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多嬌++吳姍琪
一、艾克森美孚的品牌故事
艾克森美孚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油氣生產商和天然氣銷售商,是全球第一家市值超過4 000億美元的公司,在能源和石化領域的諸多方面位居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在全球擁有生產設施和產品銷售網絡,在六大洲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業務。艾克森美孚公司曾連續85年獲得3A信用等級,是全世界保持這一記錄為數不多的公司之一。
總部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歐文市的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于1882年創建的標準石油公司,至今已經走過了130多年的歷程,見證了世界石油天然氣行業的發展史。標準石油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個托拉斯組織,1903年,萊特兄弟使用標準石油公司的燃料完成了那次歷史性的飛行壯舉。進入20世紀后,美國掀起反對壟斷組織的風暴,標準石油公司被一分為三。經歷一系列的分分合合后,1999年底,美孚石油和艾克森石油(標準石油公司后繼者之一的紐澤西標準石油曾先后使用埃索、艾克森等名稱)合并為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其中艾克森占股70%,美孚占股30%。這筆高達850億美元的天價并購是全球工業史上規模最大的并購案之一,艾克森美孚公司因此躍居全球最大石油公司。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業務更多元化,從而更有能力抵御全球油價變動的影響。
有著130多年歷史的全球“油界一哥”艾克森美孚公司面對日益緊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做到了技術發展與公司兩大目標的緊密協同:一是開采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二是創造更多的利益。本文以2010—2013四年間的年報資料來分析被業界稱為一臺“上足了油的機器”的艾克森美孚是如何在強手如云中做到百年基業長青、始終走在同行前列的。
二、艾克森美孚的財務分析
(一)規模生產創造利潤
艾克森美孚公司穩定的規模增長和較高的投資回報吸引了股神巴菲特的關注,并將其作為股池中的七只“五星級”股票之一。從資產負債表上看,2010—2013年四份年報上賬面資產分別為3 025、3 310、3 338和3 468億美元。這個外界看似龐大而臃腫的“老人”,在石油這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里仍能保持公司規模的增長,實在難能可貴。在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公司在石油開發、生產、精煉、營銷、化工產品生產等領域均處于全球領先位置。能做到大而強,關鍵在于艾克森美孚善于利用大規模帶來的集約效應,而規模效應并非一味追求最大。艾克森美孚雖然財大氣粗,但從來不大手大腳地“花錢”。為降低經營風險,公司一貫奉行嚴謹穩健的投資原則。股東價值的長期增長是公司追求的核心目標,公司在項目選擇時會首先考慮長遠的股東價值,而不會隨短期需求而變化。
從利潤表上看,艾克森美孚2010—201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 700、4 670、4 515和4 208億美元,其中2011年公司以力壓群雄的營收額取代零售商業巨頭沃爾瑪,榮登《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的榜首寶座。同期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305、411、448和326億美元,其中2012年度的凈利潤高達448億美元,比2011年度上升13%,是美國歷史上第二高的公司年度利潤數據,僅低于該公司自己于2008年創造的452億美元凈利潤的紀錄。在福布斯全球企業2 000強排行榜上,艾克森美孚作為2012年最賺錢公司登頂榜首。
2010—2013年艾克森美孚的四份年報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78、127、96和46億美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非常可觀,樣本期間內分別為484、554、562和449億美元,但同期公司的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的凈現金流出量合計數大大超過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沉重的資本投資和勘探支出擠壓了艾克森美孚的現金流。投資艾克森美孚的股東大多是保守的價值投資者,比起是否實現一些盈利性的財務指標,他們更看重公司的長期發展。所以當2013年業績沒有達到預期時,艾克森美孚公司決定于2014年大幅度削減開支,將龐大得出奇的4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預算削減40億美元,降幅約10%。此消息令投資者們奪路而逃,并引發艾克森美孚股價下跌,甚至拖累了整個道瓊斯工業指數。投資者希望艾克森美孚繼續向新項目投錢,以保證公司強勁的長期回報率。價值投資者著眼于長期,削減資本支出則意味著未來收入可能減少。
