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巖
摘要:目前國內多數學者主要采用線性回歸分析方法、重點關注財政收入與GDP比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物價水平對公共預算收入與GDP關系的總體影響,通過黑龍江省公共預算收入、GDP及物價水平的實證分析表明:雖然剔除物價因素前后的公共預算收入與GDP之間均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但物價水平對公共預算收入與GDP的長期彈性、誤差修正比率都有重要影響。
關鍵詞:公共預算收入;GDP;物價水平;協整分析
中圖分類號:F81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7-0114-01
一、變量數據及單位根檢驗
選取黑龍江省1985-2012年度的名義公共預算收入和名義GDP的時間序列作為樣本,樣本容量為28,相關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網站、《黑龍江省統計年鑒》及黑龍江省經濟與社會統計公報。首先我們借鑒司春林(2002)的做法來計算第i年的GDP平減指數;然后,通過實際值=名義值/GDP平減指數,分別計算出黑龍江省1985-2012年的實際公共預算收入和實際GDP值。分別用REV1和GDP1表示黑龍江省名義公共預算收入和名義GDP(未剔除物價影響),分別用REV2和GDP2表示黑龍江省實際公共預算收入和實際GDP(剔除物價影響后)。此外,由于數據的自然對數變換不改變原來的協整關系,并能使其趨勢線性化,而且可以消除時間序列中存在的異方差,因此,分別對剔除物價影響前后的公共預算收入和GDP取自然對數,分別用LREV1、LGDP1和LREV2、LGDP2表示。
根據公共預算收入和GDP的時序圖,上述四個變量都有不斷增長的趨勢,且變動方向一致,表現出一種不平穩的特性,但一階差分變換后的各變量的時間序列變得較為平穩。為防止“偽回歸”現象的發生,運用ADF方法檢驗上述四個時間序列的原序列及其一階差分序列的穩定性發現,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上述四個序列都是非平穩的,但其一階差分序列都是平穩的,即都是I(1)序列,因此可以對四個變量分別進行協整分析。
二、協整檢驗與模型估計
這里采用Engle-Granger兩步法,分別對四個變量進行協整回歸。得到的協整方程的擬合情況中,R2和調整后的R2都較接近1,但模型整體線性回歸擬合的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兩個協整方程的DW值都太小,說明存在自相關現象。為此,分別加入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的滯后因素,分別重新估計上述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根據AIC準則確定各變量的滯后階數為1,這實際上屬于一階自回歸分布滯后模型ADL(1,1),根據兩個ADL(1,1)模型的擬合情況,R2和調整后的R2都比原模型提高了很多,更為接近1,顯示模型整體線性回歸擬合效果較好;另外,新模型DW值比原模型提高了很多,都接近2,表明序列基本不存在自相關性,且變量系數都較為顯著。再對新模型的殘差序列做ADF檢驗,發現,e1和e2的ADF檢驗統計量值小于顯著性水平為0.01時的臨界值-2.656915,這表明殘差序列為平穩序列,所以e1和e2是平穩的。
因此,我國財政收入與GDP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現將四個變量之間的協整方程寫成如下形式:LREVi =αi + βi LGDPi(i=1,2)。由式ADL(1,1)模型可計算出其中的回歸參數,進而得出四者之間的長期協整方程分別為。
LREV1 =-0.902 + LGDP1 (1)
LREV2 =-5.240 + 1.612 LGDP2 (2)
根據模型(1),若不剔除物價影響,黑龍江省GDP每變動1%,公共預算收入在長期內將同方向變動1%,即黑龍江省公共預算收入對其GDP的長期彈性為1;根據模型(2),若剔除物價影響,黑龍江省GDP每變動1%,公共預算收入在長期內將同方向變動1.612 %,即黑龍江省公共預算收入對其GDP的長期彈性為1.612。因此,物價因素削弱了長期內公共預算收入與GDP的關系,但不會改變其顯著的正相關性。
三、誤差修正模型
誤差修正模型可以分析協整關系的動態調整過程,被解釋變量的波動可以分為短期波動和長期均衡兩部分,短期波動由解釋變量的差分項來反映,長期均衡部分由誤差項得到反映。這里分別用ecm1和ecm2表示原模型的殘差序列,建立誤差修正模型:
△LREV1t= 0.162-0.360 ecm1t-1-0.287△LGDP1t (1*)
(2.994) (-1.811)(-0.788)
△LREV2t=-0.196-0.131 ecm2t-1+3.003△LGDP2t(2*)
(-1.549)(-0.628) (2.216)
根據模型(1*)和(2*),誤差修正項ecm1和ecm2的系數為負,符合反向修正機制,說明長期均衡趨勢偏離的收斂機制在起作用,作用的幅度為:上一年度的非均衡誤差分別以36%和13.1%的比率對本年度的公共預算收入(對數)做出反向修正,一旦短期波動偏離了長期均衡關系的軌道,誤差修正機制的存在能夠糾正這種偏離,并將公共預算收入與GDP之間的關系拉回到長期均衡關系的軌道。但剔除物價影響前的修正力度(-0.36)要比剔除物價影響后的修正力度(-0.131)更大一些。
四、結論與啟示
可見,無論是否剔除物價水平的影響,黑龍江省公共預算收入與其GDP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一旦GDP的短期波動導致公共預算收入偏離了二者長期均衡關系的軌道,誤差修正機制將公共預算收入與GDP之間的關系拉回到長期均衡關系的軌道。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物價水平對公共預算收入與GDP的長期彈性、誤差修正比率具有重要影響:剔除物價影響前后的長期彈性分別為1和1.612,剔除物價影響前后的誤差修正比率分別為36%和13.1%。這對于多數學者不考慮物價因素直接對財政收入與GDP進行計量分析是一個重要的啟示。
參考文獻:
[1] 韋邦榮,楊玉生.中國財政收入與GDP之間關系的協整分析與誤差修正模型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6(1):49-53.
[2] 劉平,梁瑜.工業增加值、物價與增值稅的長期聯動效應分析[J].區域金融研究,2012(2):78-83.
[3] 蔡德發,孫雪梅.黑龍江省地方財政收入與GDP的相關性分析[J].統計與咨詢,2006(6):76.
[責任編輯:方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