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那樣,“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成了我們中學語文教師追求“高效課堂”與“生本”的座右銘。我們旨在讓學生帶著激情學習,并用語文素養來優化自己的理科頭腦,已達到“人”的教育目標。下面我結合我的語文教學實踐,談談高中理科班的語文高效課堂構建。
一、理科生的語文現狀診斷
我們知道,理科班學生很多容易在語文上感到吃力,大多數理科生對語文是談不上“熱愛的”。他們在數理化上思維很活躍,他們喜歡寫寫算算,他們陶醉于挑戰難題帶來的成就感。但提到閱讀,談到語文,這群數理化里的英雄卻往往落寞。
1、輕視語文
我的學生常常詼諧地說:“語文,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數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面對數理化高效率的回報,對于語文,他們投入不起。即使他的數理化已經很好了,而語文卻還從來沒有及過格,但在功利心的驅使下,他也樂意在數理化的題海中“沉醉不知歸路”。課堂上大家都在認真聽,做筆記也很認真,課后作業也會去做。然而,對于語文他們做到的就只是這些。問誰去看過筆記,誰去記過字詞,點頭的人不到百分之二十。他們認為學得再認真,分數也就那么多;不認真學,分數也低不到哪兒去。于是天天都選擇先放一放,直到考試臨近了,再搞突擊。
2、敷衍語文
如果是敷衍,就一定是缺乏熱情和主動意識。
面對高考的壓力、老師的壓力,面對語文“學也考那么多分,不學也考那么多分”的回報現狀,他們只是上課聽講,完成書面作業。記誦和復習對于他們來講,似乎并不是要完成的作業,除非老師要考查,否則他們有人甚至不去晃一眼。他們很少能體會到語文的趣味,當老師說起某首詩很美時,你甚至會有種“曲高和寡”的感覺。
3、害怕語文
面對150分的分值,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還是有相當的認識,但由于之前的底子薄和學習方法不當,加上語文的慢效回報,盡管他們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成績仍然不減提高。于是,他們開始茫然,再回想從初中開始的語文成績的辛酸史,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學習語文的細胞。
二、理科生的語文現狀探源
他們輕視語文,是因為比較其它學科,語文更需要堅持不懈,更考察綜合能力,更需要長時間的付出。
數理化的“低風險,高回報”,強化了理科生在語文學科上的功利心。鑒于語文“長療效,慢見效”的特點,很多理科生視主科語文為副科,不想學又不得不學。這種被動不僅無法保證語文學習的效率,就連課堂之外的作業效率及自主學習時間都沒法保障,這樣絕對學不好語文。
他們敷衍語文,是因為他們的這種質疑:反正考試考課外的,課堂上的學得再好也沒有作用。
他們害怕語文,是因為語文從來就是一道讓他們失去興趣和面子的傷口。
就這樣,沉淀了十幾年后,這群可憐的孩子對語文的情感就只剩下了恐懼和害。
三、替理科生向40分鐘要“收成”
1、幫助學生發掘“自我提高內驅力”
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因自己的勝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贏得相應地位的需要。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內部動機雖然非常重要,但是理科生學習語文的內部動機比較薄弱,所以適當激發學生自我提高的動機顯得非常必要,要試著變語文學習為學生的主體需要。
學習語文的內部動機比較薄弱的學生,基本上都有在這一學科上主動或是被動地“帶過帽子”,“不行”已經是語文學科上習以為常的暗示或回報了。對于這類孩子,我們要使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發現、挖掘他們在語文上的“閃光點”,即使是偶爾表現出的興趣,我們也要并倍加珍惜;即使是微弱的,我們也要悉心扶持,讓它發揚光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爭取進步的信心。
2、讓課堂靈動而風趣
有一個高效課堂概念,“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讓學生“活”起來,高效才有望。教師如果還是帶著學生“遨游”文本,“遨游”知識之海的話,課堂上恐怕只剩下死氣沉沉了。
我們知道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我嘗試著更多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做得還很有些欠缺,但我感到理科班的教學中我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課堂氣氛會很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濃烈。記得開學之初,課堂上叫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時,如果那個學生的名字能給他們聯想,比如“魏沛智”——“胃必治”,“何俊杰”——“林俊杰”,大家試著就此取笑別個一番。對此,我先糾正大家要念準字音,尊重同學,并且申明如果再念就進我們的“掃盲培訓班”,接著給大家補充關于諧音的知識和語義雙關的知識。
3、堅守課堂的“語文味兒”
注重課堂形式固然無可厚非,畢竟,讓他們帶著興趣來學語文是個大前提。但是不應該每節課都大肆地弄些什么角色表演、熏陶。如果在理科班語文課堂上,花哨的東西多了,語文離他們也就遠了。課堂是熱鬧了,但是也就只有熱鬧了。
《五人墓碑記》的教學上我至今記憶猶新,按常規,理科班的文言文是最難上的。但是,教學設計上我定點“活法——平凡人的不一樣的選擇”, 課堂 按照“前置作業、課堂展示、課后總結”的形式來構建,課堂有我的講解,但更多的是學生發自內心的參與,學生的展示豐富而精彩,讓人意外讓人感慨。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理科班的語文教學更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才能爭取達到理科班語文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瑞芳 構建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探析[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
[2]巢宗祺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謝成曉,重慶鐵路中學高中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