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彥++田雅卉++李逸波
【摘 要】 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低價攬客”行為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問題。隨著會計師事務所脫鉤改制的完成,我國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也越來越規范,審計服務越來越走向市場化,相關監管部門為應對審計收費做出了市場指導的定價標準。文章首先回顧了國內外關于“低價攬客”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并對相關文獻進行了評述,在此基礎上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搜集了我國A股市場2010—2012年上市公司的數據,對“低價攬客”問題分三步進行了實證分析,希望能夠為“低價攬客”行為提供最新的經驗證據,豐富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促進我國審計收費研究的發展。
【關鍵詞】 低價攬客; 審計收費; 審計質量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5-102-05
“低價攬客”(Low Balling),是指會計師事務所為了招攬客戶,將前幾年的收費設定得低于正常的價格水平甚至低于其審計成本的一種爭取審計合約的行為。通過研究“低價攬客”行為有助于深入了解審計市場,增進各個參與主體對審計服務的認識;同時也有助于政府監管部門對審計行業的監管。
一、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
國外對“低價攬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低價攬客”的存在性、存在規模以及是否會損害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等問題上。政府監管部門、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政府監管部門如美國的注冊會計師職責委員會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都認為“低價攬客”會損害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DeAngelo(1981)的交易成本理論,Dye(1991)的信息披露理論,李志文和顧朝陽(1988)等的理論研究未形成一致的結論。而在實證研究方面,在未披露審計收費時Trompeter(1994)、Schatzberg and Sevcik(1994)、Deis and Giroux(1996)、Person、Doupuch and King(1996)等的研究結果表明,首次審計收費存在顯著的“低價攬客”現象;在公開披露審計費用信息的情況下:英國的審計市場Pong and Whittington(1994)、Gregory、Collier(1996)的研究均表明存在“低價攬客”現象,而在美國審計市場上,Sankaraguruswamy、Whisebant(2003)并沒有得到相同的結論。Whisebant and Sankaraguruswamy(2003)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在不同審計市場上審計師的議價能力、法律風險,審計收費公開披露開始的時間、實際審計成本、信息不對稱程度或者變更成本存在差異等。
(二)國內文獻
國內對審計收費問題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會計師事務所的脫鉤改制,2001年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規范問答第6號》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支付給會計師事務所的報酬。這為對審計收費進行實證研究提供了可能。林川、曹國華、丘邦翰和畢家豫(2011)利用2004—2009年339家非金融行業上市公司組成的平衡面板樣本,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角度考察上市公司所在地與會計師事務所所在地移動對審計收費的影響。研究表明,異地審計與審計收費顯著負相關,中國證券市場確實存在“低價攬客”的現象。伍利娜、王春飛和陸正飛(2012)以2003—2009年我國A股市場全體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發現事務所特別是小規模事務所,在招攬客戶時存在激烈的低價競爭。周福源(2012)使用2006—2010年的A股混合橫截面數據研究發現存在“低價攬客”現象。
(三)國內外文獻研究述評
通過對國內外的文獻回顧可知國內外關于“低價攬客”的研究基本上都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實證研究模型基本上都沿襲了Simunic(1980)的回歸模型。國內外有關“低價攬客”的研究可分為兩類:一是“低價攬客”的存在和行為規模的研究:有的學者認為存在“低價攬客”現象,有的則不然;二是“低價攬客”行為對審計獨立性影響的研究:一部分學者和美國證券監管機構認為“低價攬客”行為會損害審計師的獨立性,另一部分學者認為“低價攬客”不僅不會損害獨立性反而會增加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盡管我國監管機構對“低價攬客”行為表示出明顯的擔憂,然而理論研究表明,“低價攬客”并不一定損害審計質量,實證研究迄今沒有一致的結論。而在中國的審計市場,由于缺乏法律訴訟機制,“低價攬客”行為是否會削弱審計質量或者它僅僅是一個正常的價格競爭行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基于前文的論述,筆者認為我國審計市場上理論上是存在“低價攬客”現象的。事務所可分為三類:國際大所、國內大所和地方小所。國際大所即:普華永道中天、德勤華永、安永華明、畢馬威華振。國內大所是在最近十年的會計師事務所排名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信永中和、中瑞岳華和立信。眾所周知,國際大所收取的審計費用要高于國內大所和地方小所,而國家政策一直在推動國內事務所做強做大來和國際四大相抗衡,從近年來事務所的排名可以看到:國內大所已經有了可以和國際大所相抗衡的能力。所以筆者認為國內大所可能也會得到溢價,故而提出以下假設:
