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雄軍
摘 要:隨著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求,計算機教學改革也逐漸開始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以自身經歷為基礎,介紹了目前高校計算機教學的一些改革,重點探討了計算機教學改革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最終目的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創新能力;培養;計算機;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67;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4-0127-02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不同領域對計算機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基本辦公軟件的使用確實是求職者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這就確立了計算機教學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重要位置。正是由于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計算機技能也備受偏愛。隨著社會需求的逐漸增加,教學中對計算機的教學目標從一開始的基本認識到基礎操作,再到操作技能的掌握和靈活應用,發展到現在,人們更多地開始重視計算機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對此作了一些改革。
1 計算機教學的一些改革
1.1 多層次的教學設計
與傳統的不論基礎是否有差別都平等教學相比,現在的教學設計采取以人為本、因人施教的原則,對計算機使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比如,很多高校在學生進校時會先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做簡單的測試,并以此進行分班,把學生按照不同層次分為不同班級,對基礎較差甚至沒有基礎的班級,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教導,先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計算機,循序漸進教學;對有一定基礎的班級,則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傳授。
1.2 多形式的教學目標
傳統的教學目標對所有人都是一個要求,大家學的東西也都是一樣的,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計算機教學也采取了相應的育才政策。所有高校除了對計算機專業學生有專門的專業課程外,對其他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設置了與專業相關的計算機課程,比如設計專業增開了PhotoShop課程,一些用到統計學的專業增開SPSS課程等。計算機與專業相結合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還能讓學生將計算機知識與專業結合應用,解決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考核方式有所改變
傳統的計算機考核更注重于理論知識的考核,這就導致學生為了考試而死記硬背。目前的計算機考核已采用考試系統軟件,理論知識占所比重較少,實際操作題比重較大,且學生的試題是考試系統軟件隨機給定的,這樣可以減少學生死記硬背,要求學生具有實際操作和靈活運用的能力,能更好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讓更多的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知識。
2 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更多針對的是實際操作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的培養,且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雖然創新能力的培養已備受重視,但是計算機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改革還遠遠不夠,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1 傳統的授課模式
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在現在授課中引入了多媒體教學,教學中也經常使用幻燈片,但是很多老師的授課方式仍然是傳統的授課方式——以老師為主,老師主講,學生主聽。而幻燈片大多只是搬抄教材而已,僅僅取代了板書的作用,卻沒有豐富學生的課堂,未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依舊讓學生覺得課堂沉悶、枯燥。此外,計算機教學應該是特殊的,但在一些程序操作上,老師上課講一遍演示一遍,此過程中也不管學生是否有疑問,就要求學生掌握是很難的,只會讓學生逐漸失去興趣。
2.2 考核方式有所缺陷
上文提到,目前計算機考核模式已使用計算機考核軟件,雖然這個軟件在測試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靈活運用能力上有獨特之處,但是它忽略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測試;或者說它能測試學生是否學習了,但是卻無法知道學生是否思考了。
2.3 教學目標更注重于操作技能等
計算機地位的不斷變化,使社會需求也在變化,而目前社會更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很多高校也根據此變化開始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將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入計算機教學中,并把它作為一個教學目標。但是,創新能力是抽象和難以看見的,雖然很多高校把它列為了教學目標,但是更加注重的還是實際操作技能和靈活運用能力。創新需要一定的操作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為基礎,但是創新能力往往是作為一個次要的教學目標被提出的,加上其特性難以測驗,使很多地方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是一個口號,并沒有落實到教學中去。
3 提高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
從目前創新能力培養在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結合之前的相關實證研究和反思,對計算機教學改革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確定教學目標,培養創新能力
上文提到,雖然很多人提出在計算機教學中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大多都是作為可有可無的教學目標,并沒有落到實處。所以,要想真正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把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目標的首位,其他目標都將圍繞此目標開展,其他教學都是為提高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創新能力而服務。因為有創新才會有發展,熟練的技能也只是為更好的創新服務。
3.2 改變授課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所謂的“改變授課模式”,即改變傳統的以老師為主的授課模式,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簡言之就是引導學生思考。而讓學生主動思考的最好方法就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老師大可改變灌輸式授課模式,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只是起精講和引導作用,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例如,在教學生用計算機進行1~10的連加時,在把公式教給學生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如果改變了其中某個或者某幾個符號結果會怎么樣?如果第五、六行命令位置對調,程序的功能又有何變化?怎么理解第三、四行的命令?以此為基礎,1~10的階乘公式能否試著自己推導出來等。再比如,在完成每堂課的課程目標時,不再是以往的一步步全部告訴學生再讓學生去練習,而是交給學生一個目標任務,告訴學生大概會用到哪些軟件和哪方面的知識,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這樣,學生會主動去查看枯燥的書本或者相關方法,主動去思考和學習。在此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遇到的困難,并作出解答,這樣學生會更容易記住和掌握;還可以鼓勵學生找出跟書上不一樣的方法,鼓勵學生去質疑,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的讓學生去思考、去創造,才能讓學生在思考后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變枯燥的課堂為師生互動的和諧課堂,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考創造的可能性。
3.3 提高教師素質
目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之所以成為擺設,較大原因在于老師的個人上課方式。比如,有些老師把上課當作完成任務,根本不管學生怎么想,這樣的老師責任心缺失,與學生幾乎沒有互動,無形間抹殺了學生的創新機會。此外,還有一些老師雖然知識豐富,上課也比較負責任,但卻是絕對的霸權主義,“我講的就是對的”“書上的就是對的,你有疑問你問出書的人去啊”,這類教師不接受學生的質疑,這種反映會讓學生覺得自己的質疑行為是錯誤的,久而久之,自然沒有了思考的動力。所以,學校在教師的選拔上應該注重教師的個人素質、專業素質,培養教師新的教育理念,并對教師的授課方式進行相關培訓。
3.4 改革考核方式,引入學生觀點模塊
考試系統軟件應用在計算機的考核中可以說意義重大,但是如果能多設置一些主觀題,考核會變得更全面。例如,“對1~10的階乘除了使用某公式外,是否還有別的方法在計算機上表示出來?如果有,請簡要敘述;如果沒有,請簡要說說你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或者可以改進的地方?!痹俦热?,“某某程序是為了XX目標而設定,除此之外,它還可以運用到哪些方面呢?請簡單寫出你的理由”等。
3.5 增加競賽類活動,鼓勵學生創新
競賽因其特有的競爭性質,讓有些學生會覺得競賽可以獲得成就感;有些學生則認為是展示自己的舞臺;有些則是因為獎品的驅使而去努力。無論出于哪一種動機,競賽都是讓學生思考和創造的最直接手段,創新競賽應成為計算機學科最常用的培養和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手段之一。此外,也可以以某個計算機主題舉辦講座,并舉辦相關的演講比賽,這樣可以聽到很多學生的新觀點,從點到面、以少帶多地帶動大家的積極性。
簡而言之,要在枯燥的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想法設法在計算機教學的改革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參考文獻
[1]劉娜娜.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改革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7).
[2]高琴.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弊端與改革意見[J].科技資訊,2006(26).
[3]尹志軍.關于高校計算機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12).
[4]盧皓.淺談計算機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05).
[5]譚浩強,朱敏悅.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專題[J].計算機教育,2004(09).
〔編輯:李玨〕
Abstract: With the demand for creative talents,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is gradually starting to focus on innovative ability. Based on its own experience, describes some of the current reform of university computer teaching,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focuses on the innovative ability in term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ability to foster innovation a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reform proposals.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culture;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