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要:文章從化學教學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學生產生不自信的原因和培養學生自信的方法。
關鍵詞:化學教學;自信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8-0078-02中圖分類號:G632.41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8
在現在的教學中教師都認為是學習的態度決定了學習的成績,那么好的學習態度的起源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就是自信心,一個人只有對自己從事的事情充滿了自信,他才可能擁有持續做下去的勇氣,才會出現不斷進取的態度。
初中化學做為一門初三的初始學科,每個學生應該都是處于一個相同的起點,在學習上面對的問題要比其他學科要來的更少,但是在教學中我發現學困生的不斷出現貫穿了整個初三教學中,學困生經常表現出不自信,甚至表現出強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成為這些學生學習化學的一大障礙。
初中化學教學中學困生不自信的出現主要是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初一、初二成績較差,學習比較吃力,對自己的學習本身就感到不自信,所以對于初三的新學科化學也認為自己同樣會出現和以前相同的狀況。
(2)在初三的開始階段由于化學比較容易,好成績較容易獲得,但是從第三單元開始,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的出現,造成學生在學習上的陌生感,學生無法及時去記憶,成績一落千丈。
(3)在化學學習的中期,知識量持續增加,實驗多、概念多、要求理解和記憶的內容增多,記憶負擔逐漸加大,學生出現前后知識無法融會貫通,學習化學感覺吃力,越學感覺難度越大,出現不自信甚至厭惡學化學。
(4)在化學學習的后期,由于中考改革后,化學題型改變,基礎分分值變少,出現了流程題和綜合題,這些題型對于學生的讀題能力、思考能力有很高要求,對于部分學習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而言比較難以回答,造成一些學習認真的學生無法獲得好的成績,從一模開始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后面只要面對同樣的題型就無法自信去聽講和理解。
這些各個方面的原因直接造成了學生自信心的喪失,久而久之,先是厭惡,而后放棄。在同樣年齡的情況下學生的智力差距不多,很多造成學生不自信的原因都可以避免,在相對平等的狀態下,讓學生學的自信,學的開心,學有所得是每個教師研究的重點,那如何在教學中給予學生自信心呢?
一、展示學科的魅力,讓學生融入化學課中,找到自信
那些在初三初期由于受限于以前的成績,對自己缺乏自信的學困生,他們覺得初三開始的課程難度比以前更高,內容是艱難枯燥的,跟他們是無緣,他們在課上往往表現出的是消極的學習情緒。初中化學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尤其是開始階段,要求主要是了解而不是理解,觀察要求大于背誦要求。教師應該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整合教材、展現化學學科的魅力,以此來吸引學生迷戀化學課。
比如《氧氣的性質》中讓教師展示碳、硫、鐵在空氣與氧氣中燃燒不同現象后,不要自我總結,簡單讓學生背誦,而是引導學生來觀察總結,鼓勵學生進行回答,慢慢讓他們學會如何來正確描述化學變化中的現象,這個過程可能會浪費課堂時間,但是對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而言,課堂中各種正確的回答都是在不斷給他們的自信加分,使他們認識到只要好好聽,我也能正確回答。再比如《燃燒與滅火》中,可以在如何使熱水中的白磷燒起來的問答中,不局限于書本上的要求,而是進行拓展,鼓勵學生使用各種方法來完成這個實驗,將氧氣直接通入水中、將空試管倒插入水中、將充滿氧氣的試管倒插入水中,將熱水倒掉等等,學生踴躍的參與實驗,體現出的層出不窮的想法在消除他們課堂的緊張感,增強他們學習自信,讓他們感受到只要肯動腦,我也能正確的完成實驗。
在展現學科魅力,增加學生參與的同時教師也不要忘了進行鼓勵性的表揚。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成功和失敗,當學生成功時,及時進行鼓勵性表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并將進一步努力,進而轉化成獲得新的成功的動力。當學生學習失敗時,幫助學生在失敗中找出失敗的因素并挖掘積極因素,此時更要進行鼓勵性表揚,讓學生感覺老師到關懷,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知識的缺乏,從而進一步信任老師,在情感的激勵下使學生找回自信爭取獲得成功。[1]
二、合理調節教學起點,讓各類學生駕馭化學課,激發自信
教學起點偏高,會無謂地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和負擔,挫敗學生的自信心。恰當的教學起點,既能使學生的學習感到輕松,又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能力得到提高。
要合理的調節教學起點,首先要求教師能夠化解知識的難點。初中化學中有幾個單元的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往往從學習這幾個單元開始就出現兩級分化,學困生越學越累,逐漸喪失開始學習化學產生的自信和樂趣,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材進行整合提煉,把有難度的學習任務分解成更小的學習步驟,一步一步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比如初三化學中化學用語的學習,學生一下子很難掌握元素、化學式、方程式等知識,并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更多的學生會出現一蹶不振,對學習化學徹底失去了信心。實際上教師可以選擇把有關化學用語的知識滲透在開始的幾個單元中,如在學習氧氣時就可以慢慢給學生介紹元素符號、化學式的知識,經過氧氣和水兩個單元接近一個月的教學,學生可以慢慢的進行適應,在潛移默化地掌握這些知識。