H1:國際大所和國內大所的審計費用都是存在溢價的,國際大所收取的溢價比國內大所高。
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環境中,這三類事務所為了占據市場的領先地位,都需要招攬更多的客戶,所以三類事務所都有“低價攬客”的動機,但是由于國際大所自身的品牌優勢,國際大所的折價比國內大所和地方小所的幅度要小,故提出下面兩個假設:
H2:在初期的審計收費中存在“低價攬客”現象;
H3:國內大所和地方小所比國際大所的折價更多。
(二)數據來源與樣本選取
數據來源:以2010—2012年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209家為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樣本,以未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4 138家作為控制樣本,考察初次審計中的“低價攬客”問題。所有數據均來自于國泰安CSMAR數據庫,對原始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并進行相關檢驗使用的主要工具有Excel和SPSS17.0。研究樣本中剔除變量缺失的公司;2010—2012年三年間不連續的公司;同時發行A、B股,A、H股的上市公司;未披露審計費用的公司;無法確定審計費用歸屬期間的公司;境內年報審計費用與其他費用合計披露的公司,如審計費用中包括差旅費、食宿交通費、子公司審計費用等的公司;以港幣披露審計費用的公司;金融、保險行業的公司;在考察期被ST或PT的公司。endprint
(三)模型的選擇與變量的確定
為了檢驗是否存在低價攬客,本文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在Simunic的經典模型基礎上建立了以下模型:
LnFee=β0+β1LnAsset+β2Reratio+β3Inratio+
β4Leverage+β5ROA+β6Quick+β7Loss+β8Opinion
+β9Auditor1+β10Auditor2+β11Initial+ε
表1為樣本公司變量定義表。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結果
表2為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的樣本中,有5%的樣本更換了審計師。變更樣本組負債占總資產的比重為51%;未變更樣本組為47%,變更樣本組的資產負債率顯著高于續聘樣本組,二者在1%的水平下顯著。資產負債率越高,相應的財務風險就越高,審計風險就越大,審計費用就會增加。變更樣本組前三年存在虧損的公司比重為26%,未變更樣本組為16%,二者在1%的水平上顯著,變更樣本存在虧損的概率要高于續聘樣本組。變更樣本組非標意見的概率要大于未變更樣本組:6%變更審計師的公司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是非標準無保留意見,而未變更樣本組只有2%,他們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變更樣本組出現審計差錯的概率更大。變更樣本組中有8%的公司變為國際大所,而未變更樣本組為5%,二者在5%的水平上顯著。變更樣本組中有41%的公司變為國內大所,而未變更樣本組為34%,二者在5%的水平上顯著。在審計收費、上市公司資產規模、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重、存貨占資產的比重、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等指標變更樣本組和未變更樣本組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二)相關性分析
表3為各變量的相關系數。從表3中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709,這說明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越大,審計收費越高。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重和審計收費在0.05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91,這說明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重越大審計收費越低。但是理論上來說,應收賬款越多,壞賬風險越大,財務風險大,審計師在函證的時候搜集證據應該越充分,相應的審計收費應該更高,系數為負說明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過程中函證程序方面是存在問題的,許多審計失敗案例的原因是函證程序的缺失,這說明會計師事務所容易通過減少必要的函證程序來降低審計收費。上市公司存貨占資產總額的比重和審計收費在0.0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106,這說明存貨占資產總額的比重越大,審計收費越高,因為監盤等程序耗費的人力物力較多。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262,因為資產負債率高了后財務風險加大,審計收費難度提高。企業前三年是否存在虧損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59,這說明企業在前三年存在虧損,審計收費較低。審計意見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63,這說明當審計師出具的是非標準無保留意見時,審計收費較低。審計師為國際大所時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441,這說明國際大所在審計收費上存在顯著的聲譽溢價。而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審計師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為國內三大和審計收費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三)多元線性回歸結果
