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欣文
摘 要:小城鎮建設改善了農民的生存、居住條件,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小城鎮建設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使農村城鎮化建設更好更快的發展,這是目前急需破解的難題。
關鍵詞:小城鎮建設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7-056-01
當前,全國人民朝著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大步前進。中國廣大農村的小城鎮建設、農村城鎮化也隨著中央實施的土地增減掛鉤的惠農政策迅速發展著。廣大的農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由此,我國廣大農村正迎來巨大的變革,這場變革在給廣大農民帶來實惠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亟待解決與思考。
一是小城鎮建設使廣大農民的居住條件、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小城鎮建設讓廣大農民住上了干凈的樓房,用上了環保的燃氣。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改變了過去家家煙霧繚繞,生活垃圾隨處亂扔,牛、羊、雞糞遍地,蒼蠅、蚊子漫天飛的亂象。改善了農民的生活居住條件,使農民的身體健康有了進一步保障。
二是小城鎮建設與農村社區化騰出了更多的土地,使農民得到了更多的土地,同時也壯大了集體經濟。通過小城鎮建設,農民居住社區化,讓廣大農民居住條件更好的社區。政府通過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對舊村進行拆遷改造,整理出了大量土地,使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的承包地,同時也壯大了集體經濟。農民可將增加的土地進行土地流轉、開發,廣大的農民在流轉土地得到收益的同時,還可以在這些流轉或開發的土地上進行打工增加收入。
三是小城鎮建設的發展,加快了農村城鎮化的進程。隨著小城鎮建設的推進,土地的流轉開發,使越來越多的土地集中在少數大戶手中。這樣一方面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使更多的現代化農業機械有了用武之地,從而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使更多的農民特別是新一代有知識有文化的農村青年流向城市或到這些土地流轉大戶中打工就業,這樣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加快了農村城鎮化的進程。
小城鎮建設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民的居住條件,給農民帶來了實惠,讓廣大農民和全國人民一樣共享改革帶來的成果,但同時也隨之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小城鎮建設雖然讓廣大農民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但農民過去養的牛、羊、豬、雞等牲畜,家禽無法再養。過去農民一家一戶幾乎家家都養牛、羊、家禽,這樣一方面增加了農民收入,特別是老年人,既不能出去打工,又不能從事種植等大體力勞動,唯一收入就是靠在家中利用農村自然條件散養些雞、鴨、牛、羊、豬等作為日常生活來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人的“錢袋子”、“小銀行”。另一方面還可以堆積農業種植不可缺少的有機肥,降低農業種植成本。住上樓房后,這些家畜、家禽不能再養了,農民收入尤其是老年人收入失去了一個重要來源。
其次,小城鎮建設雖然讓廣大農民住上了樓房,但農民種養殖用的工具如拖拉機、水泵、噴灌機、農藥機械等各種機械無處存放了。同時農民種植收獲的大量農副產品及附屬品如糧食、干果、鮮水果以及準備用來作為飼料的各種農作物秸桿也無法存放,這給農民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成了目前小城鎮建設中遇到的一大難題。
第三,農民住上樓房后,農民廚房用的燃料如何解決。過去農民一家一戶基本是靠農作物秸桿解決廚房燃料問題。小城鎮化后,讓農民把秸稈搬上樓去作燃料顯然是不現實的,但讓小城鎮或社區特別是遠離交通要道的邊遠社區近期用燃氣解決廚房問題是很難做到的,這也是目前小城鎮建設后農民居住面臨的一大難題。
第四,小城鎮建設使農民的生活垃圾相對集中存放、處理。但個別地方由于管理方面的滯后,對于垃圾處理不及時,使部分小城鎮、社區衛生臟、亂、差,很容易形成二次污染,這又是小城鎮建設一大難題。
小城鎮建設給農民帶來了實惠,讓農民共享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又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國家應隨著小城鎮的發展、建設出臺相應的政策加以解決。
第一,國家出臺相關的扶持補貼政策,幫助農民將農作物秸稈進行處理。一是可以幫助農民將農作物秸稈進行免費粉碎成動物飼料出售給牛、羊等養殖戶作為飼料,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收入。二是可以免費在各個小城鎮社區建幾處大型沼氣池,收購農作物秸稈作為沼氣原料生產沼氣。由此產生的沼氣供社區居民有償使用,這樣即解決了居民的燃氣問題,又減少了因燃燒秸稈帶來的污染問題。同時產生的沼液、沼渣有償出售給農民作為有機肥料種植農作物,從而降低種植農作物成本。
第二,對小城鎮建設的樓層設計應因地、因人、因居制宜。對因經濟發展完全失去土地靠外出打工或在當地工業園區解決就業問題的農民,可以蓋小高層建筑,集中生活。這部分人失去了土地,不再種植農作物或從事養殖業,也就不會產生上述困難。但對于相對偏遠的山區,通過舊村改造,土地增加掛鉤而社區居住的農民,這部分農民的土地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建設這樣的社區就應考慮集中建設連片二層復式樓,使農民每家有一獨立小院,以便放置農業機械和農副產品。同時還應設立特定的養殖區,讓農民利用生產的農副產品,產生的秸稈飼料養殖一些家畜、家禽,以解決農民集中居住后的后顧之憂。
第三,進一步加大對老年農民的社會保障建設力度。小城鎮化建設更要讓農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一是每個社區建立一處政府補貼的敬老院,讓孤寡老人或子女打工不在身邊的老人有一處養老之地。二是提高對6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金補助標準和醫療報銷比例,使60歲以上的老人即使不進敬老院自己生活也無生活、醫療之憂。使他們年老以后不再依靠養雞、鴨、牛、羊這些家畜、家禽作為自己的“錢袋子”、“小銀行”來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總之,加快農村小城鎮化進程讓廣大農民共享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是國家富強,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不斷發現和解決共享成果中帶來的新問題,全國人民的國家富強夢就一定能實現。
(作者單位:臨沂職業學院督導辦公室 山東臨沂 276017)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