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要:秤錘樹是國家二級保護瀕危樹種,由于其種子具深休眠的特性,自然更新能力極弱,加上人為的樵采,目前野生品種已面臨滅絕狀態,為保護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該文對其特征特性及培育方法進行了簡單介紹,以期對其推廣和應用有所裨益。
關鍵詞:秤錘樹;種子繁殖;扦插繁殖;綠化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7-120-02
秤錘樹(Sinojackia xylocarpa Hu),是我國植物分類學家胡先骕教授根據秦仁昌先生1927年在南京幕府山采集的模式標本而定名,安息科秤錘樹屬,是我國特有的一個少種屬,目前僅發現有6個種:秤錘樹,狹果秤錘樹(S.rehderiana)、棱果秤錘樹(S.henryi)、長果秤錘樹(S.dolichocarpa)、肉果秤錘樹(S.sarcocarpa)、細果秤錘樹(S.microcarpa)。落葉小喬木,花序稠密,花白如雪,果似秤錘,果柄細長而下垂,隨風擺動,極具觀賞價值。由于果皮堅硬,不易透水,繁殖困難,天然更新能力極差,加上人為的樵采,致使該物種已面臨瀕危滅絕狀態。目前秤錘樹因其研究安息香科系統發育上的科學意義和野生的物種已滅絕,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瀕危樹種。因此,培育秤錘樹不僅有科學意義,而且作為園林綠化的珍稀物種,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經濟價值。
1 形態特征
秤錘樹又名秤砣樹、捷克木,原產南京幕府山,落葉小喬木,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4~10cm,寬2.5~5.5cm,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有細鋸齒,葉柄被星狀毛;花白色,3~5朵生于當年生的短側枝頂端,組成總狀花序,花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木質堅果,果柄長2cm左右,果實下垂,成熟時栗褐色,密被淡褐色皮孔,卵狀長圓形,頂端圓錐形呈喙狀,連喙長1.5~2.5cm,直徑1~1.3cm,形似秤錘,故而得名,果熟期10月上旬。
2 生物學特性
秤錘樹為我國北亞熱帶東部地區特有樹種,目前它的地理分布范圍狹小,呈單株狀零星分布。喜光樹種,但幼樹稍耐庇蔭;在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良好,比較耐干旱瘠薄。秤錘樹種子具生理休眠特性,另外種皮堅硬、密實,不易透水,使種子又具有物理休眠特性。種子的安全含水量是7.5%,含水量越低,則種子的生活力迅速下降,且種子活力也低,直至失去生活力;秤錘樹種子體積較大,落地后不易混入土壤,落在地表的種子經過長時間的失水,喪失生命力,所以秤錘樹的天然更新能力弱。但是秤錘樹的萌生能力很強。秤錘樹的年高生長期為3月下旬至9月上旬,徑生長期為4月下旬至9月下旬。前期一般年平均高生長量0.7m,平均年地徑生長量0.97cm[1]。
3 苗木繁殖
秤錘樹可采用種子繁殖、扦插和組織培養繁殖。組織培養技術要求高,成本大,在生產實踐中常采用播種和扦插法繁殖。
3.1 種子繁殖
3.1.1 采種 秤錘樹果實10月上旬成熟,11月上旬開始落果,此時要及時采收,過遲則種子因失水而降低生命力,影響種子的出芽率。采收后要及時進行種子處理,不能干藏。秤錘樹的種子有仁率差異很大,不僅不同的品種間差異很大,同一品種在不同的地方果實的有仁率差異也很大,低至有仁率不足20%,高至90%不等,所以根據種植規模,采種量要適當加大。
