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要:隨著青州市民營經濟的飛速發展,繼而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時我們的黨建工作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和矛盾,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已成為現在黨建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民營企業;黨建工作一、青州市民營企業黨建基本情況
青州市每年結合企業黨組織平時的工作實績和表現,按照“三培養”的要求,堅持在生產骨干中培養黨員,把政治素質好、事業責任心強、業務技能高的年青員工發展到黨員隊伍中,增強黨組織活力;堅持在黨員中培養生產骨干,把加強黨員的理論知識、業務技能培訓作為提高黨員隊伍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舉措來常抓不懈,不斷提高黨員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推進發展的能力;堅持在黨員骨干中培養干部,把思想有創新、工作有方法、實踐操作能力強、能起到帶頭模范作用的黨員骨干作為企業重點培養對象,推薦充實到企業管理隊伍中,強化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抓好黨內民主建設,強化企業內部民主監督。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人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積極探索新時期民營企業加強內部民主建設的新機制,走好群眾路線,更加自覺地貫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實行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向經信局黨委、向職工黨員大會述職、黨員職工民主評議領導班子和重大問題提請職工會議審議等制度,做到黨務公開、監督到位。加強對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管理層人員的民主集中制教育,組織學習民主集中制基本理論和原則,不斷提高貫徹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1)個別黨組織軟弱渙散、缺乏凝集力,政治核心和堡壘作用發揮不充分。企業的投資,經營等決策也由企業所有者一人說了算,黨組織難以發揮監督、引導的應有作用,黨員個體的地位和作用也受雇傭關系的支配而隨之發生變化,變得有心無力。(2)個別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力度不夠。有的企業行政負責人在決策過程中,不向黨組織溝通情況、征求意見、反饋信息,甚至有意避開黨組織,使黨組織不能很好的參與到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中。(3)個別黨組織的黨員年齡、文化、專業結構不盡合理,難以適應新時期、新形勢下企業黨建工作的需要。(4)少數黨員思想不夠解放、觀念轉變不到位、改革創新意識不強,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理解,對企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難以應對。(5)少數黨員組織紀律性差、黨性不強,不按時交納黨費,長期不參加支部會,不過組織生活,不認真履行黨員義務,沒有起到先鋒模范作用。(6)一些規模不大、生產經營不穩定、經濟效益不好的企業,還會認為黨建就是一種對企業的作用不大,只會給企業添麻煩,還要花費相應時間、人力、物力的一個包袱。
因此,部分企業黨員的組織工作就難以開展,黨組織自然也是“名存實亡”, 部分書記還存在“單純雇傭思想”,認為自己首先是為企業主“打工”,領取的是企業發的工資,黨組織要在企業主的支持下才能建立,開展活動也需要企業主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因而在開展工作時,覺得理不直,氣不壯,往往一味迎合企業主,看企業主的臉色行事,黨組織的工作缺乏獨立性。
三、青州市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一)要抓好黨員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黨員素質。要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加強民營企業黨的建設,發揮黨組織作用的基礎工作來抓實抓好。鞏固黨組織在企業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要加強黨員的經常性教育。企業黨組織要建立健全黨員經常受教育的學習機制,完善組織活動形式,定期組織開展黨內民主生活,學習貫徹好黨在各時期的各項學習實踐活動。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教育;黨章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和形勢任務、國情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紀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科學文化知識和業務技能教育”為內容,借助黨員大會、支部會、專題學習活動等形式,抓好企業黨員的日常學習教育,提高黨員的黨性認識,增強黨員在生產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不斷鞏固擴大黨的先進性教育成果。
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做到思想上尊重黨員,生活上關心黨員,工作上依靠黨員,及時解決黨員的后顧之憂。并通過尊重黨員的民主權利來體現黨員的主體地位,要尊重黨員的知情權,抓好黨內情況通報,進一步擴大黨務公開的范圍和內容,增強黨內事務的透明度;要尊重黨員的參與權和表決權,暢通黨員參與黨政工作的渠道,擴大黨員的表決范圍,改進表決方法,變舉手表決為投票表決,使黨員能獨立表達自己的意愿;要尊重黨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探索在黨代會閉會期間發揮黨代表作用的途徑和方式,對企業基層黨組織換屆提出明確要求并加強督促檢查;要尊重黨員的批評權、檢舉揭發權和罷免權,著重建立黨內舉報和彈劾罷免制度,加大對黨員行使監督權的保護力度。
(二)抓好“三個關鍵人”,夯實黨的執政基礎。要優化企業黨組織的組成結構。抓好“三個關鍵人”,針對民營企業自身發展的特殊性質,繼續抓好企業黨組織的黨員納新工作,把企業中的生廠骨干、專業技術人員及生產能手,年青職工中政治素質好、積極性高、思維活躍,知識分子中文化程度高、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強的員工充分培養吸納到企業黨組織內,不斷優化黨組織的組成結構,增強組織活力,提高黨組織發揮先鋒模范和戰斗堡壘作用的能力。
要繼續加強對企業黨員的市場經濟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克服黨員重思想政治教育、輕知識更新的教育傾向,充分利用各種教育培訓資源,加強對黨員的技能培訓;要引導黨員下決心、花力氣學習市場經濟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技術,用新知識、新技術武裝自己,爭創工作學習的排頭兵。繼續走好“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路子,結合企業自身建設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的邀請省內外專家和高級技術人員到企業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傳授先進生產經營管理理念和技能;不斷更新企業職工的市場經濟知識,提高實踐業務技能。
(三)建立健全企業激勵幫扶機制,打牢保障基礎。要建立健全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機制。以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目標,以提高戰斗力為重點,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完善基層組織的各項工作制度,基層組織開展活動的情況定期分析考核,實行動態理。
建立健全黨務工作隊伍建設機制。按照人才培養、選拔制度的有關規定,在經營管理人員和黨務工作者的配備上,要通盤考慮,同等對待,真正把那些素質好、能力強、潛力大、熟悉生產經營和黨務工作的優秀干部配備到黨務工作崗位上來,努力建設一支層次合理的復合型黨務工作隊伍。
要建立健全黨內表彰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每年召開一次表彰大會,對工作成效突出的黨員、黨務工作者進行表彰獎勵。同時,要進一步規范表彰工作程序,健全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公開公示等制度,防止表彰出現與實際不相符的現象。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建立健全企業黨內結對幫扶制度,通過機關黨員與基層困難黨員和特困職工群眾之間結成幫扶對子,開展一幫一扶活動,解決困難黨員職工的實際生活問題,以此提高關懷幫扶對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