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鴿
摘要:當今中國旅游業迅猛發展,我國東北國際旅游業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步,迄今已取得突出進展,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應優化發展格局,擴大開放領域;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解決基礎問題;加強對外宣傳;提高科學技術水平,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現代國際旅游;開拓海外旅游市場;實現合作雙贏,建立共同市場。
關鍵詞:東北;國際旅游;對策
中圖分類號:F59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7-0276-01
一、優化發展格局,擴大開放領域
東北地區歷史悠久、文化獨特、幅員遼闊、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但是旅游產品卻主要借助于幾個熱點城市,并以這幾個熱點城市為依托來形成東北整個游覽觀光形象。觀光游覽產品類型過于單調,在特定的城市中特有旅游產品發展飽和,無所創新。所以要打破單一的旅游格局,可以通過市場篩選,形成以旅游實力雄厚城市為主體,城市或區域的相聯合的格局,形成新的經濟活動的聯合體,來打破產品各自獨立、行業部分壟斷和環節分割,加強區域聯系與合作,促進旅游市場新要素的產生,以此有效提高各個地區的旅游實力和旅游特色。著力構建五大區、十五亞區的東北地區旅游空間發展格局,形成帶動作用。五大區是指以沈陽、大連為樞紐的遼寧旅游區;以長春為樞紐的吉林旅游區;以哈爾濱為樞紐的黑龍江旅游區;以及蒙東北旅游區和蒙東南旅游區等。十五亞區是指哈爾濱冰雪旅游亞區、大興安嶺旅游亞區等。并依托旅游交通線路,將旅游資源串聯起來,形成密集的旅游資源共享網。
二、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解決基礎問題
首先,針對我國東北緯度高,易發生冰雪凍害等問題,應進一步健全旅游交通建設體系。其次,加快旅游信息服務平臺和游客服務平臺的建設,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旅游公共網絡信息服務體系,積極推動旅游業發展模式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提高旅游信息服務質量水平。最后,旅游衛生、安全設施和條件與國際標準相比有一定的距離,所以要加強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大基金投入,規范相關管理行為。如景區公共廁所修建要達到國際水平;冬季防滑防凍措施的具體落實等。
三、加強對外宣傳
旅游局在國外宣傳促銷方面投入的工作不多,各地方的促銷積極性很高,但基本上是對我國國內,且缺乏統一指導,所以總體效果不明顯,需要政府及相關企業在對外宣傳方面加大投入,在政策和資金上大力支持東北特色旅游的形象享譽國內外,打造國際旅游勝地。
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現代國際旅游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給旅游業注入新的活力和發展機遇,所以東北旅游要抓住國際潮流,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由物質資源依賴向依賴科技、管理創新轉變,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科技意識從而促進旅游業各個環節,各個要素的優化和提高,發揮網絡宣傳優勢,通過因特網技術收集旅游產品及目的地調查統計信息,通過電子郵件進行旅游咨詢服務,確認顧客預訂或接受預定。通過信息技術所獲得的信息來尋找商機,從而實現發展的目標。達到使歐美等遠地區的人們在本國也能無障礙的了解東北的特色旅游資源等的專業水平,形成國際旅游國內化。而打造科學技術體系,一方面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一方面又有效提高了企業的自我創新意識。依靠科技進步,促進國際旅游業的發展應將科技興旅的戰略思想落實到國際旅游發展的各個層面,如提高國際旅游管理水平的電子信息技術;提高決策科學化的評估技術等。
五、開拓海外旅游市場
中國自1994年首次參加PATA活動以來,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東北國際旅游應緊隨國家旅游策略步伐,今后應組織更多的旅游商參加有關國際旅游會議的各項活動,進行經驗互動,并增加銷售機會,開辟新的市場。針對不同目標市場,結合東北旅游資源特點,選取營銷策略,組合營銷手段,在國際旅游市場中開辟自己的領地。依托消費者的流動變向相應拓展相應的專項特種旅游市場空間,擴大東北旅游資源的價值實現空間,而且鼓勵本地區企業擴大經營,利用異域資源和消費市場來發揮自身在資源利用和市場開發方面的優勢。
六、實現合作雙贏,建立共同市場
利用東北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優勢,積極開發具有發展國際旅游活動的潛力地區和國家,加強與俄羅斯、蒙古、朝鮮、日本等的的邊境旅游合作,加強友好關系,健全交通體系,改善通關條件,簡化出入境手續。開辟與俄羅斯、韓國、日本通過海路的跨國旅游,并構建新以東北地區高水平發展將勢必給高等旅游職業教育的發展、旅游人才素質與旅游科研帶來新的要求。尤其是國際旅游更是面向多方位的服務群體,更多是來自旅游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人們,它對旅游人才的要求更高,因此要積極培養高水平的旅游市場營銷專家,有行業經驗的合格培訓者以及有效的旅游人力資源培訓機構,形成高水平的旅游人員持續輸出,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國際級旅游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金華.東北三省旅游業增長績效差異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東北亞談論,2012(4).
[2] 曾明華.中國旅游業“走出去”戰略與跨國經營問題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6.
[3] 高曉霞.中國旅游業國際競爭力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08.
[責任編輯:譚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