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
中圖分類號:G63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0088-02
建立新型和諧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師生關系特別強調尊重和贊賞,要由不平等、不和諧向平等、融洽轉變,樹立情感意識。有了這種關系,學生就會把教師看成是他最可信賴的朋友,這有利于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展示其聰明才智,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因此本文主要從教師的角度談談如何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關愛學生
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愛是師生之間信任和理解的橋梁。關愛學生不僅是營造和諧師生關系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學生在求知和人格道德品質養成方面的積極性。在具體工作中,傳達師愛要有正確的方法。其一是語言表達法,即用語言表達教師的愛,教師要經常對學生問寒問暖,關心體貼。二是行動感召法,即以行動表明老師對學生的愛。如給學生補習功課、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和學習的實際困難等等。三是曲線傳導法,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愛生之情可以不直接表露,而要通過他人作曲線傳導。如由于某些原因,有的同學對老師產生了誤解,這時可以通過學生干部、其他學生或學生家長等作媒介,以某種方式轉達。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一片愛心,清除誤解,增進師生情誼。一天上午,當我像往常一樣走到一班的教室門口準備上課時,一股濃濃的香醋味撲鼻而來,我詫異地向教室內望了望,結果看到在講臺旁邊的桌子上有一個電熱杯里正熬著醋。原來,入春以后,由于雨水偏少,空氣特別干燥,班里很多學生都感冒了,有時一天有十幾個學生請假,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為了阻止感冒的再次蔓延,班主任老師立即買來半桶醋,并用自己的電熱杯給學生熬醋殺菌消毒,結果還真靈,班里生病的學生漸漸地少了。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體現了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愛。我心里一陣感動,一下子明白了這個班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出色的真正原因。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
二、尊重、發展學生的個性
尊重學生是師生關系和諧的前提之一,相互尊重,人格平等是人的一種普遍需要,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權利。教師不應該把學生視為接受知識的“容器”或啃書本的“學習人”,而應有這樣一個信念:我們的學生是具有豐富情感的、獨特個性、積極向上的活生生的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尊重學生的個性。
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年齡、閱歷、知識等方面的差異。教師有時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和要求學生,這是不符合實際的。所以教師應容納學生的全部,不僅要容納其成功,也要容納其過錯與不足;不僅要容納學生的聽話,也要容納學生的冒犯。學生都有各自的個性、興趣和愛好,總有一些奇特的想法和行為,總有一些缺點和不足,這都是非常自然的,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給學生,也不能以自己的喜好評評價和要求學生,更不能水分青紅皂白地給予粗暴的批評。有一次,我班的一名女生上完課間操后哭著來找我說,她剛拿來的餐費沒有了,上操前還在文具盒里。我一邊勸她不要著急,一邊抓緊時間了解情況。經調查了解,當時教室里只有四個學生沒有去上操,于是我就把這四個同學都叫到辦公室,對他們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是有誰拿了,請在明天一早抓緊給人家還回去,就當這事沒有發生,班里也不再追究,有錯改了就好。”結果,第二天一早那位女生興沖沖地來到辦公室,告訴我錢找到了。
一個堅強、溫暖、目標一致、關系和諧的學生集體,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是鍛煉和發展學生社會化的大熔爐。為發形成這樣一個班集體并與這個集體保持和諧關系,教師就應尊重這個集體以及他們的自主意識,尊重并使他們的個性在這個集體中得到充分的發展,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的事情自己做,學生的問題自己解決,學生的主意自己拿。教師的責任就是啟發、引導、關心、幫助,但決不能包辦代替和橫加干涉,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在班級管理中我大膽使用班干部,采用學生自我管理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了解、理解和信任學生
對學生沒有了解的教育是盲目的,愛和關心也是盲目的。只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興趣愛好心理及家庭狀況,才能有效地關心幫助和教育好學生。要讓學生能夠向老師敞開心靈的大門,樂意談他自己的心里話,自己的想法,班里和學校發生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滿腔的熱忱、朋友式的態度,耐心主動地接近他們,和他們談心、討論,共同參加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在這些活動和交往中相互了解。了解不易,理解更難。教師還應該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經常進行“角色轉換”,多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沒有這點是很難理解學生的需要和行為的。有了彼此間的了解和理解,才會有對學生的大膽信任。沒有理解和信任,愛是不牢靠的,和諧也是一句空話。理解和信任同時也是一種力量,它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積極進取。有個男生,入學一周內,班主任老師就發現他上課時聽講注意力不集中,回答問題不積極,不愛與其他同學說話,性格很內向,心理上有很大的閉鎖性。于是班主任老師對他進行了家訪。經了解得知,該生父母感情不和,父親對孩子一點也不關心,全靠母親在外打工掙錢供應孩子上學。從此以后,班主任老師就得用空余時間找他談心,鼓勵他,也讓其母親常回家或來學校看看。就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位學生逐漸樹立了自信,學習成績提高了,性格也開朗了許多,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總之,教師只有以身作則,對學生真正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嚴格要求,才有可能建立起一種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而學校只有建立起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有效地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責任編輯 劉凌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