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東 胡孝東 孫萬松
摘 要:秸稈還田既培肥地力,又減少環境污染,是實現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該文在闡述油菜秸稈還田作用的基礎上,提出了油菜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技術與措施,希望對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7-143-02
蕪湖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條件適宜油菜生長,常年種植油菜約0.67萬hm2。多年來,油菜收獲后的秸稈大多采用焚燒的方法處理,既造成大氣污染又浪費了寶貴的秸稈資源。近幾年,蕪湖縣農業委員會和縣環保局緊密配合,開展了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在油菜收獲時期,農機與農藝結合,通過現場會的形式,向農民群眾現場演示油菜機械化收獲和秸稈機械化粉碎全量還田技術,以種植大戶為抓手,3a來共推廣應用秸稈腐熟劑600余t,實施農作物秸稈還田2萬hm2,其中實施油菜秸稈還田面積1萬hm2。根據蕪湖縣油菜生產水平,按照谷草比1∶1.6計,1萬hm2油菜可產生油菜秸稈3.81萬t。據相關資料表明:每100kg秸稈相當于尿素1.22kg(尿素46%),磷肥2.08kg(普鈣12%),鉀肥2.26kg(氧化鉀50%)。據此推算1萬hm2油菜秸稈相當于465t尿素,792t磷肥,861t鉀肥。因此,實施油菜秸稈還田不僅培肥土壤,促進作物增產增收,而且減輕環境污染,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而易見。
1 秸稈還田的作用
1.1 秸稈還田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理化性狀 油菜秸稈中含有氮、磷、鉀、鈣、硫等農作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是豐富的肥料資源。油菜秸稈粉碎還田翻耕后,在分解過程中進行礦質化和腐殖質化,釋放養分,同時使一些有機化合物縮合脫水,形成腐殖質,從而改善土壤結構及保水、保肥、保溫、保氣的能力。據測算:油菜秸稈全部還田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4.5%,土壤耕層滲水量提高40%~50%。
1.2 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秸稈還田后,土壤有機碳、土壤中1~5mm和大于5mm水穩性團粒含量和土壤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土壤微生物中的細菌、放線菌和真菌數量增加,活化土壤。根據資料,秸稈還田后的土壤因還田年數不同,有機質可增加0.025%~0.150%,土壤容重降低0.57%~0.167%,孔隙度增加2%~6%,土質疏松,通氣性提高,犁耕比阻減小,貯存水分、養分能力增強。
1.3 秸稈還田降低生產成本,起到增產增收的效果 秸稈還田改善了土壤通透條件,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和營養元素,特別是鉀素供應水平。結合施用適量的速效氮肥,調節碳氮比,可使作物前期早發穩長,中期清秀健壯,后期不早衰,增強作物抗性,減輕了病害發生,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作物產量、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
1.4 秸稈還田減少空氣污染,凈化環境 秸稈焚燒后僅剩下極少量的灰分,而灰分中僅含少量的鉀和磷等礦物元素,大量的氮素營養和有機質都被燒掉了。焚燒秸稈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大氣環境,使得空氣中煙塵、顆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濃度急劇增加。空氣質量迅速下降,不利于人體健康。氣能見度降低,妨礙交通。搞好農作物秸稈還田,變廢為寶,對防治大氣污染意義十分重大。
2 油菜秸稈還田技術
2.1 均勻拋撒,及時泡田 在油菜聯合收割機作業時,低速將機械駛進大田,以Ⅱ檔為宜,勻速作業,同時完成秸稈切碎、均勻拋撒。秸稈切碎、均勻拋撒作業完成后,每667m2均勻撒上2kg秸稈速腐劑,及時進行秸稈還田作業。實施水田秸稈還田的,應先上水泡田24h以上,軟化土壤和秸稈,以利作業;實施旱田秸稈還田的,在秸稈旋埋作業完成后立即上水浸泡秸稈,并實施平整作業。
2.2 因地制宜,適度深耕 秸稈還田機具在作業時,應根據田塊的具體形狀確定作業路線,盡量避免或減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轉彎次數。耕深控制應≥15cm,連續2a以上旋耕地塊宜適當加深。
2.3 增施氮肥,促進腐爛 進行秸稈還田作業前,在水稻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增施基氮肥,每667m2增施5kg尿素或15kg碳銨,調節碳氮比,促進腐爛。
2.4 耙透整平,建立水層 實施油菜秸稈還田作業后至水稻移栽前,田面保持一定水層浸泡秸稈4~10d(季節允許可適當延長),使田面水層自然落干或保持1~2cm水層,利于有害氣體釋放。
2.5 適時栽插,淺水護苗 待土壤適當沉實后,于水稻移栽前保持薄層水,以利于機插。水稻移栽后及時灌淺水護苗活棵,栽后2~7d間歇薄水灌溉,適當晾田,促進扎根立苗。
3 推動油菜秸稈還田工作措施
3.1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認識 通過電視、廣播、標語、一封信等宣傳手段,廣泛宣傳秸稈燃燒會造成空氣污染,給人們生活和生存帶來危害;通過示范證明秸稈還田在改善土壤性能、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品質、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使農民真正意識到秸稈還田的好處,讓秸稈還田成為農民朋友自覺行為。
3.2 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推動力度 縣政府成立了蕪湖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領導組,制定了《蕪湖縣2014年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和《蕪湖縣農作物秸稈禁燒獎補辦法》,同時把秸稈還田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內容納入目標管理,進行考核,采取強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嚴肅處理焚燒秸稈現象。
3.3 加大資金投入,建立長效機制 在充分利用國家及省級財政實施的購機補貼政策基礎上,縣、鎮政府積極籌措配套資金,對實現油菜秸稈還田的按照450元/hm2的標準進行補助,增加了對購置秸稈粉碎還田機械的補助,建立了以政府補助為導向,農機手、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3.4 農機農藝結合,提高種植效益 油菜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傳統油料作物,隨著其生產機械化、輕型化水平的提高,蕪湖縣油菜種植面積有逐年加大的趨勢。為了更好地做好秸稈還田工作,農技、農機部門要繼續加強宣傳,引導農戶發展油菜生產,大力推廣油菜免耕栽培和機械化收割全量還田技術,依托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協調農機手為農戶服務,大面積開展油菜秸稈粉碎還田作業,降低油菜生產成本,減輕勞動強度,增加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和平.水稻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技術[J].江蘇農機化,2009.1.
[2]油菜秸稈還田好處[EB/OL].[2010-04-08].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2982010.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