其次,針對不同的學生班級,調適教學的進度。對于每個化學教師而言每年的教材不變,每節課的教學進度應該不變,但是實際上每年的學生都在發生改變,課程的進度應該隨著不同的學生而進行不同的調整,比如在學習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這兩個知識點時,正常情況是通過課堂教師的講解和適當的練習,學生就能掌握,但是在前幾年的教學中我往往發現有些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不自信就是出現在這兩個知識點上面,他們始終不知道計算中出現的各種比例是如何產生的,所以在后面的教學中,針對學生的課堂中的反應,在這塊的教學中重點加強了元素的質量比和物質間的質量比方面的教學,在這兩個質量比上多花點時間和練習,最終雖然進度變慢了,但是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學的比較輕松和自信。
最后,精心設計問題,合理提問。一節成功的化學課總免不了恰到好處的提問。設計提問需要技巧,要通過適當的提問來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增加學生的答題成功率,增加自信。教師在提問時應該有針對性,太簡單的問題和太難的提問都不應該出現在課堂中。比如在學習《生活中常見的鹽》時,教師往往在舉例硝酸銨也是鹽后,會提問組成酸堿鹽最少需要幾種元素?分別組成哪些酸堿鹽?這個問題教師問下去以后,基本上整個班級的學生都無法馬上能思考出來,對于學生而言起點太高,實際上這幾個問題換個次序就簡單明了了,硝酸銨由哪些元素組成?氮、氫、氧能組成哪些酸和堿?最后再提問前面的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回答出來,讓他們感覺到這些難題自己也能回答出來。對于學困生的提問也不可以太過于簡單,開始簡單的提問,他們能很快回答的確可以短時間內增加他們的自信,但是長久使用的話,他們會感到自己的特殊性,感覺他們只能回答一些簡單問題,所以教師在對于他們的提問中,除了開始的問題比較簡單,后續可以逐漸加難,這時教師可以在提問時加以必要的引導如類比、指導看書、看板書等,讓他們覺得自己只要稍加思考也能回答難點的問題,信心可以逐漸提高。
三、積極關注課堂延伸,讓學生在課后鞏固知識,鞏固自信
學生在課堂中獲得的自信很多情況下僅是表面的自信,這種自信不一定十分長久,一方面是因為課堂只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學生更多的學習時間是在課后,另一方面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出現成績不理想是由于課后沒有鞏固好知識成果。所以教師對于學生自信心的鞏固同樣也應該注重課后的延伸。
endprint
首先,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很多學生化學學的不好不是因為不認真或者是不聰明,而是因為學習的方法不對,教師在課堂中由于知識量大無法花大量時間來介紹學習的方法,所以這個工作往往應該延伸到課后,通過課后的適當指導,讓學生消除學習化學中后期產生的不自信。比如,學生在一模開始就對流程題和綜合題開始不會做,這就需要教師對這當面比較差的學生在課后多增加指導他們如何去讀題、思考題。讀題中,指導學生找出題眼,
同時找出同一類型題目在題眼中的共同點,讀題后引導學生思考與題目相關的知識點有那些,指導學生回憶這些知識點出現在哪些章節中,嘗試初步解題,最后對于稍難點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中包含的隱含條件,將所學的知識充分結合,構成一個動態的知識網絡,使學生慢慢掌握回答這類題目的能力,久而久之,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多次面對相同的題型,多次思考這類題型,腦海中形成這類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思維方式,最終能有充分的自信去面對中考。
其次,增加作業當面批改次數。作業是學生重要的學習任務之一,通過做作業可以鞏固在課上所學的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很多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做作業往往是為了完成任務,不是先復習后做作業,更不是像考試一樣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更是在老師、家長逼迫下完成作業的,故作業質量普遍不高。作為老師則要對學困生的作業進行必要的面批,作業做錯不急于批他們錯,而是幫助他們檢查原因,分析問題,弄懂了當面糾正,在不斷的糾正過程中,使他們對中低程度的知識深化理解,使他們也能在考試中得好成績,這樣使學困生知道自己也有能力獲得好成績,提高了他們學習化學的自信。
最后,強化錯題重做。錯題是學生在某些知識點上的肓點,雖然經過課上指導將錯題訂正了,但經過一段時間后錯誤又會重新出現,這就需要讓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將以前的錯題再做一遍,再次落實錯題,同時為了檢查錯題落實情況,要進行必要的提問訓練,這樣學困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才有實質性進展,否則的話拉下的知識會像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將嚴重影響他們對新知識的接受,使他們沒有自信繼續學習下去。在檢查指導學生錯題的過程中教師不一定要自己全程輔導,可以讓兩個或三個學困生為一組,讓他們相互檢查相互講解,教師在旁聽指導,這樣的話讓學困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再增加一次到多次說的機會,既是對知識的再次鞏固又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他們會覺得自己也能有指導別人的能力。
總之,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方法還有很多,無論是行動上還是情感上的,都需要每位化學教師不斷開拓自己的教學思維,將學生從各個方面引入到化學學習中,通過課堂課后的不斷引導中讓學生丟棄自卑的包袱,戰勝自己,重新找回自我,揚起自信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龔華.加強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教學[J].新課程(中學版),201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