表4為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從表4可以看到:所建模型的調整R方為0.563,方程的擬合優度大于0.5,說明模型的解釋能力較好;Durbin-Watson的值為1.890,趨近于2,說明模型變量之間不存在自相關問題。VIF最大為1.56,小于5,模型也沒有多重共線性問題。F值為510.301,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所建模型在總體上通過了檢驗。
解釋變量的顯著性:Initial在1%的水平上和審計收費顯著,且系數為負,這說明我國是存在“低價攬客”現象的。根據西蒙和弗朗西斯(1988)的計算公式(ex-1/ex)可以計算出折價幅度,其中x為Initial的系數-0.09,計算得出折價幅度為9.52%。國際大所和審計收費在1%的水平上顯著,系數為正;而國內大所和審計收費在5%的水平上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國際大所和國內大所在審計收費上都存在顯著的溢價,計算得出國際大所的溢價幅度為51.33%,國內大所的溢價幅度為3.00%。可見國際大所的溢價幅度要遠遠高于國內大所。這個結果和預期一致,假設1和假設2得到驗證。
控制變量的顯著性:公司的資產規模和審計收費在1%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公司的資產規模越大,審計收費越高。公司的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重和審計收費在5%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公司的應收賬款越多,審計收費越高。因為應收賬款多,公司發生壞賬的概率就高,財務風險加大,審計風險隨之提高,相應的審計收費也就增多了。公司前三年的虧損情況和審計收費在5%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企業如果前三年存在虧損,審計收費就高,因為存在虧損的企業盈余管理動機比較強,相關的財務風險和審計風險就大,審計收費就高。審計意見和審計收費在1%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當企業收到非標準無保留意見時,審計收費就高,因為當審計師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時,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高,審計師會更加謹慎地搜集審計證據,審計風險也高,審計費用隨之提高。公司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和審計收費之間不顯著,這說明我國存貨的審計程序方面是存在問題的。理論上來說,上市公司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越高,監盤越復雜,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也越多,審計收費應該越多。資產負債率、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等指標和審計收費之間不顯著。
四、結論和對策建議
本文實證研究得出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是存在“低價攬客”行為的,即當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時,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收費會出現折價,折價幅度為9.52%;而國際大所和國內大所具有聲譽溢價,國際大所的溢價幅度為51.33%,國內大所為3.00%。在資本市場比較完善的資本主義國家,“低價攬客”只是出于會計師事務所招攬客戶的需要,無論它是否對審計師的獨立性產生影響,至少審計三方關系是均衡的,而在我國這個審計市場初步發展階段,由于特殊的國情如高質量審計需求缺失、法律風險過低、股權高度集中等原因,形成了我國“低價攬客”特有的成因和危害。所以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審計收費的監管:第一,要完善我國的公司治理結構、糾正錯誤的審計三方關系;第二,要逐步完善審計收費定價模式,使之走向市場化;第三,要完善審計費用披露規范;第四,應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p>
【參考文獻】
[1] 周福源.審計師變更、低價攬客與審計意見購買——基于審計費用角度的檢驗[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8):100-106.
[2] 伍利娜,王春飛,陸正飛.企業集團統一審計能降低審計收費嗎[J].審計研究,2012(1):69-77.
[3] 翟立宏,付巍偉.聲譽理論研究最新進展[J].經濟學動態,2012(1):113-118.
[4] 林川,曹國華,丘邦翰,畢家豫.異地審計與審計定價——基于靜態與動態視角的檢驗[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3):57-62.
