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安
摘要:打造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升級要精細管,理,具體措施是:強化食品安全意識,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立基于物聯網的綠色食品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積極開展合資合作;積極開展“拓域外”工作;借助網上購物平臺進行銷售。
關鍵詞: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升級
中圖分類號:F42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7-0087-02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過去的2013年,“鎘大米”、“奶粉摻假”、“假羊肉”等問題,給百姓生活帶來不小的困擾。如何保衛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再次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
一、從國家層面著眼設計,建設黑龍江省“中華安全食品大廚房”
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擁有稀缺的寒地黑土資源,盛產的水稻、玉米是國內稀有的優質品種。全國各地期盼吃到綠色食品,希望從國家綠色食品生產重要基地,轉化成為國家綠色食品安全生產基地,讓更多的安全、健康食品走進全國百姓的廚房。
全國百姓吃不夠綠色食品,農民又期盼著生產更多的綠色食品實現增收,這兩種需求同時存在,說明黑龍江省的綠色產業發展得還不夠。目前黑龍江省綠色食品有四個第一:產量全國第一,2013年,全省綠色食品認證產品總產值1600億元,占全國的1/6;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全國第一,超過全國認證總面積的1/4;標準化生產水平全國第一,標準化生產基地為全國總面積的1/2;綠色食品產品抽檢合格率歷年來都是全國首位,2013年達到99.37%。但黑龍江省綠色食品銷量在全國卻不是第一位的。這和長期以來一直重視種植,卻在無形中忽略銷售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缺少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發展綠色食品產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國家應充分發揮寒地黑土資源優勢,把黑龍江省從“中華大糧倉”幫扶成為“中華大廚房”。為全國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國家應在政策和資金上對龍江食品產業發展給予支持,設立綠色食品安全生產基地建設專項資金,用于安全食品生產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綠色生產資料的研制、人才培訓和市場品牌建設等方面。同時,對全產業鏈龍頭企業產業化生產給予支持,建立起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安全食品鏈。為“三品一標”的地產資源食品加工產業園區投入資金,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穩定原有補貼政策的前提下,還應制定出臺優質農產品、特色農產品的補貼政策,充分調動廣大企業和農民生產優質農產品的積極性,向社會提供更多健康和安全食品。國家還應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目標的實現。同時對水資源治理也應給予資金支持,以凈化農業生態環境。
二、強化政府推動支持作用,合力刻畫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整體形象
當前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健康性需求日益強烈,這為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帶來了寶貴的市場機遇,但機遇不意味必然會成功,要靠智慧和苦干才能把機遇變成結果。政府部門要有緊迫感,要引導企業在生產環節上不能取巧,要確保產品質量,還要下大氣力加強市場營銷。為把綠色食品產業上升為全省重大產業、培育綠色品牌及建立長期穩定的銷售體系,開始建立由企業發揮主體作用與政府推動支持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合力,推動黑龍江省綠色食品長期穩步開拓國內外市場,不斷提升綠色食品市場占有率和優質優價水平,鞏固在高端綠色食品市場的領先地位。
去年,黑龍江省制定并公布《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綱要》,舉辦中國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綠色食品產業加快發展,食品工業增加值增長19.9%,上升為黑龍江省工業經濟中的第二大產業。今年,針對農產品量大鏈短、種強銷弱的實際,強化農產品加工特別是市場營銷環節,出臺了《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市場推廣工作方案》。省政府安排8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綠色食品產業,其中投入2億元推動營銷渠道建設,在哈爾濱建設黑龍江綠色食品常設交易中心,組織省內企業在有關大城市舉辦并參加全國高水平綠色食品博覽會,在全國開辦100家黑龍江綠色食品旗艦店、3000家獨立品牌連鎖店,進入上萬家主流超市,同時充分運用網絡營銷,促進品牌形象推廣和營銷渠道推廣相結合,強化質量安全,讓黑龍江綠色食品在全國市場體系中做到產品供給信息充分、渠道暢通、品牌可識別、安全有追溯保障。
