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松
摘要:加強山羊的管理,對增加養殖業者收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山羊管理的要點進行了介紹,供山羊養殖業者參考。
關鍵詞:山羊;管理;要點
中圖分類號:S8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7-0055-01
收稿日期:2014-06-13
作者簡介:戴 松(1981-),男,湖南炎陵人,助理畜醫師,主要從事畜禽養殖技術推廣工作。
1 修蹄
羊常常因為放牧,尤其是雨季地面潮濕,發生蹄尖角質向上彎曲或長的過長,易成畸形,系部下坐,以致行走困難,嚴重時變成跛行。對于種公羊修蹄更為重要,因為蹄不好會影響運動,從而減少精液量和降低精液品質。因此,要及時給羊修蹄。修蹄時可使用蹄剪、蹄刀,也可用其他刀,剪代替。修蹄時先去掉蹄下污泥,然后將蹄殼后面削去,把蹄修成橢圓形,修蹄時要小心,不要一刀削很多,要慢慢一薄層一薄層往下削,以免修得過深損傷蹄肉,一旦發現出血,可用燒烙法止血。對于蹄形十分不正者,每隔10~15 d就要修整一次,連修2~3次才能修好。
2 去勢
凡不作公羊用的均應及時去勢。小公羊的去勢一般在生后15 d內。對于出生3~5 d的羔羊可用結扎法,即用擦皮筋扎緊睪丸的頸部。1周后,睪丸因血管阻塞而壞死脫落,此法去勢比較安全。對于稍大一些的小公羊或成年公羊則要采用手術去勢。應先將羊促定,再將陰囊外部用3%石碳酸或碘酒消毒,然后用消毒的手一手緊握陰囊的上方,一手用刀在陰囊下方與陰囊中隔平行的地方切刀,切口的大小約為陰囊長度的 1/3,以能擠出睪丸為度,擠出睪丸后,剪斷精索(較大的公羊必要時結扎精索以防止過度出血造成死亡),摘除睪丸后,在傷口上涂上碘酒,撒上消炎粉即可。
3 去角
山羊的角對于頭羊來說是有利的,對于普通的羊有時會給人們帶來一些不便。 有角羊不僅在角斗時易引起損傷,而且飼養及管理均不方便,少數性情惡劣的公羊還會頂傷飼養管理人員,因此,留角有害而無利,所以,剪角是一個很重要的管理措施。
3.1 烙鐵去角方法
是用丁字形烙鐵或300W的手槍式烙鐵去角,速度快,出血少,安全可靠,經濟實用。去角時用燒紅的烙鐵在角的基部畫圈,其直徑為2.0~2.5 cm,烙掉皮膚,露出骨質角突即可,每次燒烙10~15 s,全部去完需要3~5 min。
3.2 苛性鉀去角方法
先剪毛,然后在角的基部涂一圈凡士林,以防藥液流入眼睛,用苛性鉀棒在兩個角芽處輪換涂擦,直到見有微量出血為止。摩擦時要注意時間不能太長,位置要準確,摩擦面與角基范圍大小相同,術后敷上消炎止血粉。羔羊去角后半天內不應讓其接近母羊,以免苛性鈉燒傷母羊乳房。有些公羊小時去角沒有去凈,以后又生出彎曲狀角并伸入羊的頭皮,羊只經常表現不安,這種情況可用鋼鋸將其鋸斷。
4 捉羊、抱羊、導羊
在進行個體品質鑒定、稱重、配種、防疫、檢疫和買賣羊等時,都需要進行抓羊、抱羊和導羊等操作。
(1)捉羊:羊性情怯懦,怕人,不易捕捉,為了避免捉羊把腿拉傷,捕羊時需要兩手抓住羊的左右肷窩。方法是悄悄地走到要捉羊的后面,然后兩手同時去抓緊兩肷窩,因為脅部皮膚松弛、柔軟,容易抓住,這樣羊不會受傷。
(2)抱羊:把羊捉住后,一般是用兩腿把羊頸夾在中間,抵住羊的肩部,使其不能前進,也不能后退,以便對羊只進行各種處理。另外,人應站在羊的左邊,右手由兩前腿中間伸進拖住胸部,左手先抓住左側后腿關節把羊托起,再用胳膊由后外側把羊抱緊,這樣緊貼人,抱起來既省力,羊又不亂動。
(3)導羊:就是使羊前進的方法。導羊人站在羊的左側,左手拖住脖子,然后右手拿個小棍子或手輕輕騷動羊的尾根,羊就前進。喂過料的羊,可用料盆逗引前進。切忌扳羊角或抱頭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