[5] 錢蓓蓓,沈永建,張蘇嶺.事務所合并能提高審計質量嗎?——基于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案例[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1(4):54-64.endprint
(三)模型的選擇與變量的確定
為了檢驗是否存在低價攬客,本文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在Simunic的經典模型基礎上建立了以下模型:
LnFee=β0+β1LnAsset+β2Reratio+β3Inratio+
β4Leverage+β5ROA+β6Quick+β7Loss+β8Opinion
+β9Auditor1+β10Auditor2+β11Initial+ε
表1為樣本公司變量定義表。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結果
表2為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的樣本中,有5%的樣本更換了審計師。變更樣本組負債占總資產的比重為51%;未變更樣本組為47%,變更樣本組的資產負債率顯著高于續聘樣本組,二者在1%的水平下顯著。資產負債率越高,相應的財務風險就越高,審計風險就越大,審計費用就會增加。變更樣本組前三年存在虧損的公司比重為26%,未變更樣本組為16%,二者在1%的水平上顯著,變更樣本存在虧損的概率要高于續聘樣本組。變更樣本組非標意見的概率要大于未變更樣本組:6%變更審計師的公司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是非標準無保留意見,而未變更樣本組只有2%,他們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變更樣本組出現審計差錯的概率更大。變更樣本組中有8%的公司變為國際大所,而未變更樣本組為5%,二者在5%的水平上顯著。變更樣本組中有41%的公司變為國內大所,而未變更樣本組為34%,二者在5%的水平上顯著。在審計收費、上市公司資產規模、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重、存貨占資產的比重、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等指標變更樣本組和未變更樣本組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二)相關性分析
表3為各變量的相關系數。從表3中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709,這說明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越大,審計收費越高。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重和審計收費在0.05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91,這說明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重越大審計收費越低。但是理論上來說,應收賬款越多,壞賬風險越大,財務風險大,審計師在函證的時候搜集證據應該越充分,相應的審計收費應該更高,系數為負說明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過程中函證程序方面是存在問題的,許多審計失敗案例的原因是函證程序的缺失,這說明會計師事務所容易通過減少必要的函證程序來降低審計收費。上市公司存貨占資產總額的比重和審計收費在0.0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106,這說明存貨占資產總額的比重越大,審計收費越高,因為監盤等程序耗費的人力物力較多。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262,因為資產負債率高了后財務風險加大,審計收費難度提高。企業前三年是否存在虧損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59,這說明企業在前三年存在虧損,審計收費較低。審計意見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63,這說明當審計師出具的是非標準無保留意見時,審計收費較低。審計師為國際大所時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441,這說明國際大所在審計收費上存在顯著的聲譽溢價。而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審計師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為國內三大和審計收費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三)多元線性回歸結果
表4為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從表4可以看到:所建模型的調整R方為0.563,方程的擬合優度大于0.5,說明模型的解釋能力較好;Durbin-Watson的值為1.890,趨近于2,說明模型變量之間不存在自相關問題。VIF最大為1.56,小于5,模型也沒有多重共線性問題。F值為510.301,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所建模型在總體上通過了檢驗。
解釋變量的顯著性:Initial在1%的水平上和審計收費顯著,且系數為負,這說明我國是存在“低價攬客”現象的。根據西蒙和弗朗西斯(1988)的計算公式(ex-1/ex)可以計算出折價幅度,其中x為Initial的系數-0.09,計算得出折價幅度為9.52%。國際大所和審計收費在1%的水平上顯著,系數為正;而國內大所和審計收費在5%的水平上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國際大所和國內大所在審計收費上都存在顯著的溢價,計算得出國際大所的溢價幅度為51.33%,國內大所的溢價幅度為3.00%??梢妵H大所的溢價幅度要遠遠高于國內大所。這個結果和預期一致,假設1和假設2得到驗證。