在政府推動支持下,黑龍江省成立了綠色食品展銷協會,合力刻畫龍江綠色食品產業整體形象。協會由從事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組成,將在政府與綠色食品企業之間、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產地和銷地之間構建一座暢通無阻的聯系橋梁。目前已有46家團體會員,12名個人會員。
新成立的綠色食品展銷協會在省政府綠色食品市場推廣聯席會議領導下,負責制定旗艦店、連鎖店、目標超市、電商平臺標準和工作制度,并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引導和規范會員企業行為。主要任務有:負責“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市場推廣方案”的組織實施;建設并完善網絡交易、質量監控、電子結算、檢驗檢測和物流配送等配套系統,常年對外展示和銷售綠色食品;舉辦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提供交流、溝通、商談、推介、宣傳的機會和平臺,提升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的認知度和競爭力;組織黑龍江省綠色食品企業參加國內外展覽會及商務洽談活動,為開拓市場和國際化經營提供服務;推動和支持企業借助產品品牌和渠道品牌,建設覆蓋全國營銷網絡;指導和監督會員企業依法經營,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組織講座、研討會、業務培訓;承擔業務主管單位、政府有關部門交辦的工作等。
協會將為促進食品產業加快發展,進一步提升食品品質,引進更多戰略投資者。協會將引導企業抓緊解決好目前部分產品標識及外包裝不符合銷售地法律法規,以及企業參與不夠、產品推廣不到位、產品賣不出好價錢等問題。要趁熱打鐵、乘勢而上,高端站位、精心策劃,用好政策、搶占市場,嚴把關口、寧缺毋濫,抓住歷史機遇,搶占發展先機,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營造氛圍、創造條件。要進一步強化食品質量監管,建立和完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制定與國際接軌的綠色食品質量標準,切實加大市場監管力度。要著力打造綠色食品品牌,制定綠色食品品牌發展戰略規劃,做大“老字號”、培育“新品牌”,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要全力擴大招商引資、戰略合作,堅持規劃引領招商,突出招大引強,加強與流通領域企業合作。
合力刻畫龍江綠色食品產業整體形象:一要強化產品品牌和渠道品牌建設,把龍江食品的天然信用轉化成市場體系中可識別的產品品牌信用和營銷渠道信用,并通過政府監管信用使龍江綠色食品得到更廣泛的市場認同;二要在產品包裝設計上下功夫,讓包裝設計為產品增添魅力和吸引力;三要重視各種營銷方式,既要開辦龍江綠色食品旗艦店、獨立品牌連鎖店,也要努力進入主流超市,還要用好電子商務網絡營銷渠道;四要注意產品標準問題,努力適應不同目標市場和地區的不同標準;五要用好物流體系,政府部門要搜集企業的物流需求信息,形成物流規模,降低物流成本。
三、打造管理升級版,形成大型企業營銷新模式
發展壯大龍江綠色食品產業的生命力在市場,企業的市場拓展能力和市場前景是營銷網絡升級的關鍵。企業自身要有先進的市場營銷理念和方法,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自己。北大荒集團作為全省綠色食品營銷的龍頭企業,搶抓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的契機,加快營銷網點戰略布局,打造墾區從產地到市民餐桌的全產業鏈條。北大荒營銷股份有限公司現經營“北大荒”及旗下的“九三”、“豐緣”、“完達山”、“北大荒綠野”等品牌綠色農產品,包括雜糧系列、大米系列、山珍系列、食用油系列、飲料系列、酒水系列、籽粉系列、豆粉系列、蜂產品系列、醬系列、面粉掛面系列、休閑食品系列,累計12大類綠特產品,其中“北大荒綠野”品牌雜糧等產品,由企業制定了高于同行業產品的質量標準。作為首批獲得政策支持的企業,北大荒營銷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北大荒集團的戰略部署,出臺了《加盟商拓展實施方案》,拿出2000萬元分三年給予加盟商新開店支持,同時建立輔助區域代理“標桿店”拉動以及老加盟店帶動新加盟店的“一帶一”的展店幫扶機制,為去年營銷網點的快速拓展提供保障。去年,公司新開拓營銷網點93家,累計實現910家,輻射全國24個省110個市(縣)。今年,北大荒營銷股份有限公司發揮北大荒品牌優勢,整合資源,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按照強主業、定模式、精管理、增效益“12字”方針,全力打造覆蓋面廣、功能齊全、競爭力強的國內一流的北大荒農產品營銷網絡。公司按照“營銷總部+區域公司+旗艦店+加盟店+銷售點”的經營鏈條,輔助商超渠道、配套線上銷售的經營模式。