(二)穩定杠桿實現可持續增長
艾克森美孚是典型的重資產公司,流動資產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不到20%,而且流動負債金額大于流動資產,拉低了企業的流動比率。2010—2013年艾克森美孚的流動比率分別為0.9、0.9、1.0和0.8,小于1的流動比率說明企業可能存在長款短用的情況。由于存貨占比不高,公司的速動比率與流動比率較為接近,樣本期間分別為0.7、0.7、0.8和0.6。此外,艾克森美孚公司通過規模經濟實現了托拉斯利潤的增長。公司不斷優化資本結構,實現可持續增長,為公司帶來潮水般的利潤和贊譽。可持續增長的核心是不斷尋找并保持公司最優的資本結構,雖然樣本期間艾克森美孚公司的資本支出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公司卻一直保持較為穩定的再投資率和資本負債率,2010—2013年艾克森美孚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1%、53%、50%和50%,即負債權益比在1:1左右,財務杠桿效果明顯。
(三)全球管理系統提高效率
艾克森美孚在全球范圍內開發出了一個經驗豐富的全球能源管理系統(一整套公司范圍的最佳做法和技術),能夠識別和捕捉提高經營效率、加快周轉速度的各種機會。這種全球管理系統是公司各項業務程序的基礎,通過公司在全球的業務布局實現一體化生產。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生產基地與技術中心網絡相聯,使艾克森美孚有足夠的能力快速地滿足各地區客戶的不同需求,實現資產的快速周轉。公司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通過相互協調確保煉油廠和化工廠之間的物料互供能帶來最大的價值。2010—2013年間,艾克森美孚的存貨周轉率均為20次左右。全球管理系統使公司的生產實現了最佳的能源效率和公用工程利用率,在促進公司不斷提高效率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艾克森美孚的卓越營銷計劃,使公司對客戶的服務水平不斷改進。因此,2010—2013年間公司總資產周轉率水平高達1.2、1.4、1.3和1.2次,在能源公司中以巨額的資產規模實現這樣的資產周轉率實屬鳳毛麟角。endprint
(四)技術創新創造效益
技術創新讓艾克森美孚成為一個財力殷實的石油巨擘。技術創新是艾克森美孚提高競爭力的方法,也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手段。新技術的研發不僅為公司業務發展帶來新機會,而且為降低成本加大了“砝碼”。本文樣本期間艾克森美孚的銷售毛利率分別29%、27%、26%和25%。技術領先的背后是艾克森美孚在科技研究方面的“慷慨”投入。艾克森美孚始終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為企業發展動力的源泉,是保持和提升公司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樣本期間公司每年的研發開支均為20億美元左右,公司聲稱“好比每十年完成一次登月”。此外,公司每年的銷售/常規/行政費用總額高達500億美元之巨,其中人力資源方面的投資是其他公司不可比擬的。公司認為,人才比石油更重要。艾克森美孚兼顧員工個人發展和公司業務發展兩方面,從內部選拔管理人才,再根據這些人才各自的才能對其進行個性化的培訓。扣除上述期間費用后,公司的銷售凈利率為8%、9%、10%和8%。樣本期間公司的總資產凈利率為10%、13%、14%和10%。在雙倍財務杠桿(權益乘數為2)的作用下,同期權益凈利率分別高達21%、27%、29%和20%,權益凈利率較為可觀。此外,艾克森美孚還以高回報率聞名,其股息率接近股利大戶可口可樂。在美國,艾克森美孚的股票被戲稱作“寡婦股”,許多富有的男人在去世前會把一部分財產變現并購買艾克森美孚的股票,為其遺孀和后人的生活提供保障,甚至還會在遺囑上嚴格寫明賣出股票的條件。投資者靠艾克森美孚股票的分紅就可以實現生活的可靠保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球“油界一哥”艾克森美孚公司的財務故事總結為:規模經濟下資產利潤和投資規模不斷增加、穩定的資本結構實現可持續增長、全球能源管理系統支持下的高效率運轉以及不斷的技術創新為股東創造巨額回報。然而樹大招風,艾克森美孚公司也飽受各界的質疑和批評。其一,與艾克森美孚淵源頗深的洛克菲勒家族成員批評艾克森美孚太注重短期效益,忽視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資,為該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埋下隱患。其二,一些科學組織指責艾克森美孚對全球變暖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艾克森美孚一直被質疑油、氣燃燒排放的氣體導致大氣溫度升高。其三,股東們對該公司高管的巨額薪酬不滿。其四,公眾對艾克森美孚也有極大憤慨,消費者在為高油價惱火不已的時候,艾克森美孚獲得的利潤卻在不斷創新高。
據悉,艾克森美孚公司已經準備好以空前規模的投資來開發新的能源技術,以拓展傳統燃料的供應并促進新的能源資源。這臺曾被譽為“上足了油的機器”未來可能會憑借風能、太陽能或其他清潔能源,繼續譜寫企業的燦爛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