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對企業的穩健經營與長久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就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財務風險
中小企業是指從資產規模、人員數量以及經營規模三方面來分析得出結論的,它是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的。中小企業的生產規模相對較小,主營業務往往比較單一,一般中小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是想統一的。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與技術創新,而且對于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減小貧富差距以及促進社會穩定方面也起著關鍵作用。而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是關乎中小企業能夠穩健經營、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中小企業特殊的組織結構與運營方式使得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成為我們應該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
一、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的問題探究
(一)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較差
由于金融機構的融資門檻較高,一般要求具有較高的信用條件以及抵押、質押等擔保方式,另外通過金融機構進行間接融資的成本比較高,手續會比較繁瑣,所以中小企業間接融資能力較弱。對于在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方式而言,如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這種融資渠道一般會要求企業具備一定的資產規模、連續盈利以及組織結構等條件,進入門檻對中小企業而言也具有較大難度。再者,企業可以通過向個人、其他企業以及利用自身利潤積累等方式來進行融資,該融資渠道的融資規模一般較小,科融資的渠道一般較少。可見,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較差。
(二)財務信息可信度較低,財務透明度較低
首先,中小企業出于避稅逃稅、提高自己的融資可能性等原因,往往會在經營管理者的授權下進行人為粉飾財務報表。其次,由于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權與所有權的統一性,使得企業運轉往往依據所有者個人的意見來進行,不會考慮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這樣就會使得企業的財務數據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觀臆斷性,可信度較低。最后,由于中小企業的組織機構不健全,財務人員的設置不合理、素質較低,而且由于企業的監督機制的不到位,往往會發生財務人員由于一己私利而造成賬實不符以及不按照規章制度進行操作的現象。
(三)缺乏必要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
受到中小企業自身資金規模以及節約成本的因素驅動,以及風險管理觀念的落后,往往會造成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不健全。同時,在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對于風險管理制度的落實狀況也往往差強人意。
(四)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
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往往學歷水平較低,專業素質不高,這就使得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財務工作一般都是依靠一名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會計來掌控與運行,但是這往往會造成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的觀念落后,使企業缺乏一種自上而下的科學而又系統的財務管理模式。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研究
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所在,如經營管理觀念落后等,也有外部原因,如政府扶植以及金融支持、外部監管等方面的原因所在。所以提高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改善: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在提高財務管理自覺性的同時,應該勇于突破傳統的家族管理方式,積極引進先進的財務管理方式。中小企業應該建立會計電算化制度,使得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更加及時、準確。同時,中小企業應該引入外部監督機制,比如公共財務總監制度,以此來提高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可信度與公信力,促進中小企業的經營運作的良性循環。除此之外,中小企業應該建立財務風險控制機制,通過風險轉移、風險規避以及風險對沖等方式來降低企業經營管理與財務管理的風險水平,實現企業的穩健經營管理。
(二)擴展企業的融資渠道,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
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最根本的方式是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與聲譽水平,這是保障企業可持續經營的根本所在。同時,為了緩解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可以考慮采用融資租賃的經營方式來購入固定資產以及大中型設備,這種融資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與融資時間。除此之外,中小企業可以考慮通過應收賬款抵押的方式進行融資,這種融資方式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且能夠盤活企業的流動性較差的資金,并使企業快速獲得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總之,中小企業應該綜合考慮自身的資金需求與融資成本,結合企業主營業務的特點,合理選擇適合自身的融資方式。
(三)建立健全企業的財務組織機構設置,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
企業財務組織機構的健全與其崗位作用的真正發揮,是企業通過內部控制制度來加強自身風險防范、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中小企業首先應該保障關鍵崗位的設置,而且不得混崗。其次對于財務人員的管理,應該根據其對企業的貢獻程度給予其不低于同業薪資水平的待遇,并建立科學有效地薪酬體系與獎懲制度,促進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財務人員的企業忠誠度。同時,定期組織對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考核與專業素質提高,注重財務人員的非專業能力。
(四)政府應該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所以政府應該給與中小企業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及一定的財政補貼和投資優惠,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與金融環境。其次,應該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光宇.淺談如何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2(08)
[2]黃麗莉.淺析加強企業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0(15)
作者簡介:張海(1976-),男,本科,會計學,現就職于山西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審計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