3.1.2 種子處理 因為秤錘樹種子具生理和物理綜合性休眠,必須經過處理才能正常發芽。(1)不經過處理,秋季采種后,隨采隨播,采用條播或點播,次年基本不出苗,第3a大量出苗,第4a還有少量陸續出苗,缺點是大田浪費1a;(2)用濃硫酸進行酸蝕處理、日曬夜浸裂口處理后,或者經酸蝕處理、赤霉素處理,再經低溫層積處理,打破種子的生理和物理休眠,次年春播,發芽率達到30%~40%,可有效縮短育苗周期,但是技術要求比較高;(3)秋季采種后,在室外混沙窖藏,在排水良好的坡地,挖一穴狀地窖,深1m,寬80cm,長度根據種子數量而定,底層鋪10cm厚的干凈河沙,然后將1層種子1層河沙,每隔30cm置1把芝麻稈,以利通氣,高與地表平,最后在種子的上層鋪10cm厚的河沙,然后在上面鋪上10cm厚的稻草保濕。露天貯藏15個月后,即第3a春取出種子進行播種。此時大部分種子的種皮已腐爛,部分種子已發芽。
3.1.3 播種與管理 經過處理的種子采用條播法進行播種,覆土不宜厚,也可用木屑覆蓋,苗木出土后,要及時除草。由于秤錘樹幼苗稍庇耐蔭,所以要搭遮陽網進行遮蔭,防止幼苗因強烈陽光灼曬而死。進行正常的苗木管理,9月份可除掉遮陽網。當年生苗木高30cm左右。
3.2 扦插繁殖 秤錘樹用種子繁殖難度比較大,不僅因其深休眠習性而帶來的育苗周期長,而且種子的有仁率差異大,不管采取酸蝕處理、隨采隨播還是窖藏層積處理,種子的發芽率和出苗率都不太高,所以用種子繁殖很難實現秤錘樹的規模開發利用。根據秤錘樹屬樹種易生根的特性,在生產實踐中采用扦插法來獲取大量的優質苗木。秤錘樹的扦插成活率受母樹的年齡影響,母樹的年齡越大,成活率越低,且嫩枝扦插比硬枝扦插成活率高,所以常采用嫩枝扦插。
3.2.1 圃地整理 秤錘樹扦插的圃地,應選擇背風向陽、交通便利、土壤深厚、排灌良好的砂壤土為宜,土壤中性或微酸性。整地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和殺蟲處理,施足有機底肥,然后精細耕作,做好苗床,床面須平整,便于嫩枝扦插。
3.2.2 采穗及處理 扦插在梅雨季節進行為佳,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此時溫度高、濕度大,有利于扦插枝條生根。從3~5a生的健壯的秤錘樹母樹上,剪取當年生的半木質化的枝條,制成插穗,插穗長10cm左右,上部留2片葉,每片葉要剪去2/3。采條前2~3d,可以對母樹進行灌溉,采條也應選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晨、傍晚進行,隨采隨剪隨插,防止因失水而影響插穗的成活率。扦插前,要配制好ABT1生根粉溶液,將1gABT1號生根粉用100mL酒精或高度白酒攪拌溶解后,加水2~5kg即可。將插穗按50或100根扎成1捆,下端浸入ABT1生根粉溶液中,深度1cm以上,速蘸15s后扦插。
3.2.3 扦插及管理 扦插密度為株行距5cm×10cm,扦插時插穗入土深度為插穗長度的2/3,插后要及時澆透水。在苗床做好后,扦插之前就要搭好遮蔭大棚,為便于操作,棚高2m左右,用透光率30%的遮陽網。扦插后每天對插穗進行噴霧3~5次,保持大棚內的空氣濕度,防止插穗萎蔫,一般扦插后20~30d可生根。9月下旬,撤除遮陽網,可以結合澆水追施0.1%磷酸二氫鉀溶液,促使苗木木質化[2]。
4 園林綠化
作為園林綠化用苗,必須進行大苗培育,將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的1a生苗木,移植到大田進行定植,密度為株行距50cm×50cm,穴的規格為20cm×20cm×20cm。定植后澆足定根水,按常規苗木田間管理即可。2a后苗木高度可達2m以上,地徑3cm左右,可用于園林綠化栽植。
秤錘樹用于園林綠化,可群植于山坡,叢植于草坪中央或邊緣、庭院角隅、假山石旁。還可用于盆栽、盆景。秤錘樹春季枝葉濃密,夏季花白如雪,秋季果實累累如滿樹秤錘,隨風搖曳,頗具野趣,是優良的園林觀賞品種
參考文獻
[1]黃致遠,宗世賢,朱小毅.秤錘樹生態地理分布、生物學特性與繁殖的初步研究[J].江蘇林業科技,1998,25(2):15-18.
[2]甘玉英,嚴培海.秤錘樹引種及扦插繁育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6,10:71-72.
(責編:吳祚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