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危持++華沙
摘要:教學質量包括責任主體、責任履行、責任分析和責任監管等四個方面。教學質量提高的核心是責任的履行和監管,因受能力技術因素的影響,形而上的仍然是倫理道德問題。鑒于質量監測評價系統的信息化尚未普及,責任溯源需要理清責任在誰、責任是何、責任為何、責任標準、責任范圍、責任時間等六個元素。責任監管的關鍵是要事前編制責任矩陣,明確個人或部門責任,如此才能對責任的履行做出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
關鍵詞:教學質量;責任主體;責任履行;責任分析;責任監管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9-0130-05
教學質量與責任主體
(一)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不是一個固定不變、明確具體的概念,而是不斷提升、動態變化的概念。教育家布盧姆對教學質量曾有過描述:教學質量指如何向學生提供線索或指導;學生參與(外顯地或內隱地)學習活動的程度;以及如何給予強化以吸引學生學習。教學質量指的是教學對學生達到預期教育結果的促進程度,包括學習活動是否合理和恰當,是否考慮了學生的特征(如年齡、先前知識、動機等)等,涉及眾多的教學因素,特別是教師對學生和教學內容的處理、對學習任務和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等。按照現代教育觀,教學質量指的是教學雙方及社會各界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程度,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也是要求較高的描述。由于滿意度是不斷充實、完善和深化的,因此,教學質量的內涵是不斷改進、優化和提升的。由于評價主體(教學雙方和社會各界)多元化,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也是多維的,因而教學質量的優劣也不是單方面能夠認定的。
教學質量的概念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化,由此引發了人們對承擔責任主體的重新思考。
(二)責任主體
教學質量的責任主體是誰?這是涉及責任溯源的根本問題。有人認為,教學質量的責任主體是學生,主導是教師,主管是學校領導。將學生置于責任主體的位置上,有其一定的道理和法律依據,因為學生的主要責任就是學習知識,增長才干。學生學得好,才干增長快,教學質量就好。但學生是分年齡段的,不同的年齡段,承擔不同的民事責任,在學生未成年之前,將教學質量的責任主體置于學生身上,既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也不符合教育規律。對于無能力承擔民事、刑事責任的學生而言,教學質量的責任主體不應在學生,而應在教師和學校。前面有關教學質量的描述,強調的是立足于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用適當有效的方式,組織、指導并幫助學生學好知識,增長才干,教師是教學質量的主要責任人。
將教師作為教學質量的主要責任人,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為依據的。教學質量的其他責任人,實際上包括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所有人員,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為依據的。但教學不同于教育,適齡學生的教學場館主要在學校,學校所有教職員工(包括學生)都是教學質量的責任人,只不過由于教學任務的分工不同,承擔的責任有所區別。不能將教學質量的責任認為僅僅是具有教師身份人群的責任。實際上,從校長到學生,從教學行政管理人員到實驗實訓室的儀器設備管理員,對教學質量都負有不同程度的責任。但就某一分工而言,責任有所側重。因此,教學質量的責任溯源,可以映射到校園中的每位個體。
(三)相互關系
認可教學質量是教學雙方及社會各界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程度,實際上就在教學質量與責任主體之間建立了內在聯系。教學質量是教學雙方共同關心的培養與成長的大事,責任共擔,成效共享,質量互評,教學相長。教學質量的責任溯源,可以追溯到教師方面、學生方面、管理方面或領導方面,而非單純是某類教學群體的責任。這種內在關系是客觀存在的,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遠程教學和網絡課程、“云課堂”和“大數據”式教學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責任主體各方對教學質量的貢獻份額和程度不斷發生演化,使教學質量的責任溯源顯得十分重要并能發揮有效的導向作用。當研究某項教學質量問題時,依據內在聯系,通過責任溯源,可以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
責任履行與質量監控
(一)責任履行
教學質量的責任履行從設崗分工開始。擔任某一教學崗位角色的人員,如專職專任教師、班主任、職能處室負責人、黨政領導干部等,從上崗之日開始,就肩負相應的責任。沒有質量的責任,等于沒有上崗,也即沒有履行責任。因此,所謂責任,均有某種質量標準要求。為了達到責任人(至少)應該達到的教學質量標準,學校常采用師德師風思想道德教育、制定各級各類教學人員規章制度、簽訂教學任務(質量)責任書等作為要求,促進和衡量不同角色的責任履行。
責任履行的基本原則是“按需設崗,定崗定編,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守其責,按勞分配”。為了清楚地看出某類教學角色擔當的責任,筆者整理出高職院校四類教學人員應該履行的責任,以便分析問題。
教學行政管理人員的責任 歸納起來,有如下四種:規劃責任(專業建設、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遴選),行政責任(教學組織、管理體制、規章制度、項目執行),保障責任(師資隊伍、設施設備、實驗實訓、成本效率)及質控責任(備課授課、作業輔導、實踐教學、檢查評比)。
專業教師的責任 歸納起來,有以下四個方面:培養責任(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專門知識、能力和素質),研究責任(學習研究發現真理、增擴知識和開發新技術),質控責任(對教學質量提高和不斷改進承擔義務)及社會責任(以教師的身份和角色發揮社會文明促進作用)。
專業學生的責任 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項:學習責任(學習專業知識、技能,具備專業素質),成長責任(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社會責任(道德文明、理想信念、遵紀守法、就業創業、身心健康)及安全責任(學習生活、交通交友、實訓實習、飲食運動、公共財產等安全責任)。
教學督導員的責任 教學督導員隊伍是一個特別的群體,其工作的性質和特征決定其承擔以下四項責任:監督責任(通過調研,實施督教、督學、督管和質量測評),協調責任(協調師生之間、師生和管理部門之間、各部門與學校領導之間關系),指導責任(發現問題、指出缺點、分析原因、總結經驗、信息反饋)及參謀責任(研究教學熱點、難點、疑點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