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松
數學學科具有相對的抽象性與枯燥性,這對于內心世界豐富多彩、處于認知初級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抽象深奧、枯燥無味,學生學習動力不強,久而久之,厭學情緒滋生,而逐漸對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甚至望數生畏。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對數學教學也由單純地重視知識的傳授轉為重知識獲取、方法掌握與能力提升。這對傳統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勢下的數學教學要變枯燥的講解為師生互動,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動機,這樣才能成為有效教學。將游戲引入數學教學機制,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更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與趣味性,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下以輕松愉悅的心情與積極的情感來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筆者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具體運用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營造輕松教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實現快樂教學法
洛克說過:“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時機是他們興趣高,心里想學的時候。”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來說,興趣是源源不斷的動力。只有當小學生對學習感興趣,產生想學的主觀意愿時,才能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表現出強烈的學習動機與積極的學習行為,這樣的教學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可以說學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新課改非常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倡導快樂教學、趣味教學,讓學生把學習當做一件禮物欣喜地接受。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愛玩耍,對游戲情有獨鐘。說起做游戲,學生的小臉上洋溢著微笑,表現出喜悅的表情,積極響應。實踐證明:采用游戲教學法更能激起學生內心強烈的求知欲與學習欲,使得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熱情與亢奮的學習狀態來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真正地經歷學習過程,享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真正實現了快樂教學、有效教學。在導入環節,我盡量避免開門見山的枯燥講解,而是和學生一起來做游戲,以游戲的輕松愉悅來化解教學的枯燥性與抽象性,使得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愉悅,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整個教學其樂融融。這樣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極大關注,提高學生教學參與度,讓學生展開主動而快樂的學習。
二、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的主體參與
游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實現了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徹底擺脫了教師的權威地位與枯燥講解,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學生以主人翁身份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游戲活動中來,在積極的玩游戲中來達到掌握知識與提高技能的教學目的。在游戲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是游戲活動的設計者與參與者,是為學生的主體參與服務的,起著組織、指導、引導的重要作用。如在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內容時,我首先組織學生來開展一場比賽,由全體學生來出示相關的數字讓雙方來判斷能否被3整除。一位數字或是兩位數時,比賽的雙方都可以輕松而準確地進行判斷,但是隨著數字的增大,學生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準確率也有所降低。那么,有沒有一種簡便的判斷法呢?當學生發現教師可以輕松而準確地進行大數的判定時,尋求簡便方法的意愿更加強烈。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激起了學生強烈的主體參與意識與積極探究意識。學生真正成為了游戲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探究的主人。學生與教師在游戲中一起來展開主動探究,這樣的教學實現師生教學觀到生本教學觀的轉變,確立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得學生成為知識的構建者。當然,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并不是忽視教師的講解,教師要在關鍵處、必要處進行啟發與點撥,要向學生講清游戲的規則、注意事項,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游戲;要科學合理地分配游戲時間,讓學生有充足地參與游戲的時間,保證學生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三、打破教材的局限性加強與生活的聯系,實現知行合一
游戲教學法真正實現了立足教材、又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教師通過對具體教學內容的精心安排與設計,將所要講解的知識點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通過設計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游戲情境,來引起學生的主體參與,引導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在玩游戲的愉悅情境中來真正地理解與掌握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中以教材為中心、機械照搬教材的教學觀,而是將教材與生活結合起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且真正實現了活學活用,實現了知行合一,能夠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這就需要教師用心,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與生活中的數學素材,用趣味游戲將二者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體驗生活,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進而來學習知識,達到真正的理解與運用。實踐證明,游戲教學打破了教材的局限性,走出了教材的封閉性,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性的實踐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用,更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這是基于學生特點與學科特征的重要手段。對此我們要正確認識,不懈實踐與探索,以發揮游戲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