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瑾
【摘 要】《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是由一個個觀察、研究、認識周圍事物和周圍環境的探究活動組成的;學習科學,就是去參加、去經歷一個個的觀察、研究、認識活動;沒有觀察,就沒有‘研究,更沒有‘認識”。可見: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小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各種實驗活動可以激發學習興趣,養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從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科學素質。
【關鍵詞】淺談起始年級觀察能力培養
自從擔任科學老師,幾句名言體會尤其深刻。如伽利略說過,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這樣說過。
不需要再去闡述觀察在科學課中的重要性,在平時的科學課堂上,我們親身體驗,記錄,從點滴做起。
在教學中,我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1. 從養成良好觀察習慣入手,要做有目的觀察的習慣。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感知活動,在沒有明確的感知任務時,對象往往是膚淺的、不完整的,明確了目的任務去知覺某一事物,知覺的對象就比較完整清晰。因此,必須養成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地進行觀察的習慣。
2.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如《把液體倒進水里》,指導學生用“先……后……然后” 等語言描述看到的現象。《種子的結構》指導學生先整體觀察再局部觀察,按照從外到里的順序,利用工具,剖開種皮,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胚及胚芽。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觀察方法的滲透,又有觀察順序的指導。觀察時要細致,不放過每一個細小的變化。不細心就不能深入事物的精微,就不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就概括不出事物的規律。
3. 重復和長期觀察的習慣。因為很多事物的發展特別突然、迅速,由于觀察速度跟不上,還沒觀察清楚,現象就消失了。所以要一再重復觀察,才能使結果可靠。另外,由于觀察時,出現的次要現象更加吸引人,容易窺視對主要現象的觀察,只好再進行重復觀察。為了增強觀察的持久性,還必須培養長期觀察的習慣,如飼養小動物、種植植物等,必須長期地堅持觀察。觀察時要有觀察記錄,記錄要做到準確、具體。
如四年級下學期的第二單元,從油菜花開了到各種花的觀察,然后是花果實種子的觀察,再然后觀察種子的傳播方式,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要讓孩子們保持持續的觀察興趣,才能做好觀察。
4.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我們教室門前有幾棵桂花樹花,秋天的時候,我就讓他們結合書上所學,觀察桂花的結構。一群小腦袋圍著樹,好像從未見過桂花。課上交流時,學生就從花瓣數、顏色、形狀等幾方面描述,有的還用了圖畫,描述花瓣的形狀。再指導學生把所有的信息綜合,觀察就比較詳細了。觀察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明察客觀對象所呈現的外部特征去揭示事物的本質。因此,觀察不僅要具有全面性,對客觀事物的全貌有所了解,而且還要精確、深刻地把握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質。
指導學生做好科學記錄本記錄。“沒有記錄就沒有一切。”2013年開始,我們溫州市科學教研屢屢提出重視科學記錄本,學會做科學記錄本,學會寫科學記錄本,學會用科學記錄本。人的記憶畢竟有限,而且不持久,記錄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本記錄本,一個好習慣。一個學期下來,一本記錄本就可以看出學生學習的軌跡。長期的記錄使厚厚的記錄本就像一本蘊藏著無數科學秘密的寶庫,當學生在記錄的過程中遇到了與以前類似的問題或需要以前的證據時,他們便可以輕而易舉地從本子中找到所需資料,這樣大大方便了課堂研究。
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銘是“觀察,觀察,再觀察。”“注重證據”“不斷反思”是科學素養不可或缺的重要兩點。一份簡單的記錄表使我們很容易丟棄。但是一本厚厚的記錄本則不同了,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收藏。我們收藏的并不是一本簡單的本子,里面包含了許許多多精練的科學知識、經驗和證據。
在學《種子發芽》時,我們在水杯里種下了幾粒黃豆。從種下到生根長葉長高,學生都保持著極大的熱情。每天測量一次,使用文字和畫圖的方法記錄高度、形狀、顏色等內容。然后全班交流觀察記錄,看誰寫得詳細、描述準確。
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內在聯系,而且與其他事物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聯系。因此,為了提高觀察的精確性,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就應該有步驟有條理地進行全面觀察,并分清主要現象和次要現象。
觀察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要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觀察指導,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訓練學生良好的觀察品質,使學生養成勤觀察、多觀察的習慣,要求學生觀察時做到眼、手、腦并用;另一方面要求學生自覺地、有意識地加強實踐,在動手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
做好實施后的反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起始年級培養觀察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的,通過教學實踐是能夠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但也要充分認識到,起始年級觀察能力的培養任務是艱巨的,一種基本能力的培養是需要反復進行訓練、運用才能形成的。通過科學教學,讓起始年級熟練地掌握科學探究中最基本的觀察技能,為今后高年級學習科學課打下堅實的基礎,是需任課教師不斷努力的。我們今后要在教學中進一步對這個研究課題進行研討、探究、實踐,不斷提高自科學課的教學質量。
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去傾聽,去體驗,去創造,去成長。