控制變量的顯著性:公司的資產規模和審計收費在1%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公司的資產規模越大,審計收費越高。公司的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重和審計收費在5%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公司的應收賬款越多,審計收費越高。因為應收賬款多,公司發生壞賬的概率就高,財務風險加大,審計風險隨之提高,相應的審計收費也就增多了。公司前三年的虧損情況和審計收費在5%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企業如果前三年存在虧損,審計收費就高,因為存在虧損的企業盈余管理動機比較強,相關的財務風險和審計風險就大,審計收費就高。審計意見和審計收費在1%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當企業收到非標準無保留意見時,審計收費就高,因為當審計師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時,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高,審計師會更加謹慎地搜集審計證據,審計風險也高,審計費用隨之提高。公司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和審計收費之間不顯著,這說明我國存貨的審計程序方面是存在問題的。理論上來說,上市公司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越高,監盤越復雜,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也越多,審計收費應該越多。資產負債率、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等指標和審計收費之間不顯著。
四、結論和對策建議
本文實證研究得出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是存在“低價攬客”行為的,即當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時,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收費會出現折價,折價幅度為9.52%;而國際大所和國內大所具有聲譽溢價,國際大所的溢價幅度為51.33%,國內大所為3.00%。在資本市場比較完善的資本主義國家,“低價攬客”只是出于會計師事務所招攬客戶的需要,無論它是否對審計師的獨立性產生影響,至少審計三方關系是均衡的,而在我國這個審計市場初步發展階段,由于特殊的國情如高質量審計需求缺失、法律風險過低、股權高度集中等原因,形成了我國“低價攬客”特有的成因和危害。所以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審計收費的監管:第一,要完善我國的公司治理結構、糾正錯誤的審計三方關系;第二,要逐步完善審計收費定價模式,使之走向市場化;第三,要完善審計費用披露規范;第四,應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
【參考文獻】
[1] 周福源.審計師變更、低價攬客與審計意見購買——基于審計費用角度的檢驗[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8):100-106.
[2] 伍利娜,王春飛,陸正飛.企業集團統一審計能降低審計收費嗎[J].審計研究,2012(1):69-77.
[3] 翟立宏,付巍偉.聲譽理論研究最新進展[J].經濟學動態,2012(1):113-118.
[4] 林川,曹國華,丘邦翰,畢家豫.異地審計與審計定價——基于靜態與動態視角的檢驗[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3):57-62.
[5] 錢蓓蓓,沈永建,張蘇嶺.事務所合并能提高審計質量嗎?——基于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案例[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1(4):54-64.endprint
(三)模型的選擇與變量的確定
為了檢驗是否存在低價攬客,本文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在Simunic的經典模型基礎上建立了以下模型:
LnFee=β0+β1LnAsset+β2Reratio+β3Inratio+
β4Leverage+β5ROA+β6Quick+β7Loss+β8Opinion
+β9Auditor1+β10Auditor2+β11Initial+ε
表1為樣本公司變量定義表。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結果
表2為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的樣本中,有5%的樣本更換了審計師。變更樣本組負債占總資產的比重為51%;未變更樣本組為47%,變更樣本組的資產負債率顯著高于續聘樣本組,二者在1%的水平下顯著。資產負債率越高,相應的財務風險就越高,審計風險就越大,審計費用就會增加。變更樣本組前三年存在虧損的公司比重為26%,未變更樣本組為16%,二者在1%的水平上顯著,變更樣本存在虧損的概率要高于續聘樣本組。變更樣本組非標意見的概率要大于未變更樣本組:6%變更審計師的公司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是非標準無保留意見,而未變更樣本組只有2%,他們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變更樣本組出現審計差錯的概率更大。變更樣本組中有8%的公司變為國際大所,而未變更樣本組為5%,二者在5%的水平上顯著。變更樣本組中有41%的公司變為國內大所,而未變更樣本組為34%,二者在5%的水平上顯著。在審計收費、上市公司資產規模、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重、存貨占資產的比重、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等指標變更樣本組和未變更樣本組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二)相關性分析
表3為各變量的相關系數。從表3中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709,這說明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越大,審計收費越高。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重和審計收費在0.05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91,這說明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重越大審計收費越低。但是理論上來說,應收賬款越多,壞賬風險越大,財務風險大,審計師在函證的時候搜集證據應該越充分,相應的審計收費應該更高,系數為負說明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過程中函證程序方面是存在問題的,許多審計失敗案例的原因是函證程序的缺失,這說明會計師事務所容易通過減少必要的函證程序來降低審計收費。