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進入攻堅區。本文從分析利率管制利弊開始,引出存款保險制度及基準利率確定是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關鍵問題,并對商業銀行如何應對提出加快金融創新、非利息業務開展及加強風險管理能力等建議。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利率;商業銀行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價格是市場的信號燈”,說到市場,價格是個無法回避的問題。而在資本市場,利率就是其價格,是資金盈余者讓渡資本使用權而向資金短缺者所要的補償。重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就必須讓價格來引導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因此,我國金融改革中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
一、利率管制利弊分析
二戰后至20世紀60、70年代,世界各國大多對利率實行管制。所謂利率管制是一國各種利率的確定主要是通過行政手段直接干預或規定。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實行的是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高度集中、嚴格管制的固定利率體制。這種管制利率體制通過控制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在我國經濟發展初期為大規模基建、工業、制造業發展提供了較低的融資成本,對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2013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0%,投資貢獻率為54.4%,而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的貢獻率僅為負4.4%。①我國經濟發展已逐步從大規模投資,出口拉動變為主要依靠提升內需來拉動經濟發展的階段。利率管制固有的負面效應也日漸顯露:一是缺乏較高貸款利息作為補償,銀行總是嫌貧愛富,傾向于給實力雄厚的大企業貸款,中小微企業飽受貸款難問題折磨;二是銀行利率長期跑不贏通脹率,證券市場發展萎靡不振,中小投資者投資無門,助長了“影子銀行”的蓬勃發展。
二、推進利率市場化需要解決的兩個關鍵問題:存款保險制度、基準利率的確定
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是我國深化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前提條件。利率市場化后,短期內存款利率上升將使中小銀行面臨存款缺失壓力,如貿然跟風抬高利率攬儲,在資本實力不足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經營風險。英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前并沒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在國內銀行發生危機時英國政府作為兜底者付出了巨額資金。與歐美國家不同,我國民眾受傳統觀念影響,多有儲蓄習慣。因此在我國正式放開存款利率上限之前,全國范圍內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顯得尤為必要。
市場基準利率在金融市場中處于核心位置,由金融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形成,是金融產品定價最基本、最重要的參照利率。基準利率的微調將影響商業銀行存貸利率、資本市場利率及證券市場收益率,進而改變收入再分配,影響企業利潤及投資者收益,最終影響各類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使其儲蓄、消費及投資發生改變。由此可見,在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選擇一個適合本國國情的基準利率尤為重要。從已有經驗來看,基準利率往往兩種形式:一是國債市場上的利率,如國債利率與短期國債回購利率;二是同業拆借利率。回購利率是基于市場交易產生的利率,我國的債券市場發展相對不發達,交易總量不大;以Shibor為代表的同業拆借利率已運行近8年,發展較為成熟和穩定。故我國利率市場化后的基準利率可將兩者有機結合綜合考慮。
三、我國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需要做出的努力
利率市場化的深化勢必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產生顯著的影響,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商業銀行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重視金融創新的重要性。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是我國金融市場調整結構的重要契機。可以預見,在改革浪潮中會涌現出眾多非銀行類金融機構,銀行的融資中介功能會被弱化,市場份額會受到擠壓。故商業銀行應加快金融創新步伐,增強金融創新的自覺主動性。除金融產品和技術創新外,商業銀行更要嘗試努力在銀行制度和管理的創新,“上層建筑決定經濟基礎”,與時俱進的內部制度和管理手段的創新進步將為商業銀行的健康良性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基礎性保障。
二是應加大非利息業務的開發完善。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非利息業務,尤其是中間業務收入范圍較狹窄、結構較簡單、服務較單一,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主要利潤來源存貸利差受到擠壓,又無較高中間業務收入做支撐,在利率市場化初期銀行的利潤空間勢必受到擠壓。因此,著重發展非利息業務將是商業銀行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要發展好中間業務等非利息業務,需要商業銀行首先具有放眼全球的戰略性眼光,多學習國際金融市場先進金融理念,與國際金融規則接軌;同時加大對員工的職業培訓,發展更多金融創新產品交易的高素質人才。
三是穩步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存款利率上線放開初期,商業銀行經營成本將顯著上升,同業競爭日益激烈,存貸利差大幅削減。出于逐利天性,銀行風險偏好可能發生改變,為追求利益而忽略潛在風險。同時金融工具及銀行制度管理創新本身也附帶風險因子,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實例。故,商業銀行應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將風險控制理念、行動準則合理地融入銀行組織框架,并借鑒國際通用風險管理模型,建立與自身業務契合的精細化風險識別、計量、評估和監控體系,培養高業務素養的專業風險管理人員,通過硬件和軟件相結合的提升,為業務發展提供高質決策參考。
注釋: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參考文獻:
[1]萬荃.推進中國利率市場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2]陳建,張毅,董靜.關于深化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幾點思考[J].生產力研究,2013(01):37-61.
作者簡介:陳天皎(1989- ),女,漢族,江蘇南通人,貴州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經營與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