以清秀夷雅,戒此四知;太常以仁恕謙□,□茲三惑。”(《唐代墓志匯編》12)
按:“謙”后缺字,《洛陽出土歷代墓志輯繩》(72)所收拓本作“”,為“沖”字;“茲”前所缺之字,各拓本皆殘泐嚴重,《全唐文補遺》亦以“□”代之,未識。《洛陽出土歷代墓志輯繩》所收拓本此字左半較為清晰,當為“忄”旁,據文意,此字似為“慎”字。《說文解字》:“慎,謹也,從心、真聲。”聯系上文“戒此四知”之“戒”,《說文解字》:“戒,警也,從廾持戈以戒不虞”,《廣韻·怪韻》:“戒,慎也”。“戒”、“慎”二字同義對舉,文意密合。傳世文獻亦有相似用例。如《隋書·韋世康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即其例。《唐代墓志銘匯編附考》作“靜”(1/73),非是。
6.
楊敏墓志:“維君之生,獨茂□英,質標寒秀,文麗春榮。”(《唐代墓志匯編》12)
按:“茂”字下面所缺之字,《全唐文補遺》亦未識。此字拓本作“”(《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洛陽卷2/7),當為“翹”字。“翹英”,《漢語大詞典》釋義為“1、美麗的尾羽”、“2、香醇的茶葉”,于此均于義無取。季忠平《中古漢語語典詞研究》第七章第四節指出:“詞典編纂時要注意語典詞義的歷時演變。”《漢語大詞典》“翹英”條釋義未確,蓋源于此。“翹”字有“特出”之義。唐韋希顏《舉人坐地判對》:“舉善進賢,英翹是務。”是其例。此處“翹英”與“英翹”,詞義相近,據此可補《漢語大詞典》釋義,應為“優秀的人才,杰出的人才”之義。
此句是說志主學識甚高,“質標寒秀,文麗春榮”,超越了其他的翹楚和英豪。
7.
楊敏墓志:“小山叢蔚,雁池清泚,飛□陪軒,長筵置醴。”(《唐代墓志匯編》12)
按:“飛”下缺字,《全唐文補遺》亦未識,此字拓本作“”(《洛陽出土歷代墓志輯繩》72),當為“蓋”字。“飛蓋”,高高的車篷,借指車。陸機《挽歌詩》:“素驂佇轜軒,玄駟騖飛蓋。”《陳書·徐陵傳》:“高軒繼路,飛蓋相隨。”皆其例。
8.
楊敏墓志:“展効便煩,酬庸暉□,伐叛芒洛,糧漕攸司。”(《唐匯》12)
按:“暉”字后缺字,《全唐文補遺》亦未識,此字拓本作“”(《洛陽出土歷代墓志輯繩》72),當為“赫”字。梁春勝《楷書部件演變研究》指出:“借筆是古今文字中都存在的現象,亦是字形簡化的途徑之一。”唐宋行墓志“家風赫弈”之“赫”作“ ”,亦其例。“暉赫”一詞,《漢語大詞典》失收,為“光輝盛大,興盛顯耀”之義。傳世文獻亦有用例,釋道宣《續高僧傳》卷四:“相去約指二萬余里,每夜南望,見彼國中佛牙塔上寶珠光明,騰焰暉赫,見于天際。”是其例。
參考文獻:
[1] 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陳長安. 隋唐五代墓志匯編(陜西卷)[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3] 吳鋼.全唐文補遺(第三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4] 黃征.敦煌俗字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 吳鋼.全唐文補遺(第四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6] 毛漢光.唐代墓志銘匯編附考[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
作者簡介:張龍,河北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