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新
摘要:在融心、融智、融天下之的“融和”企業文化引領下,湖北電建二公司積極應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發展企業文化和豐富了融和文化的深刻內涵,樹立了企業品牌影響力。企業的發展理念、文化品牌、戰略發展模式得到社會各界認可和廣泛關注。
關鍵詞:融和;企業文化;路徑;分析湖北省電力建設第二工程公司(簡稱湖北電建二公司),成立于1959年4月,具有國家建設部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公司以國內外大型火力發電廠建筑安裝和機組調試為主,涉及水電、核電、脫硝環保等新能源建筑安裝,是一家具有濃厚文化底蘊,在國內外市場具有廣泛深厚影響力的電建企業。近年來,公司不斷創新和豐富企業文化理論與實踐,為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融和”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湖北電建二公司企業文化的發展經歷了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四個階段。
(一)創業文化階段(1959-1984年)。公司全體職工以沙市熱電廠、黃石電廠擴建、荊門熱電廠等工程建設為載體,體現出了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范。這段時期,由于計劃經濟的歷史背景,企業生存發展與國家宏觀調控緊密相連,企業隨著工程建設的地點變化,居無定所,工程質量、工藝水平和勞動效率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成為這階段企業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發展文化階段(1985-1999年)。公司以陽邏電廠、襄樊電廠等工程建設為載體,著重提升工程質量和施工工藝,建立了ISO9002質量保證體系,確立了“科學管理、質量第一、精心施工、業主滿意”的質量方針,并于1997年創造年投產120.3萬
kW的先進安裝記錄,成功建設襄樊A標精品工程,高分達標。這階段,公司從南京揚子乙烯自備電廠工程開始,已逐步打破計劃體制的局限,市場開發理念逐漸形成。1995年5月,公司總部正式遷至武漢,這階段突出了質量效益發展,但企業文化還沒有提升到現代企業管理的層次上來。
(三)提升文化階段(2000-2005年)。這時期,企業內部待崗機制、內部模擬市場制度不斷確立和推行。蛻變后的企業以科學發展、創新管理、提升隊伍品質為清晰的發展思路逐步形成。
2004年確定了公司十年發展戰略規劃,實現了市場開發的突破。
(四)融和文化階段(2006年-2011年)。為了企業更好地、更快地發展,給員工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005年,公司管理層審時度勢、達成共識:把企業管理提升到精神和文化層面,靠企業文化“軟實力”提高內部執行力和市場競爭力,是公司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2008年,公司確立了以“融心·融智·融天下”為核心價值體系的“融和”文化。一方面,不斷引進高水平、高素質人才,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自己的核心團隊。并不斷吸收外界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向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公司以嚴格管理的作風大力推行企業的各項方針、政策。適應市場和戰略的要求,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和市場占有率。
正是在文化的滲透和影響下,公司以文化助推企業創新發展,公司國內外市場的躍進型拓展、經營規模的多元化擴張、跨越發展的實現皆緣于此。
二、“融和”文化的核心內涵
公司以“融心、融智、融天下”與“己和、人和、萬物和”作為“融和”文化內涵的表述,是企業內質外形的集中體現。以融眾之心而融其智,以自我內心和諧來修己等,從而營造萬物和諧的環境。“融和”文化以企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系統思考問題的根源,從公司歷史發展和未來出發提煉文化理念,形成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首先,“融”的理念體現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呈現出外圓內方的文化形態。方:棱角分明,是公司優良文化傳統的體現,代表了嚴格、規范、個性和原則;圓:靈活充盈,是公司對待外界環境的態度,具有包容性、適應性、靈活性和擴張性。其次,“融和”文化倡導以人為載體,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參與內外交往,在交往中,要擅長吸收先進的文化、技術、經驗、方法,融合一切可以融合的要素,為我所用。在與其他先進文化的增進交流中,倡導“和而不同”,凸顯獨具特色的品牌和人本魅力。用文化的力量優化企業管理行為,用文化管理替代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使企業管理達到自主管理、文化管理的較高層面的管理境界。
三、“融和”文化的企業實踐
(一)提煉核心,彰顯特色企業文化。結合電建企業市場化、流動性特點,以完全市場化競爭、放眼國際市場,推進企業文化建設。2006年,湖北電建二公司與武漢大學進行為期二年的合作,開展企業文化研究工程,通過市場勘查、基層調研、培訓提升、調整執行等幾個階段,逐步將“融和”文化實施、深入推廣。
(二)滲透企業管理,文化驅動戰略引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依托行業優勢,實現品牌文化、戰略文化、市場文化的融合,以高瞻眼光先知市場,以高端戰略激活市場,以卓越品牌穩踞市場,促進現代企業多元建設格局。
在市場開發戰略上,市場開拓、權限放開。適時提出六個“統籌協調開發”,從單一的火電建設向新領域、外系統、非電力企業、海外市場拓展;十大振興業務板塊應運而生,多元產業架構日趨成形。同時,實施“市場新政”,果斷將市場“松綁”,將市場開發主體、權限一次性“集體下放”到二級單位及所屬公司,實行全盤市場化。在全盤市場化戰略指引下,公司機械化公司吊車租賃業務步入核電等多個領域;焊接技術培訓中心組建金源培訓學校;物資公司對外簽定合同額高達數億元。
在海外戰略上,規避風險,理智策略。依托“借船出海走出國門,塑造品牌、穩固市場、海外戰略按部就班,發展迅速。在五年時間里,從走出國門到如今步入十一個國家,公司市場業績覆蓋亞洲、非洲、南美洲,工程分布越南、老撾、敘利亞、土耳其等國家。所建工程多次獲國家級、省部級優質工程獎,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建筑企業100強”、“中國對外施工優秀企業”等榮譽稱號。
(三)隊伍“融智”,文化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秉承“為世界建設優質能源,為員工搭建人生舞臺”的企業使命,公司為員工開展創先爭優,各項勞動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為職工實現職業理想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在湖北電建二公司,員工培訓注重文化的提升和觀念的培養,追職工整體素質的集體提高,成為塑造公司特色企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培訓工作,公司始終堅持以分類指導、整體推進與重點培養相結合的培訓原則,以技術技能培訓為公司提供先進的生產力。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核心、被市場高度認同的企業品牌和形象,為員工超越自我增添了力量。
(四)文化助力企業品牌提升。實現了經濟指標的持續穩定增長。五年來,公司年合同完成額和合同簽訂額平均增長率超過30%,2010年合同簽訂額達五年前的10倍。業務能力實現了四大跨越:企業資質獲得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安裝水平從30萬跨入60萬、100萬千瓦機組主體安裝行列。公司與五大發電集團、中國三大動力集團、CMEC、中國電工、光大環保、華潤集團、石化系統、鋼鐵系統互信合作的強大協作網在公司穩固建立。在火電、水電、風電、輸變電、核電、環保、檢修等 “多元并濟”的國內外市場領域,憑著品牌和實力自信前行。
結語:公司秉承“和諧求實拓新超越”的企業精神,“融心·融智·融天下”為核心價值體系的“融和”文化,成為廣大員工自覺奉行和遵循的價值導向和行為準則。積極響應中國電建集團公司要求,適時實施國際化優先戰略;大力開發國內市場,堅持六個統籌協調開發,多點支撐,多業并舉。發布了“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綱要,將公司定位于“國際化、集團化、專業化,一流電力工程服務商”,以市場開發、項目管理、經營管理、人才強企等八個子戰略作為支撐。公司國際化特征進一步明顯,公司管理型、集團化步伐進一步加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