上市公司存貨占資產總額的比重和審計收費在0.0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106,這說明存貨占資產總額的比重越大,審計收費越高,因為監盤等程序耗費的人力物力較多。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262,因為資產負債率高了后財務風險加大,審計收費難度提高。企業前三年是否存在虧損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59,這說明企業在前三年存在虧損,審計收費較低。審計意見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063,這說明當審計師出具的是非標準無保留意見時,審計收費較低。審計師為國際大所時和審計收費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441,這說明國際大所在審計收費上存在顯著的聲譽溢價。而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審計師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為國內三大和審計收費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三)多元線性回歸結果
表4為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從表4可以看到:所建模型的調整R方為0.563,方程的擬合優度大于0.5,說明模型的解釋能力較好;Durbin-Watson的值為1.890,趨近于2,說明模型變量之間不存在自相關問題。VIF最大為1.56,小于5,模型也沒有多重共線性問題。F值為510.301,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所建模型在總體上通過了檢驗。
解釋變量的顯著性:Initial在1%的水平上和審計收費顯著,且系數為負,這說明我國是存在“低價攬客”現象的。根據西蒙和弗朗西斯(1988)的計算公式(ex-1/ex)可以計算出折價幅度,其中x為Initial的系數-0.09,計算得出折價幅度為9.52%。國際大所和審計收費在1%的水平上顯著,系數為正;而國內大所和審計收費在5%的水平上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國際大所和國內大所在審計收費上都存在顯著的溢價,計算得出國際大所的溢價幅度為51.33%,國內大所的溢價幅度為3.00%。可見國際大所的溢價幅度要遠遠高于國內大所。這個結果和預期一致,假設1和假設2得到驗證。
控制變量的顯著性:公司的資產規模和審計收費在1%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公司的資產規模越大,審計收費越高。公司的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重和審計收費在5%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公司的應收賬款越多,審計收費越高。因為應收賬款多,公司發生壞賬的概率就高,財務風險加大,審計風險隨之提高,相應的審計收費也就增多了。公司前三年的虧損情況和審計收費在5%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企業如果前三年存在虧損,審計收費就高,因為存在虧損的企業盈余管理動機比較強,相關的財務風險和審計風險就大,審計收費就高。審計意見和審計收費在1%的水平下顯著,系數為正,這說明當企業收到非標準無保留意見時,審計收費就高,因為當審計師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時,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高,審計師會更加謹慎地搜集審計證據,審計風險也高,審計費用隨之提高。公司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和審計收費之間不顯著,這說明我國存貨的審計程序方面是存在問題的。理論上來說,上市公司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越高,監盤越復雜,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也越多,審計收費應該越多。資產負債率、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等指標和審計收費之間不顯著。
四、結論和對策建議
本文實證研究得出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是存在“低價攬客”行為的,即當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時,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收費會出現折價,折價幅度為9.52%;而國際大所和國內大所具有聲譽溢價,國際大所的溢價幅度為51.33%,國內大所為3.00%。在資本市場比較完善的資本主義國家,“低價攬客”只是出于會計師事務所招攬客戶的需要,無論它是否對審計師的獨立性產生影響,至少審計三方關系是均衡的,而在我國這個審計市場初步發展階段,由于特殊的國情如高質量審計需求缺失、法律風險過低、股權高度集中等原因,形成了我國“低價攬客”特有的成因和危害。所以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審計收費的監管:第一,要完善我國的公司治理結構、糾正錯誤的審計三方關系;第二,要逐步完善審計收費定價模式,使之走向市場化;第三,要完善審計費用披露規范;第四,應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p>
【參考文獻】
[1] 周福源.審計師變更、低價攬客與審計意見購買——基于審計費用角度的檢驗[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8):100-106.
[2] 伍利娜,王春飛,陸正飛.企業集團統一審計能降低審計收費嗎[J].審計研究,2012(1):69-77.
[3] 翟立宏,付巍偉.聲譽理論研究最新進展[J].經濟學動態,2012(1):113-118.
[4] 林川,曹國華,丘邦翰,畢家豫.異地審計與審計定價——基于靜態與動態視角的檢驗[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3):57-62.
[5] 錢蓓蓓,沈永建,張蘇嶺.事務所合并能提高審計質量嗎?——基于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案例[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1(4):54-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