由旗艦店、核心連鎖店、社區連鎖店形成多種終端店面形式,為具備不同條件的加盟商打造合作平臺,通過“一帶一”、展會、網絡等渠道招商,按照《北大荒綠色食品營銷網絡2014年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根據不同的終端形式,給予每店10萬元至145萬元不等的專項開店資金支持。今年重點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南京、廣州、天津等核心城市,建立規模在200-500平方米的旗艦店7家,力爭完成旗艦店20家,以核心連鎖店和社區連鎖店兩種形式建設連鎖店300家。計劃到今年年底,全國北大荒綠色食品營銷網點可達到1200家,力爭實現全年銷售收入130億元、利潤6000萬元。公司計劃到2015年新增北大荒綠色食品旗艦店45家、連鎖店300家(核心連鎖店100家、社區連鎖店200家),年底全國綠色食品營銷網點達到1600家。計劃到2016年年底營銷網點累計達2000家,同時,北大荒營銷股份有限公司躋身中國連鎖品牌50強行列。
網絡擴張,要靠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公司實行制度管理“五統一”、連鎖經營“九統一”。制度管理“五統一”,即資金、合同、資產、投資、人員統一管理;連鎖經營“九統一”,即統一商品采購、統一服務、統一人員培訓、統一信息管理、統一物流配送、統一供貨價格、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宣傳理念、統一視覺識別。公司完成了《公司中長期戰略構想與2014年發展大綱》及《公司組織設計和薪酬管理》咨詢、修訂工作,為公司的良性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完成經理競聘及部門定崗、定編、定責、定制度、定流程工作;制定下發了《目標考核管理辦法》和《2014年績效考評辦法》,編制完成了公司2014年的《管理制度匯編》;依據集團的風險控制要求,制定下發了《公司食品安全關鍵點防控措施》和《公司關鍵風險控制管理辦法》,并進行了內部培訓。同時,公司強化層級管理,增強履職意識,制定下發了《公司薪酬管理辦法》,實行全員績效考核;制定下發了《關于控制費用支出的管理辦法》,力求實現節本增效。通過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實行精細化管理,為綠色食品營銷網絡建設保駕護航。
四、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升級的措施
(一)強化食品安全意識,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為了加強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設,強化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今年,公司啟動了信息化建設,建立一套從生產到流通最終至銷售領域的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向可追蹤、儲運信息可查詢。
(二)建立基于物聯網的綠色食品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
實現對綠色食品從生產、加工、倉儲、配送、終端銷售到售后服務全產業鏈的管理,形成產業鏈管理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做好綠色食品管理的數據庫建設,推進與第三方電商平臺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提升銷售水平,實現流程化、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的管理。
(三)積極開展合資合作
公司先后與大連北方糧食交易市場良玖糧油有限公司、天津市好收成物流配送有限公司開展合資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劣勢對沖”目標。2013年,公司招商引資外方到位資金1.14億元,完成北大荒商貿集團考核指標5500萬元的207%,為實現“百億大營銷”和構建國際化物流產業集團創造了良好外部環境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積極開展“拓域外”工作
公司緊緊圍繞集團“拓域外”方針,積極捕捉市場商機,大膽開拓之前未涉及的領域及市場,本著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策略,加大力度開展新領域的項目調查研究。目前,公司進行中的“拓域外”北大荒(香港)有限公司冷庫項目和恒浦(大連)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投資項目,進展及經營狀況良好。
(五)借助網上購物平臺進行銷售
由區域公司或旗艦店配送商品,把“線上銷售”作為區域公司、旗艦店、加盟店的重要分銷渠道。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這種低成本、高覆蓋的商業模式,成為面向終端銷售的主要銷售渠道,在給傳統零售業造成巨大沖擊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商機。公司將繼續與原有電商合作伙伴京東商城、1號店、天貓、淘寶等網上購物平臺保持良好合作關系,逐步擴大商品的合作范圍,積極尋求與更多有實力的電商建立合作關系,高度重視與移動互聯企業的合作。在加盟體系內引入“全網連鎖”模式,要求加盟商在經營好實體門店的同時,利用網絡銷售平臺,采取多種辦法開展網上營銷,公司將適時推出一套適合網絡銷售的新包裝。
[責任編輯:文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