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實
城鄉養老一體化,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大勢所趨,更是打破城鄉養老二元結構,實現城鄉居民公平養老的客觀要求,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群眾關心、政府關切的焦點問題。馬年春節剛過,中央政府就在民生領域刮起了一縷“春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7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重要決定,合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此舉標志著我國在破解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碎片化”,實現公平養老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7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二屆人民政府第3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廣西城鄉養老“并軌”政策正式落地,今后,兩項制度的繳費檔次、財政補助標準和養老金待遇水平將全部統一,城鄉居民可公平共享這一社會發展成果。新政策將給城鄉居民養老帶來怎樣的變化?他們將從中獲得怎樣的利好?圍繞參保人關心的各類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對《實施辦法》進行了詳細解讀。《實施辦法》共十章三十八條,對參保對象、繳費標準、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待遇、政策銜接等作出了明確規定,亮點紛呈,利民惠民。
明確參保范圍,養老保險制度覆蓋城鄉居民
《實施辦法》第四條明確參保范圍為:具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符合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一規定將原來沒有被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的人員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鼓勵符合條件的居民從年輕時起就參保繳費,年老后獲得更加可靠的保障,并明確了在戶籍地參保,有利于實現屬地管理,方便提供服務。
多方籌集資金,12個繳費檔次自主選擇
《實施辦法》規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構成。個人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實施辦法》規定的繳費標準比新農保增設了7個檔次,比城居保增設了2個檔次,為有更高繳費意愿和能力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在集體補助方面,《實施辦法》規定,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范圍。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實施辦法》規定,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為鼓勵城鄉居民選擇較高檔次繳費,建立多繳多補的激勵機制,對較高繳費檔次適度提高補貼標準,對100—800元繳費檔次分別按每人每年30元、40元、50元、55元、60元、65元、70元、75元進行補貼,對900—2000元繳費檔次統一按每人每年80元進行補貼。
《實施辦法》擴大政府對困難群體代繳養老保險費的范圍,規定城鄉重度殘疾人、貧困殘疾人、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由政府代繳養老保險費100元;不屬于上述四類群體的城鄉低保對象由政府代繳養老保險費50元。繳費困難群體可在政府代繳基礎上增加個人繳費,并享受按政府代繳金額與個人繳費合計金額對應繳費檔次的政府繳費補貼。
個人賬戶一經建立,終身不變
《實施辦法》規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為每個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實行完全積累,實賬管理。個人賬戶儲存額按國家規定計息。參保人死亡,其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以依法繼承。參保人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在繳費期間跨統籌地區轉移戶籍的,可將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轉入遷入地,并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已經按規定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無論戶籍是否遷移,其養老保險關系不再轉移。
首建喪葬補助金制度,減輕參保居民家庭的喪葬費用負擔
為及時核查參保人領取待遇的信息,減輕參保居民家庭的喪葬費用負擔,鼓勵參保人家屬及時申報終止養老保險關系,《實施辦法》首次建立喪葬補助金制度,并將于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參保人員在領取養老金期間死亡的,經辦機構從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發放養老金,并按人均不低于400元標準一次性支付喪葬補助金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具體補助標準由各統籌地區人民政府確定。
養老待遇支付終身,鼓勵長繳多得
《實施辦法》規定,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基礎養老金由政府出資建立。目前自治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75元。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提高當地基礎養老金標準,具體辦法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確定。自治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規定和全區經濟發展及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繳費超過15年的參保人員加發基礎養老金,加發基礎養老金所需資金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解決。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個人賬戶養老金從參保人的個人賬戶中支付,參保人的個人賬戶支付完后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負責繼續發放個人賬戶養老金。
延伸閱讀:政策落地實施要盡快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
“三分制度,七分落實”。要將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一惠及廣大老百姓的利好政策落實到位,要盡快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雷震在自治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工作視頻會議上對全區推進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工作部署。他指出,全區人社系統要充分認識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大意義,全面領會、準確把握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要點,精心組織、扎實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各項工作。endprint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本地實施辦法。各地要全面領會國務院8號文件和自治區《實施辦法》精神,把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3個不變”“3個完善”“4個統一”“10項創新”的內容,結合新農保、城居保的實踐經驗和本地實際,在周密測算的基礎上,制定當地的實施辦法并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備案。
二要搞好政策宣傳,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各地要籌劃好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良好氛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宣傳欄、政府網站、短信平臺等傳統和新興的傳播媒介,策劃重點宣傳工作,正確引導輿論;要注重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持續地開展面對面的座談交流、政策咨詢活動;要著力宣傳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意義,宣傳社會保險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宣傳多繳多補的激勵機制,宣傳資金籌集、個人賬戶管理、養老保險待遇中的創新內容;要針對當前群眾思想中的困惑、疑慮進行宣傳解釋。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科學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資源和社會保險經辦管理資源,充實加強基層經辦力量。要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人員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要把國務院8號文件和自治區《實施辦法》的政策精神吃透弄準,保證落實到位不走樣。
三要規范經辦規程,整合信息系統。各級人社部門要積極規范本地經辦規程,使操作環節與政策同步推進。社保經辦機構要嚴格按照統一的經辦規程和項目標準進行操作;要不斷革新服務手段、提升服務效能;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優化辦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廣西人社廳將統一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并逐步對自治區《實施辦法》中的革新內容進行調整完善。各級人社部門要按照統一部署,配合做好當地信息系統數據的整合調整工作。要指定專人負責修改信息系統的基礎數據,并注重數據校驗核對,確保參保人的權益不受損害。做好社會保障“一卡通”的發行和推廣工作,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四要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加強基金監督管理。各地要抓緊時間采取有力措施繼續抓好參保和續保工作,確保全年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要繼續大力推行金融機構代扣代繳保險費服務,杜絕現金收費,防范基金風險。要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基金稽核監督制度,對基金的籌集、管理、發放進行全方位監控和定期不定期檢查。各地要認真研究基金管理的風險點,建立嚴格規范的基金管理制度,每年主動進行基金審計,及時向社會公布信息并引入社會監督,做到基金公開透明,制度在陽光下運行。
五要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調研督查。各級人社部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任務、時間、責任,務求早見實效,確保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順利進行;要積極爭取同級財政部門的支持,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經費,要加大對宣傳工作投入,確保宣傳工作不漏死角,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要強化督促檢查,建立信息報告制度,及時全面掌握情況,更好地督促指導下級部門開展工作;要針對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集中精力加以解決;要注重總結經驗,樹立先進典型,組織經驗交流活動。
《實施辦法》四大關鍵詞
“3個不變”即統賬結合的制度模式不變,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資金籌集渠道不變,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待遇支付政策不變。
“3個完善”即強化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等激勵機制,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整合經辦機構、健全服務網絡、規范經辦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4個統一”即統一制度名稱,統一政策標準,統一管理服務,統一信息系統。
“10項創新”即進一步明確了參保范圍,將原來沒有被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的人員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統一規定并適當提高了繳費檔次,為有更高繳費意愿和能力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進一步完善了繳費激勵機制;擴大了對繳費困難群體的幫扶,增加了政府為貧困殘疾人代繳100元的內容;進一步明確了領取條件;調整了個人賬戶計息和個人賬戶余額繼承政策;建立喪葬補助金制度;完善了制度內跨地區轉移接續辦法;完善了老農保與城鄉居保的銜接政策;提出了自治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對基層財政確有困難的地區可給予適當的工作經費補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